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节俭是好事,但如果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家长没什么好高兴的

 宽哥撩育 2021-05-12

节俭是美德,物尽其用的生活方式不仅环保,同时也会让家庭经济少一些压力。虽然当下大部分家庭的物质条件较为充裕,但是父母们仍然十分注重孩子身上节俭美德的培养。不过不得不说,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如果孩子身上表现出了过分节俭的样子,那么这很有可能意味着父母们正面临着新的教育难题。

宝妈向朋友炫耀自家孩子很节俭,朋友却提醒说:这分明是爱占便宜

前段时间姗姗和朋友们一起聊天的时候,她非常得意地向大家炫耀自家孩子的“小聪明”。“我儿子真的特别节俭,虽说我家的家庭条件还可以,但是小家伙从小就懂得持家有道!”朋友们对于珊珊的这套说辞十分感兴趣,她们也想知道,刚上小学的小家伙是怎么勤俭持家的?

原来珊珊发现自己给孩子的零花钱,孩子居然一分都没花,而且孩子平时的零食也没少吃,完全没有亏嘴!不过孩子吃的零食并不是闪闪买的,而是“蹭”同学的。“只要有同学请客,我就跟着吃,他们让我请客的时候,我就说妈妈没有给我零花钱!”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珊珊十分得意,只见她略带炫耀地说道,“虽然说蹭吃蹭喝,不值得提倡,但是孩子这么小,就有了不花钱的意识,这可不就是节俭吗?”

虽然珊珊说得眉飞色舞的,可是朋友们却面面相觑,有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提醒道,“这孩子也不是节俭呀,这分明是爱占小便宜嘛!该给孩子花的零花钱,还真的得让孩子花才行!总占别人便宜,孩子很容易没朋友的!”朋友的话让珊珊有些意外,显然这一点是她没有想到的。

孩子哪些方面的节俭有可能隐藏着大问题?父母们不能大意

节俭不等同于贪小便宜,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贪小便宜的举动的话,家长们一定要对此有所重视。如果孩子养成贪小便宜的习惯,这很有可能会使得他们的眼界和格局受到限制。生活经验表明,贪小便宜吃大亏,这也会让孩子未来的成长存在隐忧。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护食”的表现是节俭,但是其实这种护食的举动其实是孩子不愿分享的表现。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物权意识时,父母们有必要引导孩子乐于分享,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真正意义。不愿分享让孩子显得更加自私自利,而这与节俭无关。

节俭讲究的是物尽其用,这与抠门小气也有所不同,如果孩子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得过于小气的话,那么他们在社交中也会因此而受到困扰。正确的消费观并不是教育孩子舍不得花钱,而是让孩子合理规划消费。如果孩子表现得过于抠门小气的话,家长们也应该对此有所引导,而不是夸耀或者听之任之。

家长们怎样才能够避免把孩子带入“过度节俭”的误区之中?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要注意自身对孩子产生的行为示范作用,如果父母们喜欢贪小便宜,抠门小气的话,那么孩子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孩子们对于父母的言行有着本能的观察和模仿,如果父母们不能够正确地节俭,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会受到误导。

在孩子有了一定的社交后,家长们应该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零花钱,并且引导孩子养成合理消费的概念。孩子在零花钱的支配和使用中才更加能够具备掌控金钱的能力。正确的金钱观培养并不是以不花钱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另外,有的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哭穷的做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这很容易让孩子在消费的时候产生负罪感,这显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父母想要培养孩子正确的节俭意识,就要在方式方法上有所掌握。对待孩子过于可口,很有可能会让孩子走入过分节俭的极端之中。聪明的父母更加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节俭的意义和价值,让孩子在接近这件事上更加有主动性和行动力。节俭的目标是为了不浪费,引导孩子懂得珍惜才是正解。

在物质条件较为充裕的当下,培养孩子身上勤俭的美德仍然很有必要。不过在方式方法上,父母们应该更加懂得变通。结合孩子的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年龄段进行理念的灌输,这才更加能够被孩子接纳,教育引导也更容易得到反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