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人,当你对他好的时候,他对你满脸堆笑,当你遇到困难时,他考虑的却是自己的利益。 这样的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只有自己,很难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我们将这种思维叫“索取”,意思是拒绝承担自己的责任,想要通过依赖获得帮助,说是长不大的“巨婴”也不为过。 五一回家,母亲给我讲了邻居刘叔的经历,令人感到心酸。 刘叔今年58岁,他和刘婶婚后开了一家饭馆,生活还不错,在县城买了一套170多平的房。 婚后好几年,他们一直都没有孩子,刚开始,大家劝他们不要太忙于事业,趁着年轻要孩子,也有精力抚养。 他们都笑笑就岔开话题,又过了好几年,有次回家时,他们带了一个小男孩回家,告诉大家是自己的儿子,已经3岁了。 大家这才知道,夫妻检查过身体,医生说身体需要调理,短期内难以要孩子,刘叔心疼妻子吃药苦,决定不要治疗,领养一个孩子也挺好。 很快,他就和小舅子商量好,小舅子家有3个孩子,一个女儿2个儿子,感觉生活压力挺大的,就将小儿子过继给他,这样孩子也可以有好一点的生活环境。 刘叔对这个侄儿视如己出,送他去当地好的学校,给他买名牌衣服,一套衣服1000多,自己都舍不得穿,给孩子买不眨眼。 跟刘叔生活一段时间后,孩子跟他们感情很好,但也许是被娇惯了,脾气有些任性,刘叔并没有放在心上。 02. 转眼孩子长大了,他高中毕业后就不肯读书,说要学编程。 刘叔将他送进学校,认为学会一技之长也是不错的,但孩子在学校并没有好好读书,而是跟着同学一起泡吧,玩游戏。 从学校出来后,也没有学到真正的技术,刘叔让他跟着自己做生意,将来可以将饭店交给他打理。 孩子同意了,他辞退了收银员,自己坐在吧台收费,遇到有顾客让拿餐具,他一动也不动,好几次被顾客投诉。 刘叔教育孩子,说:“你要站起来多走动,眼里有活,看到有人需要什么,赶紧递上去,脸上还要有笑,谁会花钱来看你的冷脸呢。” 但孩子听不进去,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收银,照顾客人是服务员的工作,自己不想去做,在店里一段时间,他没有给刘叔帮上忙,还给他添了一大堆麻烦事。 刘叔不得已,让他出去找工作,说不能因为孩子不懂事,把一个饭馆给毁了。 为了这件事,父子之间有了矛盾,孩子赌气回家玩游戏,什么也不做,明摆着就是“啃老”。 刘婶认为,孩子不懂事,也许成家后就好了,就托人给儿子介绍对象,还真遇到合适的,两人一见钟情,感情很快升温。 到了谈婚论嫁时,养子提出不想住老房子,要买新的房子,对于动辄上万的房价,刘叔很为难,但考虑到以后可以跟儿子一起住,就将老房子挂了出去。 谁知没多久,刘婶就被检查出胃癌,需要做手术,不能拖延,手续费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刘叔没办法,就准备拿到卖房的钱,先给妻子看病。 却遭到养子的阻拦,说:“我再过3个月就结婚了,你这样做,是诚心不让我过好日子,丈母娘说没房就不能结婚。” 刘叔跟养子商量:“你已经28岁了,可以独立生活,我准备好好照顾你妈,就把饭店交给你打理,挣的钱也都归你,房子的钱先给你妈看病,等病情稳定了,再想办法给你买房。” 养子不同意,说:“钱必须买新房,这个病看了也不一定能看好,到时候落得人财两空,还不如让我结婚,用婚事给冲喜,也许我妈一开心,病就好了。” 听了养子的话,刘叔明白,养子是没有孝顺之心的,他一心想的都是自己,也许喊自己这么多年父亲,也是因为想要获得财产,不是亲生的孩子,对他再好也没有用。 于是,刘叔拿到卖房款后,带着妻子去上海的权威医院,找好的专家给妻子治疗,他将饭店的门钥匙留在家里,告诉养子:“你已经成年,我没有了抚养的义务,以后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靠自己努力吧,我不指望你养老,你也别指望啃老。” 03. 很显然,刘叔的养子是“索取型”。 索取型的人是怎么来的,难道孝顺真的跟是否亲生的有关? 答案是否定的。 “索取型”的人,也被称之为思考问题自我的人,形成的原因大多是3种。 1、被父母溺爱长大 就如刘叔和刘婶,对养子从小就很宠爱,要什么给什么。 也许是担心孩子跟自己不亲,他们的过度付出,也让孩子有了过度索取的欲望。 认为父母对自己好,是理所当然的,没能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2、拒绝成长,害怕失败 一个人到了18岁,就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有的人却拒绝长大,拒绝离开父母去打拼,不是因为没能力,而是因为拒绝成长,害怕失败,害怕承担责任。 他们担心,自己的能力还没有父母强,事业也不一定会有起色,做得不好容易被人嘲笑,与其经历失败,还不如在家里吃喝玩乐。 这样的心态,需要父母去沟通,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失败不一定是坏事,也是成长的垫脚石。 3、爱面子,不肯放下身段与人交往 在父母身边,孩子习惯了骄纵。 但步入社会,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惯着你,与人交往,需要学会谦卑和忍让。 有的人比较爱面子,就如刘叔的养子,给客人拿个盘子会觉得有失身份,殊不知,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学会了服务别人,才能被别人服务。 生活中,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索取型”的人,建议你这样做。 首先,学会说“不”,遇到困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他们会在困境中反思,明白自己没有一味索取的权利,也会尝试改变,实现自我成长。 其次,处理好与孩子相处的界限。孩子成年后,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独立,也许刚开始会很难,但请你不要心软,让孩子有养活自己的能力,也是父母的责任。 另外,请学会善待自己。有的父母是付出型,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自己吃再多的苦,也不舍得让孩子吃苦,这样的付出是无意义的,也会让孩子有理所当然索取的习惯,父母学会爱自己,才能让孩子懂得尊重你。 最后,教会孩子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可以让家人之间关系友善,也可以在与人相处时,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因为,爱的本质是互相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