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掇英 | 唐楷之

 攸州刀郎 2021-05-12
图片
图片

唐楷之

图片

中国标准草书书社社员,中国美术学院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任教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触类旁通之道

——评唐楷之书法艺术

文 / 沈乐平 

楷之兄与我同窗四载,迩来嘱我写点评论文字,一时不知从何谈起,想来自毕业转眼已二十年了,诸位同学,各有所长,亦或不负曩时刘江、章祖安、王冬龄、祝遂之、陈振濂诸师教诲之恩。遥想当年,意气风发,有太多有意思、有意义的故事,却一时难以言尽,还是随便聊几句现今的感想吧。


图片

《纳兰词-浣溪沙》180cm×96cm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谈到书法创作,给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他的草书。我一直认为,五体书里,草书是最难的一种。一方面,它是“技术”要求最高的——不仅是书写速度最快的书体,同时也是书写技术含量(技巧丰富性)最大的;另一方面,这又是最能表达情性、表述情怀的一载体。楷之的草书作品,恰恰能够非常鲜明地凸现出这两个特征。本科时,他即擅此道,记得有一件《自作诗》悬诸南墙,尺幅不大,却才情毕露,印象至今深刻。两前年,在杭举行的中日书道花道展上的那几件草书小品,笔墨游走,辅之浓淡韵律,线条若散步、若舞蹈,一瞬间我们似乎已经不在意其内容究竟为何了,而更多的是去享受其间如音乐般的节奏……

图片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选》36cm×26cm

其次,便是他的抽象作品,我不知道如此称谓是否合适妥当,但其独特的符号语言和色彩运用,营造出一种“立体”的境界——既能见传统笔墨的味道,又有超越学科壁垒和专业界限的观念,既有浓郁的古典情怀,亦不失现代语境和视野下的冷静观照。我案头一直放着那册《新唐书》,偶尔翻起,但每次都会有新鲜的阅读感受,或正是缘于此故罢。


图片

大草欧阳修词《采桑子·西湖好》136cm×33cm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再论及学术,他又是极为敏锐、极善于学习的。同侪之中,能对古、今、中、外之艺术史、艺术理论有“通”而“全”之识见者,确实不夥。对其文字,无论长篇抑或小论,私下里一直比较关注,在这方面,我是很佩服他的。因为这不仅仅是时间或精力可以作为理由和借口的,而事实上是需要一种融而化之的智慧和能力。所以,我一直认为,学问绝不是死读书,能知道多少书目、能背诵多少典故,那绝不是做学问之“道”。从学习汲取,到梳理整合,进一步再到触类旁通,楷之走的或许正是这样一条道路,一条真正有思想、通学理的大道。创作、理论兼善,观念、实践互长,在这个层面上而言,往俗里说,他已然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中坚力量,但我更愿意相信,他会越来越凸显于某种平面之上的。

我看好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佳 作 欣 赏

图片
李清照《声声慢》35cm×25cm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图片
陆游《风入松》235cm×53cm
十年裘马锦江滨,酒隐红尘。万金选胜莺花海,倚疏狂、驱使青春。吹笛鱼龙尽出,题诗风月俱新。 自怜华发满纱巾。犹是官身。凤楼常记当年语,问浮名、何似身亲。欲寄吴笺说与,这回真个闲人。

图片

唐-白居易《太平乐》180cm×97cm

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歌。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图片
唐楷之 于右任《浣溪沙·寿张大千先生六十》 181cm×97cm
上将于今数老张,飞扬世界不寻常。龙兴大海凤鸣岗。作画真能为世重,题诗更是发天香。一池砚水太平洋。

图片
唐楷之 于右任《杂感》 143cm×34cm
柳下爱祖国,仲连耻帝秦。子房抱国难,椎秦气无伦。报仇侠儿志,报国烈士身。
寰宇独立史,读之泪盈巾。逝者如斯夫,哀此亡国民。蜂虿螫指爪,全神不能定。
蚊虻囋皮腹,痴儿睡不竟。优患撄人心,千钧万钧劲。为向彼何人,横卧东半径。
一针不及创,一割不知痛。伤哉亲与爱,临危复梦梦。伟哉说汤武,革命协天人。
夷齐两饿鬼,名埋认不真。只怨干戈起,不思涂炭臻。心中有商纣,目中无商民。
叩马复絮絮,非孝亦非仁。纵云暴易暴,厥暴实不伦。仗义讨民贼,何愤尔力伸。
吁嗟莽男子,命尽歌无因。耗尽首阳草,顽山惨不春。信天行者妄,避天行者非。
地球战场耳,物竞微乎微。嗟嗟老祖国,孤军入重围。谁作祈战死,冲开血路飞。

图片
颜之推古意 179cm×97cm

图片
于右任《浪淘沙》180cm×96cm
相对亦悠然,始识天山,天教回首看祁连。同是洛妃乘雾至,冰雪争妍。乌岭雨沉绵,云起无端,龙吟霜匣剑飞还。转到甘州开口笑,错认江南。

图片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