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有一篇文章《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说,新任教师就要珍惜时光,注意积累精神财富,免得年事已大而一无所获,“不至于在老之将至的时候而悔恨”。年轻老师有的是激情,但缺少的是方法。在这个时候,最需要年长的、有经验的老师予以引导,最好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当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或者给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年轻老师才会少走弯路,才会更好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研究教材,“希望到了你参加工作满十年的时候,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显得像识字课本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你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的。只有每天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科学知识,你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们的脑力劳动;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当努力向它攀登。”研究教材,很多老师都不以为然,认为自己都大学毕业了,教个小孩儿,十几年前都学会的哪点知识,能难住自己?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首先,研究教材,不仅仅是把教材的知识点弄明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要站在学科的前沿,懂得学科的发展方向。还要弄明白学科的知识点背后所指向的核心素养,弄明白用教材的知识教学生,其主要目的是什么。另外,还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视角来解读教材,这样,小孩子才会更好的吸收、转化。教师要学会思考。“教育——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不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人,本身就是很复杂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不但要懂得教育学,还要懂得一点儿心理学。教与学的过程,有许多细节,这些细节累加起来,就是真实的教育。作为教师,心底要温柔,心思要缜密,要学会观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如此,才会不懂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在强调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复杂性,作为教师,要不断读书,不断思考,不断积累经验。教师要懂得一点儿艺术。“如果你会演奏某一种乐器,那么你作为一个教育者就占有许多优势”“音乐能使师生的心灵亲近起来,能使学生心灵中最隐秘的角落都展现在教育者面前”。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学生,是生动的人。教师要培育的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动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专业思想,专业技能,更要是一个完整的、有趣的人,只有教师是一个完整的、有趣的人,才会培育出生动的、有情趣的学生。另外,人是感情动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除了技巧之外,还需要情感,如果教师懂得一点艺术,很会生活,自然易与孩子们沟通。而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与就容易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还说,作为老师,要热爱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只有懂得美的创造,才会找到通向心灵的钥匙。教师要研究习题。“教师必须积累供全班学生和个别学生使用的大量习题和例题。”这一点指的是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要小看专业技能,这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关键能力。上好课,批改好作业,布置好习题,让孩子考出好分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背后也饱含着丰富的教师职业的核心素养。这种技能就需要教师从执教之日起,就开始积累,不断地丰富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在学校工作的每一年里,都应当使你的教育劳动的'工艺实验室’不断地充实起来”,只有不断地积累,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才不至于只是一个老教师,而应当还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概括起来,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年轻教师的建议就是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学会思考和积累,教师还要懂得一点艺术,注意与学生的沟通,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不但在教学生,也是在成就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