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墨年教授治疗大肠癌的临证经验初探

 xu中华书馆 2021-05-12


黄耀 唐晓玲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南昌33046)

摘要:熊墨年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擅用“益气清毒”法治疗恶性肿瘤。熊老师认为脾气虚弱是大肠癌发病之本,热毒留滞是大肠癌发病的之标。因此,大肠癌是本虚标实之病证。“益气清毒”法,既益气扶正,清热解毒,又健牌和胃,是治疗大肠癌的基本法则。

关健词:熊墨年大肠癌名医经验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其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我国大肠癌在手术或放、化疗后,中医药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丧失手术和放化疗机会的患者也有一定的作用。中医对大肠癌的认识源远流长,虽然无今之“大肠癌”的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病症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大肠癌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已多属中晚期。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均有重要意义。熊墨年教授临床首创“益气清毒法,主张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治疗大肠癌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1.大肠癌的病因病机

    在中医古籍中,类似大肠癌或具有大肠癌某些特征或症状的疾病如“肠覃”、“肠癖”“积聚”、“脏毒”、“肠风”“锁肛痔”等均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中医认为大肠癌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膏粱,或外邪入里,久泻久痢以致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留滞,湿热痰瘀交阻,经脉壅滞,下结大肠,形成肿瘤。《灵枢·水胀篇》云:“肠覃如何?”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博,气不得荣,固有所系,癖而内著者,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起者,大如鸡蛋,稍以益大至其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病也”《证治汇补·腹肋门:积聚》“积之始生,因起居不时,忧思过度,饮食失节,脾胃亏损,邪正相搏,结于腹中,或因内伤外感气郁误补而致”。阐述了外邪入里,或饮食不节,忧思过度,邪气居留肠间,以致肠道积聚的发病原因。《景岳全书》进一步指出:“凡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盖脾虚则中焦不运,肾虚则下焦不化,正气不行,则邪滞得以居之。若此辈者,无论其有形无形,但当察其缓急,皆以正气为主”。至于大肠癌后期之恶候《脾胃论》云:“其症里急后重,欲便不便,或白或赤,或齿白相伴,或下痢垢浊,皆非脓而似脓也。则毒聚肠胃,将肠胃膏脂血肉,蒸化为脓,或下如烂瓜,或如屋漏水,此腐肠溃胃之证候,与疮之腐烂无异,此非寻常治痢之法所能克也”。

综上所述,可见大肠癌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通常是整体属虚、局属实的本虚标实之病证。由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湿热、寒湿、热毒积聚而成;而且脏腑虚弱、正气亏虚,无力抗邪是肿瘤复发与转移之根本。脾气虚弱是大肠癌发病的基础,而热毒留滞是肿瘤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具有发展快、易侵袭、易消耗正气的特点。因此,益气清毒是治疗大肠癌遣方用药的基本则。熊教授认为大肠癌发病乃饮食不节,情志不舒,损伤脾胃累及肠腑,日久气滞血瘀,毒邪积聚。至晚期则病情缠绵,正气明显虚弱,又经放化疗、手术损伤,临床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候。目前多数文献将大肠癌息患者分为5型:湿热毒蕴型、瘀毒内阻型、脾肾阳虚型、脾胃气虚型和气血亏虚型。扼其要,不外虚实两大类,虚者,脾肾胃虚也:实者湿热瘀毒是也。

  2.大肠癌的治疗原则

   2.1益气扶正

   正如《内经》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虛”。肿瘤的形成是体内正邪此消彼长的过程,其发病大多由于机体正气亏虚,邪气乘虚而入,正气虚则卫外失司,易受邪气的侵袭。也就是说,当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道到破坏时,如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外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致癌因素才会在人体内起作用,使正常细胞发生突变,最终导致肿瘤形成。所以说,正气虚是肿瘤形成的前提条件。李中梓《医宗必读》谓:“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距之”。熊教授认为,一些患者早期虚证症状虽然不明显,但是,由于其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则虚像早已暗藏其中。根据辨病和辩证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益气扶正抑癌治疗,以四君子汤加黄芪等加味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本法具有缓解或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等作用。在临床大多数大肠癌患者经过手术和放化疗治疗,机体不同程度的受到损伤,免疫功能降低,余毒潜伏体内,正不胜邪。故中医治疗应重视益气扶正。即使癌毒亢盛,也应考虑其机体已受到打击,不可攻毒太过徒伤正气。强调扶助正气,以人为本,既要治瘤,又要保命,切不可人瘤俱亡。

   2.2清热解毒

   华佗《中藏经》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医宗金鉴》认为痈疽恶疮:“皆有毒气闭塞经络,营卫壅塞之故。”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失调、痰湿内阻均可化火,生热,从而导致热毒集聚。因此,火毒常与肿瘤并存,可以清热解毒抗癌。熊教授治大肠癌以益气清毒,强调不可伤正。对正气未衰、邪正相争,应扶正与祛邪并举,在扶正的基础上,加以祛邪;对正气尚旺,邪毒亢盛,则应以祛邪为主,轴以扶正,首当驱逐毒邪,控制病情发展;对正气衰败,正不胜邪,应先益气扶正为主,兼有清热解毒,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所以在临床中熊教授力主清毒,但多用平和的清热解毒之品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肿节风、地榆、菝葜、败酱草、夏枯草等,冀其清毒而不毒人,祛邪而不伤正。而很少使用如斑婺、蜈蚣、全蝎、天仙子、藤黃、雷公藤、马钱子等以毒攻毒之品,以免毒药伤身,克伐正气。并且认为,中药有毒之品,用量少,见效甚微;用量过大,易致患者产生毒副反应,甚至影响临床疗效,因此使用要慎之又慎。

  2.3健脾益胃

   熊教授特别重视脾胃,反复强调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特別是晚期的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后,临床常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消瘦,便秘或稀溏等,若不及时调理脾胃,则正气难以恢复,抗邪难有活力。所谓“得谷则昌,失谷则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就是这个道理。张景岳曰:“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所以临床上要始终以“顾护胃气”为原则。注重扶正培本,健脾和胃。”熊教授认为,在扶正抑癌治疗肿瘤要严格控制清热解毒药物的药味及剂量,以免苦寒败胃及损伤阳气;肿瘤患者虽日久伤正脾胃受损,但切不可心急而施以滋腻峻补,以免欲速则不达;注意疏通,以防壅滞,醒脾开胃,使补而不腻滋而不滞,常用陈皮、砂仁、白蔻仁、炒山楂、谷芽、麦芽、神曲、藿香、佩兰等健脾和胃,化湿行气。熊教授集30多年的临床经验治疗大肠癌,以益气扶正为主,坚持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创立和运用“益气解毒”法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从而调节人体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抗癌能力,取得较好效果

   3.案例举例

   周某,男,60岁,退休,患者因右下腹痛4个月,间断发热1个余月,2009年9月于上海长海医院检查,门诊拟“直肠癌”。入院检查肠镜示:恶性直肠肿瘤?腹部C示:直肠癌可能性大。肝胆胰牌彩超:胆总管下段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肿瘤标志物:CBA6.9m,Ca153. 416u/m,于9月中旬在全麻下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直肠中分化管状腺癌,可见浆膜外侵润,余未发现淋巴结转移因身体虚弱,未行放化疗,遂服中药。于9月就诊,主诉神疲乏力,纳差,腹痛,腹泻,日行4-5次,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细弦。熊老师认为手术损伤肠胃,耗伤气血。脾胃乃营卫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不足,则见神疲乏力;脾胃气虚,纳运无力,故纳差,腹泻。加上病灶有浆膜外侵润,治宜益气扶正,健运脾胃,解毒清瘤,使正气得复,瘤邪得清,预防复发。药物:黄芪30g、太子参30g、白术15g、甘草10g、升麻6g、柴胡6g、当归12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藤梨根20g、桂枝10g、木香12g、鸡血藤15g、法半夏6g、黄连6g,水煎服,每日一次,分两次服。并嘱咐忌食发物、辛辣、油腻、生冷之品。复诊:服上药两周,神疲乏力、纳食、腹泻均有改善,仍有少量腹泻,舌淡苔薄,脉细缓。此乃正气渐复,脾胃仍弱,运化无力,治宜益气健脾,化湿助运。药物:太子参15g、茯苓15g、苍白术各10g、炙甘草10g、扁豆12g、陈皮10g、淮山15g、葛根30g、黄连6g、砂仁10g、意苡仁20g、香10g、桔梗10g、厚朴12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服法同上。以后每1-2周复诊1次,半年后复查肿瘤标志物、彩超示肝胆胰脾均未见异常,至今服药5年余,病情平稳,无明显不适。

   吴某,女,75岁,退休。患者因乏力,便溏,纳差,伴头晕,面色苍白3月余,2009年6月到医院检查,省某医院肠镜检查发现:横结肠癌,上腹部CT:肝内胆管结石,双侧胸腔、心包、腹腔少量积液。肿瘤标志物:CEA9.75ng/mL,Ca-199 15.37u/m。于7月全麻下行结肠癌肝曲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结肠腺癌。术后行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0.1g/d;亚叶酸钙0.2g/d1-5;5-FU3.25泵入维持5天。化疗一疗程后,因反应严重,遂改服中医治疗。2009年10月前来就诊,主诉精神软,乏力,腹部不适,大便秘结,排便困难,数日一行,纳差,舌红苔薄,脉细数。熊教授认为该病系结肠癌术后气血亏虚,脾失健运,肠道失润。治宜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润肠通便。药物: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甘草6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藤梨根15g、菝葜15g、火麻仁20g、当归12g、杏仁12g、木香10g、山楂15g、淮山15g。水煎服,每日一次,分两次服。并嘱咐忌食发物、辛辣、油腻、生冷之品。复诊:精神、乏力、便秘、纳食均有改善,但入睡较为困难。治宜在原法原方基础加味以养心安神,增加酸枣仁30g、夜交藤30g、生龙牡30g,服法同上。以后每2周复诊一次,3个月后复查,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均正常,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腔积液消失。服用中药5年,现患者精神好,生活自理,活动自如,一切正常。

参考文献

[1]熊墨年,唐晓玲,赵艳平等。浅谈益气清毒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

临床,2009,9(6):64-65

[2]刘铁龙田振国健脾解毒中药联合 FOLFOX方案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J.2009,11(2):105-106

[3]熊年,熊林楷。益气清毒加中药静滴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9):18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