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人生大智慧,叫停止抱怨

 天地人和w 2021-05-12

文字丨英子时光

文章首发丨推么推  

有一次,我应邀担任一个活动的评委,经过激烈角逐,大约有三分之二的选手被淘汰了。

活动结束时,我和其他几位评委老师经过选手休息室,听到里面激情愤恨的声音。

原来,有几位没得奖的选手,在不断抱怨比赛的不公平,抱怨评委看人情打分,并信誓旦旦地说此次比赛肯定有内幕、有潜规则,名次都是内定的。

作为评委,我很清楚本次比赛的透明和公正,得奖的那些选手确实表现优秀。

和我同行的评委忍不住进去,告知她们,那些选手是之所以能得奖是因为他们自身优秀,没有所谓的潜规则,并说,比赛过程有录像,如有不服,可以去回看录像带找找差距。

有几位选手听后不再出声,可还有几位选手仍很不满,又扯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没完没了。

我摇了摇头,似乎明白了,那些一个劲在抱怨的人,其实没有任何依据,只是在发泄不满的情绪。她们潜意识里想给自己和身边人一个交代,没得奖并不是自己的原因。

“强者不易怒,弱者多抱怨”, 的确如此,有些人能力欠缺又不愿承认,就用抱怨来说服自己。

习惯性抱怨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自怨自怜,意求得到别人的同情。殊不知,没人会同情这样的“受害者”。

喋喋不休的抱怨如同眼前的迷障,只会更加麻痹自己、越发看不清自己的弱点、学不到别人的优点。

小妹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乡村小学任教。

才过去一个月,就不断传来她的抱怨:学校条件简陋,都是老旧的桌椅黑板,学生也很调皮总想法子捉弄她。

听到这些,我们都鼓励她,万事开头难,到新环境总要适应的,慢慢会习惯。

三个月后,再通电话,小妹的抱怨竟然变少了,还时不时和我们讲孩子的趣事,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

原来,有次小妹带学生们做游戏,被孩子直接撞翻在地胳膊骨折,她疼得眼泪啪啪流。孩子们吓坏了,纷纷跑过来给她道歉。

再后来,那些知道自己做错事的孩子们,每天变着法子从家里给小妹带好吃的,放学后还跑去给小妹唱歌听……

一段时间过后,她发现孩子们如此可爱,因“伤”得福,她不仅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还和乡亲们亲近起来。

慢慢地,小妹对那里的一切有了新看法:

学校条件简陋但孩子们善良纯朴,和他们在一起知足常乐;

虽然地处偏远但清静,可以乘机多学习、多提升,为以后考回城里做准备;

心态一转变,小妹就像小马达一样忙个不停,我每次和她联系,她不是在看书学习就是在备课,而她班上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她也频频得到领导的表扬。

再后来,小妹以优秀的成绩考回城里的名校,现如今已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试想,小妹如果当初一直抱怨毕业分配不公平、工作环境不好、自己运气差,就不可能有心思去琢磨教学,就更不可能有今天的她。

一个人遇到不如意,只会抱怨那也就只会让自己的处境越来越糟。

如果能换个角度,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学会把抱怨当作改变的起点,才能让自己更快实现人生目标。

曾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只念过三年小学,生活上更是多灾多难,16岁时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

他曾经失落,但他病中坚持读完函授大学课程,一有空就如饥似渴地阅读文学名著。

后来,他开始写作,经历过无数次拒稿,倍尝人间痛苦、冷落、甚至歧视。他强忍病痛,坚持写作,终于完成这部举世闻名的作品,震惊文坛。

受尽苦难,却没有怨天尤人,他在苦难中求发展,让原本死气沉沉的人生变得光彩夺目。

不止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无数只是有些人抱怨的死循环里打转,但有些人却想法设法去改变。

求职遭拒,总是抱怨面试官没眼光、抱怨面试条件太苛刻,不如回头找差距、补短板,以便下次求职时能够顺利通过;

考试挂科,不要总抱怨题目太难、自己运气差,平时多刷题、多复习总能在考场上助自己一臂之力;

拿不下客户订单,不要总抱怨客户难搞、故意为难人,多研究客户的需求和消费习惯,拿出更切实可行的方案;

遇事抱怨,是件太容易的事儿,却也是代价极高的一件事儿。

人生路上,与其花时间抱怨,不如接受不能改变的现实,努力创造可以改变的未来。

作者简介:英子时光,江南女子,用文字记录简单的生活,品味不简单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