分享

濠头庙前村:老区村里的扶贫小故事

 新用户6129Cgup 2021-05-12

作者:陈盛洪 扶贫故事,件件桩桩,虽非轰轰烈烈,且还平平淡淡,但却真真切切。细细读之,也能略生共鸣,甚至偶尔唏嘘。

2015年起,笔者在湖南省革命老区重点村--汝城县濠头乡庙前村扶贫至今。一晃五年,未曾隔断。回眸其间,确实发生了难以计数的故事,它们已然成了胸中块垒,极欲一吐为快,然限于笔力唯艰,难以如愿。

遂选五则,聊露心菲。

故事一:【病床笑脸】

二0一七年,地处大山深处的汝城县濠头乡庙前村,草木初露新芽,春天来得比以往早。三月,正是栽树的季节,种什么好呢?扶贫工作队与村民们一起接连开了二个晚上的会,最后统一了意见,决定利用本地高山环境优势,由庙前种养合作社牵头,在村内一片海拔800-1200米的山坡上种植黄桃。

季节不会等人,说干就干。为使项目能够顺利上马,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我义无反顾,自己先取了5万元垫付给合作社负责人,作为启动资金,采购了一些必须物品后。随后便带领村“两委”负责人及68户扶贫户上了山。我们与乡亲们齐心协力,披荆斩棘挖梯土,爬坡上坎背肥料,苦干实干,连续奋战,仅仅用了28天时间,便种下了181亩优质黄桃。一片荒山,在工作队和乡亲们的汗水中象魔术一样奇迹般地变成了花果山。

28个日日夜夜在阴雨连绵的高山云岭中连续奋战,53岁的我病倒了,冠心病发作,呼吸道严重感染,住进了医院。住院的第10天,乡亲们从手机上发过来一组黄桃树苗迎风摇曳的照片,我躺在病床上,欣赏宝贝似的看着手机里的照片,回想起难忘的28个日日夜夜,情难自禁,这时,我的眼眶湿润着,脸上,挂满欣慰的笑容。

故事二:【我在村里】

2018年7月12日上午,在县扶贫办办完事情后,工作队队员们与村主任一起急着赶往庙前村。七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车子行至土桥镇水口路段之时,暴雨倾盆而下,天,一下子黑了下来,视线不足10米,路面已有3至5厘米左右的水流。此时车速60迈,拐湾处小打了一把方向盘,突然车子失控,方向、刹车无用,车子在“铺”满水流的路面上飘了起来,车头忽左忽右、中间还出现了飘移式调头,眼看就要出大事了。当车子飘行了大约5秒钟左右时便“飞”了起来,奇迹出现了,一棵钵头粗的树木挡住了“飞”起的车身,树木从2米左右高的地方被拦腰撞断,车子停住了,毁得不成样子。万幸,车内三人均未受伤。当时,我在想,莫非是扶贫人的真善感动了上苍,这样的状况我们竟然没受一丝小伤?这真是5秒惊魂,逢凶化吉!

与保险公司衔接好之后,心情稍定,我便打电话叫村支书从濠头开车到土桥将我们几人接到了村里。

中午,我爱人惊闻此事,吓得不得了,惊慌地给我打来电话。

“你没伤着吧?你在哪?”

“没事,我在村里。”

 电话那头,轻轻哽咽……

故事三:【喜送红包】

庙前村,于1958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老区重点村。这是一个地处大山深处的深度贫困村,离濠头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村717人散居在87个自然村中。平时,村民们别说外出,就连相互之间往来也很少,鸡犬之声相闻,彼此鲜有来往。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环境中的村民,信息闭塞,观念陈旧,贫困落后相伴着祖祖辈辈。

虽然,村民们也向往外面的世界,但是,除了通过外出务工走出去,能够通过考取大学冲出大山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国家领导教导我们,教育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

于是,我们持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用好用活教育扶贫各项政策,积极落实助学贷款、就业帮扶、贫困生资助等政策措施,着力提升教育扶贫水平。

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

在我们驻村扶贫的第三年,即2017年,我们迎来了一个金色的秋季。这一年,庙前村传来喜报,有4个庙前学子考上了大学。喜讯传来,村民们奔走相告,大家都当成是自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分享着喜悦。山民们的习惯,凡遇喜事都是要摆上几桌的。在各大学开学的前几天里,在这充满生机的大山深处,我们赴了4场“升学宴”。

这一年,我们送出了4个红包。

2018年,庙前村又传喜报,庙前学子又有5人考上了大学。这一年,我们又送出了5个红包。

2019年,庙前村再传喜报,村里参加高考的3名考生全部考上了大学。这一年,我们再一次送出3个红包。

今年,我们组织村民成立了“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互助会。今后,“互助会”理事会将会接替我们工作队送出一个又一个的红包……

故事四:【拒收“借款”】

小李师傅是庙前村的一位村民,年龄虽只有三十出头,但却是庙前村的名人:家有小洋楼一栋,挖掘机、货车、小轿车样样齐全。最近,还在家乡与人合伙创办了一个楠竹加工厂,事业风生水起,小日子红红火火。

小李师傅虽不是精准扶贫户,却与精准扶贫有着不解之缘。

20173月,庙前村组织全体贫困户以合作社形式种植黄桃,长年在外打拼的小李师傅,因小孩读书的原因回到了家里,此时的小李师傅空闲无事,机械停偈,心里也确有几分着急。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找到了他,请他把挖掘机开到庙前黄桃种植基地开挖梯土,这对于小李师傅来说,真是雪中送炭,二话不说,他开着挖掘机便上了山,参与到热热闹闹的黄桃种植中。

在将近一个月的工作中,大家发现小李师傅工作认真,收费合理,甚至比其他机主收费还要优惠,对小李师傅交口称赞,印象很好。

此后,只要村里有使用挖掘机的需要,都会首先想到小李师傅,于是,小李师傅便成为了扶贫工地上的常客。两年下来,小李师傅参与了不少扶贫项目的建设,也合理合法地挣到应得收入。既照顾了读书的小孩,又在家门口挣到了收入,这对于小李师傅来说,真是大好事。他总是说,感谢工作队给他提供的帮助。

看到家乡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小李师傅心里别提有多高兴。逢人便说:党和政府对我们村真是关怀到顶了,如果没有精准扶贫,庙前村100年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党和政府的这份恩情,恩深似海呀!庙前人子子孙孙都要牢记这份恩情。

多么朴实的情感,多么懂得感恩的普通群众!

是的,小李师傅确实是一个感恩心很强的人。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凡是对他帮助过的人都要报答。

这不,去年中秋,为表达因帮助过他而对我的感谢,从微信中发给我2000元红包,并在转帐附言中写道“上次借你的2000元钱,现还给你”。真周到呀,连收款理由都替我想好了!

这“借款”我能收吗?坚决不能!24小时后,款项退回原主。

今年端午,小李师傅又从微信中发来红包,祝福节日快乐。我回了一条短信:“节日快乐,好意心领,红包不能收,谢谢。祝:事业发达”。

事后,我找到他促膝长谈,表明了我的态度。希望他能从内心上理解,今天的干部,是真心为群众办事的,不图什么报答。并希望他能够充分发挥带富作用,不仅仅自己要致富,还要带领乡亲们脱贫。见我如此,他答应得很爽快。

近日,一个安排有数名贫困户上班的楠竹加工厂里,机声隆隆……

故事五:【农家醉酒】

近日,贫困户老林十分高兴,因为他不仅自己种养业搞得十分成功、甩掉了贫困帽,还带动了乡亲们一起发展种养产业。他激动地说,“多亏政府精准扶贫的政策,帮我圆了脱贫致富梦!”

老林年过六旬,爱人长期有病,儿子在部队服役不在家。家里缺劳动力更缺资金技术,在2015年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政府为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动力,持续加强了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政策支持,加大了帮扶力度,加强了技能培训,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了解老林家的情况后,扶贫工作队上门与他合计,认为他家选择种养相结合的项目比较合适。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老林养起了本地黄牛、土鸡,还种植了黄柏、升麻等中药材,且搞起了杉木等人工造林。

扶贫工作队的帮助给了林发青很大的鼓励,他一头扎进自己的种养业,三年后老林家的种养业搞得红红火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种植黄柏30亩、升麻3亩、人工造林80多亩。按现在的价格计算,每棵黄柏可卖出药用树皮400元,每亩100棵,10年后,30亩黄柏可望实现120万元的产值。80亩人工造林15年后可以砍伐,每亩产8立方米木材,每方1300元,产值也可望达到100万元以上,而3亩升麻则能够以短养长,每年可使他家增收万把块钱。

同时还出栏本地黄牛23头,每头价格在5000元至8000元,产值超过了15万元,纯收入超过了10万元。每年养土鸡100多只,每只鸡纯收入50多元,这一项也有上万元年收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林家的黄牛和土鸡养殖成本低,只花了购买种牛和鸡种的本钱,不喂饲料,吃野外草芽与树叶。不用人工看管,在大山里和树下放养,自然繁殖,无污染,没有传染病。这种自然放养的牛和鸡,肉质鲜,味道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成为畅销货,老林家成功脱贫,老林成为了脱贫致富典型。

由于老林家种养产业十分成功,政府奖励了老林产业扶贫奖励资金2万多元,给了老林很大的鼓励。现在他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以可效仿的典型影响并带动了一大批本地群众搞产业发展。

2018年春节后的第7天,我们来到了老林家走访拜年,老林夫妻非常高兴,硬要留我们在他家吃中饭,虽再三婉拒,却未果,只得从命。席间,举杯相碰频频、欢声笑语连连,不知不觉中,我们及林老汉,均醉了,纷纷俯首桌沿。

谁也不服谁中,不知谁说了一句:“老林,这顿酒真爽,只要你下一年收成好,来年举杯再战”。

老林:“好……” 作者:陈盛洪

盛夏时分,我们在县城附近邂逅醉美汝城!

劳动光荣,看他种植的环保果蔬…

马桥镇外沙村·美丽后岭水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