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杜院长、白院长,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2030年碳达峰而推进到2060年碳中和,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目标的意义是宏大的,是为整个人类贡献全球公共产品;也是务实的,是要使中国的发展道路有效地尽快摆脱工业化各国都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老路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上守正创新,守正出奇,以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业绩和责任履行,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二而一。 党的基本路线、发展硬道理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进一步深化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高质量发展论、两山论、新发展观中不可缺少的“绿色发展”观等。这些都体现着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予以满足实现路径的深化认识,和以有效供给形成高质量供给体系与供给能力的全局性、战略性指导。于学理上领会,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的最高决策指导,与时俱进更为清晰地匹配了系统论思维和体现着人本主义立场上“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是“问题导向”下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狠抓落实,并对接到“地球村”概念的全人类福祉追求上。 正是因为领会到”碳中和”概念下如此重大而务实的内涵份量,我们作为智库的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在国家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宝贵指导下,有幸与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华软科技发展基金会作为共同发起单位,成立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联系中国生态环境界、经济金融界、实业科技界、高校、研究部门等方面具有影响力和前瞻性的人士作为成员,并将广泛联系社会方方面面,为实现“3060两碳目标”提供交流平台,开展深入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努力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思想认识,形成理论服务实践的现实推动力。 为实现两碳目标,显然需要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并用,多管齐下,但我们作为经济学研究者,愿强调:应特别注重结合中国必须完成的经济社会转轨,于改革深水区取得决定性成果,来构建经济手段充分发挥作用、使社会成员出于利益动机而自觉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内生机制”——这方面明显具有碳税在中国何去何从、能源比价关系与价格形成机制如何优化、排放权交易市场如何建设发展这类问题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考验性质。 另外从投融资视角看,据粗略估计,未来40年中国绿色投资需求总规模不会低于140万亿元人民币,其形成机制迫切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框架下的创新,在迎接挑战中创造和把握机遇,降低成本,收窄所谓“绿色溢价”形成的生产、生活中的压力,在我国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中打造高质量新格局,走好碳达峰、碳中和之路。 今天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正式成立,将是我们为两碳目标实现而奋斗中新的积极因素。我们深信,论坛将不辜负时代召唤和社会期待,为中国和世界美好未来尽应尽之力。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有关指导部门、合作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指导、合作、支持与帮助。让我们秉初心、担使命、携手共进、砥砺前行,走向碳中和,拥抱现代化! 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