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教育更像教育

 醉倚西风 2021-05-12

在教育学院听专家讲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应对新高考,专家很多,观点也很新潮,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也难怪,这年代,一味地追求创新,没有点新奇的东西,好像与专家的称号都有点不像符合。

但是,专家有一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我把这些观点摘出来,与大家分享:

无论教育技术如何发展,技术只是工具,终归是为教育服务的。技术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是融合,有效地降低教育的成本。

评价不是比高低,不是看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过程,促进教育改革。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多元、个性、全面发展。

强调素质教育,不等于不重视分数。别把分数丑陋化,分数没有错,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利用的问题。

……

专家的这些解读,还是很切实际的。

我要说的是,无论是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新高考,还是学生核心素养,都只能是教育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教育的一个侧重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别人提什么样的观点,你都得明白,教育的本源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教育?教育的根本是什么?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别让繁文缛节的名词掩盖了教育的根本,让我们的教育更像教育。

那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为什么做教育?

教育的根本是为了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今天,我们做教育,就是通过文化遗存、科学技术打开人的潜能,促进人不断成长,让人生活得更加自由、活泼、有尊严。

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摆在面前的工作有多繁重,都要想到自己的工作重点是什么,那就是把你眼前的学生引到自由、光明的道理上,让他活出人的尊严。至于在哪里教,用什么来教,或者采取什么方式来教,那都是技术的层面,但要明白无论什么样的技术,都不能违背教育的大道。只有明白这些,在我们面对繁重的工作时,我们才会忙而不乱,才会删繁就简;在我们面对专家五花八门的教育观点时,才不会被他们忽悠,才会实行拿来主义,择其精华,为我所用。

作为教育工作者,担负着文化传承,立德树人的重任。其实,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做的,就是终身都要学习,不断追寻自身存在的价值,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因为,教师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只有自己成长了,才能教给别人成长的路径。只有自己成为大师,才能给别人以影响和陶冶。我想,这也是教师为人师表的真实含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