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好自己的故事

 醉倚西风 2021-05-12

每次听演讲,当听到演讲者生动地讲述自己经历的故事时,总会把自己带到演说者所亲身经历的现场。这种通过讲述自己故事的演说方法很能打动人,很能引起人的共鸣,不由得让人心有戚戚焉,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得多。于是,我懂得,最好的演讲,不是向人讲道理,把自己真实的内涵分享给别人。当你把真实的自己分享给别人时,就是最好的沟通,也是最好的演讲!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教育随笔,说做一个好老师,要学会讲好三个故事:一是讲好心中“好老师的故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确认“好老师”的标准,找准教师的职业认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的事业观。二是讲好与学生的故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好教师的尊严就活在学生的尊敬与爱戴里。三是讲好与书的关系。好老师应该是喜欢读书的人,好的老师应该终生学习,终生阅读,不断构建和重装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三个标准很简单,也生动地讲述了好教师的努力方向和具体做法。

其实,不单单是老师要讲好自己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讲好自己的故事。

何谓故事?百度一下: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故事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简单地说,好的故事,一定是生动的,连贯的,有细节的,能够打动人的。当我们给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一定是人与人之间联结的最便捷的桥梁,一定会触及他人最柔软的心底,那么,怎样才能讲好自己的人生故事呢?

要想讲好自己的人生故事,首先得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故事要想打动人,得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得释放出正能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人做事时,首先要端正人生态度,先做人,再做事,通过做不同的事,就是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只有正确的人生观,才能赋予我们故事一个好的主题,才能让我们的故事得以流传。如果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心怀鬼胎,走小路,将来,这样的故事怎么能说得出口?又怎么能传播久远?

好的故事一定是曲折的,连贯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人做事时,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折腾,受得了考验,百炼成钢,化作绕指柔,那才能动人心扉,荡气回肠。有故事的人生一定不是平铺直叙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事时,要坦然地面对问题,从容地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所有的经历,都会构成故事的生动细节,都会让你的故事更加感人。只有坎坷的人生,饱经磨难的情节,才会让我们的故事更加扣人心弦,才会让人百听不厌。

好的故事也是创新的,充满想象的。我们不能把别人的经历予以简单复制和描述,如果,故事总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总在复制别人的足迹,那么,这种粗制滥造的作法怎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要想制造出生动的故事,就要敢于创新,敢于走他人没有走过的路,如此,才会走出自己的路,成为自己的路。当你从茫无人迹的荒漠里走过,漫过的脚印就是你的道路,留下的印迹就是你的故事。

《约翰福音》里有句话“我郑重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结出了许多粒来”,这句话给我的启示是:人生不是为了保全自己,而是为了成全他人。当我们的生命融入世界,得到燃烧,得到转化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得到永生。讲述好的人生故事,就要把自己的人生放在历史长河中,把生命转化作为人生终极意义,把成全他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