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日里的孩子们

 醉倚西风 2021-05-12

好长时间没有坐在电脑前码字了。家里的电脑用得少,运行非常慢,像蜗牛一样,开机就得等半天,让人也失去了耐心。因为暑期,不用上班,没有太多的事,就把电脑擦拭一下,重新写点属于自己的文字。、

也因放假,几个教师子女家的小孩儿也进入到了休假模式,有好事者就把他们组织起来,每天早上都骑自行车。少则三五公里,多则一二十公里,最远的一次跑了四十多公里。每个孩子都有运动的冲动,也有偷懒的习惯。因为集体活动,孩子的积极性显得就非常高。因为有了骑友,每天早上都有了早起的习惯。我家住得离骑车集合地有点远,每天早上需5点起床,5点半出发,6点到集合,准时出发。要不是一群孩子,他一定得睡到八九点,看来,一群人行走,才能走得远;好的习惯,也需要一点点地养成。也因为孩子早起,我们这些大人也变得勤快了许多,每天早上都是早早地起床。母亲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起得早了,一天的时间都显得很宽裕。

早上,骑行回来,有时八点,有时九点,有时会更晚些。回来了,孩子就显得累,吃过早饭,休息一下,顺便做点作业,上午的时间也就过去了。下午,是孩子们集中学习的时间。给孩子们辅导的老师都是家长,十几天孩子的家长各学科教师都齐全了,有的父母都是教师,所能给孩子授课的机会也就更多了。孩子少,老师经验丰富,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对于这群小孩子的授课,更多的偏重于素养、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下午四节课,分两个学科来上。我是教语文的,只是有好几年都没有上讲台了,再加上已有两个老师给孩子讲语文,我就把自己讲课的重点放在书法上。我看了下时间,孩子们共有三周,我需要给他们上三次课,每次一个半小时。我计划把课程分三次:第一次讲书法简史,如何去欣赏一副作品;第二次讲汉字的结体与顿笔;第三次讲汉字的偏旁与书写。

目前,我已上了两节课:第一节课,我把自己家里练习的部分字帖拿到教室里,一一给他们展示篆隶楷行草,不同字体的形式与特征。让他们从直觉上认识到汉字的美,是艺术的美,既有本身的规律,也有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让孩子们认识到汉字是我们民族的秘码,文字发展史也是中华文明史的缩影。第二节课,我把自己临写的几幅字拿到课堂,展示给孩子们看,让他们从直观上感觉到如何把书法经典碑帖化为自己的书写。在这节课里,我还给他们讲了汉字的结体规律。什么“以横为梁,以竖为骨”还是我自己总结的,独家的秘诀。两节课上,我都让孩子们记了笔记,因为我讲的这些东西,理论上强一些,当时明白,真正理解起来,还是需要花费一段时间的。这两节课上,我还让他们自己动手写写看,让他们找找书写的感觉。下周是最后一节课,我想让他们每个人都谈谈硬笔怎样书写才会更美观,你发现自己的书写中缺点是什么,我再给他们讲讲书写的要领,让他们每人写一幅小作品。孩子虽然很少,我讲的内容也许很简单,但是我尽可能把所要讲的内容备好课,讲活讲透。做个好教师不容易,教一个小孩子和教一群小孩子,很多道理都是一样的。虽然,面对这十来个小孩儿,显得不那么正规,但是,我不能应付,不能应付孩子,更不能应付自己。

下午五点半放学结束后,孩子们还要进行体育锻炼。有跳绳、篮球、跑步等等,孩子们最热衷的是打篮球,每天下午打到七点多钟了,还不想离开。回到家里,每个孩子都是一身臭汗。

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新的东西。例如,几个女孩子都很积极上进,而男孩子却有很多小毛病,爱动,不专心,男孩子不阳刚,女孩子不温柔,传统的性别差异不断打破人们的认知。又如,孩子们的作业太多了,日常的教学把孩子的时间塞得太满,而他们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因为没有自主,而没有学习的动力,也缺乏学习的兴趣。又如,学习需要在项目中进行,最好是寓教于乐,像骑自行车一样,不但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职业进行了一些反思,老师只有读懂孩子,才能接近孩子,才能以更好的方式引领他们成长,读懂孩子是教师职业素养中的第一门功课。

感谢组织孩子们学习的发起者,他不但让孩子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让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知识背后的素养。感谢这群孩子,从他们身上,我受到了很多启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教与学的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