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天,六旬的老姨去房顶收菜籽,在用塑料布盖菜籽时,没狂风卷着刮到了院里。折了胳膊,断了几根肋骨。老姨没读过书,却下死力气干了一辈子的活儿,到年老还受这样的罪。谁说付出就有回报,谁说老实人有福,上天的安排,有时候,真的没有道理可言。我想起了早些时候看到的那句话:有些人,来到世上,是为了讨债的;而有些人,来到世上,就是为了还债的,等到把债务还完了,他就该走了。工作以来,我常认准一个理儿,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许因为出身卑微,懂得了生活的艰辛,自己的事情,就尽力把它做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不让自己后悔,也不想让别人见笑。不像有些爱哭穷的人,因为哭穷,让他人心生怜悯;因为怜悯,产生感动。也不像那些张扬的人,常常把自己的功劳,张而扬之,声声大作。可是,生活并不总是按自己的逻辑运转。安分,踏实,尽力,在这个社会里,很多人把它读作为贬义词。于是,常常在我力尽心疲之时,还会收到一些冷言冷语,让平淡的心变得更加冰凉。于是,我变得很沮丧,深夜人静时,感觉自己活得好傻,也会心生退意。既然付出得不到认可,别人不喜欢看见你的付出,为什么不躲进角落。默默地,过属于自己的生活。提到了一个熟人,提到了一些往事,谈起了一些有关的流言。添油加醋的话语也顺势而起。虽然,我曾多次暗暗告诫自己要与人为善,不议论他人。可是,脑子兴奋时,哪里还会想起曾经的箴言?我的眼角飞斜,也顺势加了几句笑谈。还是朋友,一位长兄打住了我的话语,也止住了大家不堪的议论。这时,我也想起了长兄的好!事事讲究,留有空白,与人为善,表面看起来是为别人打开了一条路子,实际上是给自己留下了更多的方便。他叹了一口气,说,这半年过得“可瞎”。我一听,脑子一下子清醒了许多。仔细地听他往下说。半天也没有听到“大事”,问他究竟怎么了,他说,也没啥,疫情,胡跑腾,也没怎么赚钱。我心里渐渐平息了许多。马上纠正他的方言词,不可用“可瞎”这两个字来吓我。无论何时,我不苛求听到什么大富大贵,但是,我想听到随时都可以报声平安。年龄渐长,遇事越多,心里越谨慎。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我都不希望什么大富大贵。只要平常日子,就是好生活。因为这场疫情,因为孩子长时间在家里做功课,我看到了孩子的努力和不易。于是,早上,我们吃过饭上班时,不会再喊他马上起床;他呆在屋里,整天整天不出时,我们不在催着他去运动;在他吃饭挑食时,也不强求他和我们的口味一致……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他懂得追寻自己的目标,并不断地努力前行,他在一点点地变成真正的自己。而孩子越来越像他自己,我们就越不能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他。他的考学,他的就业,他的出行,他的成家立业……最好都交给他自己。一个人,只有自己选择的时候,才会成为真正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