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汶川 • 记忆 ‖ 十三年

 大地菲芳 2021-05-13

大地菲芳文学微刊

总514期  散文版
2021年 05月 13日  


  汶川 · 记忆  
十三年


文/孙梦秋

那时候,沿着昆明火车站从北京路到东风东路的拓东体育馆沿线,还没有进行大拆大建,道路两侧的花树扶疏和错落鳞次,还能飘荡出一些早年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昆明气息;那时候,云南省发改委信息中心的大楼尚未改建,我们租用的办公场所在这栋大楼的某一层。坐在办公室里,抬眼就能看见白云宾馆的外墙上鲜花怒放,墙内穿着短裙的服务员来往穿梭。那些芳龄恰好的女子们的身材,在制服的束缚下勃发出荷尔蒙的汹涌之美。她们迎面走来,婀娜摇曳的重点是胸涌的波涛;她们背着你走去,荡漾心旌的起伏是灵动迷幻的细腰连动着丰盈的臀部。对于在这里办公的人而言,窗外的风景似乎是上苍所赐的福利。杨小林喜欢白云宾馆的早餐,他说白云宾馆的早餐好吃,我们有好长一段时间把早餐交给了白云宾馆。后来,杨小林的岳父母从江苏来昆明“面试”姑爷,杨小林就把早餐安排在白云宾馆。

那时候,昆明城还没有地铁更没有这么多的高楼大厦车堵人烦,省城联系各地州的交通动脉是飞机场和汽车客运站,联系内陆各大城市的是火车站和巫家坝机场。巫家坝机场就在城内,出了机场不远就是鲜花市场,你可以随心阅尽鲜花无数。从机场打车到白云宾馆,也在二十块钱之内。街上的车不多,偶尔还能看到进城送货的农民的马车。一匹马或者两匹马,灰色或者棕黑色,拖着一辆胶皮轱辘的大马车施施而过,车辕上坐着一个容颜黑瘦却精神矍铄手握长鞭的农人,马脖子上的铃铛儿随着嘚嘚的马蹄声一路欢唱,洒下一路清脆,收获满街瞩目。

那时候,我在一家报社做人文专刊的主编,兼任一家文化公司的总策划。这些跟昆明都没有关系。跟昆明有联系的是我那时候还是国家一个医疗扶贫项目的志愿者,云南省的项目是我在负责协调。在当地,有一个组织和团队在具体落实扶贫项目,按照规定我是不能插手具体落实的,于是我就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和体验昆明的生活。我要说明一下,志愿者是不拿工资和报酬的,至少那个时候我没有。

我在昆明的生活跟昆明的气候一样舒适。普洱茶好喝不贵。云火腿香而不腻。三七花酒和各种火锅搭配,能喝出诗与远方的味道。醇美厚绵的云烟里,土地的肥美和阳光的明媚丝丝缕缕地沁人心脾。我爱那个时候的昆明,纯粹、简截、真诚。

那时候,我用的手机是白云大妈小品里说的“战斗机”。那天,午后两点三十分,在巫家坝机场过了安检进入候机区,我就关掉了手机静静地看一本名字叫《听茶的声音》的书。三点钟,飞机准时起飞,在蓝天和白云之间,向北,向北……我甚至还在飞机上打了一个盹,醒来后发现夕阳透过舷窗美得让人晕眩,我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拍摄了阳光镀金的云层——那时候,数码相机也是个“新玩意”。

飞机之上,是瑰丽的阳光。飞机之下,是翻滚的云海。云海下面,是刚刚发生了大地震的土地。

那一天,是2008年5月12日。

几年后,我的一篇文章《滇池》在期刊和网络同步发表。在文章里,有一段话让我至今感动——

2010年5月12日,一个悲伤的纪念日。我在滇池,看见一个老人坐在堤岸上,凝望水面,长久地沉默着,纹丝不动。我不知道他此刻在想些什么,但我知道他来自汶川。一年前的秋天,我在离南亚风情园不远处的一条小街上认识他。他开着一个很有特色的小餐馆,卖川味早餐。餐馆的墙上,贴着一张盖着当地公章的证明,证明他来自地震灾区。吃早餐的人络绎不绝,他忙碌而热情,不时地回答一些食客的提问,丝毫看不出经历过生死劫难的人的颓丧和迷惘。

我在滇池边看见他的时候,他的背影孤单、忧伤。长空辽阔,水面浩淼。丽日高悬,流光烁金。他巨大的忧伤弥漫着我的眼睛,让我想起伤心太平洋。

而此刻,海埂上的三角梅如火如荼,风华正茂。游人熙熙攘攘,笑语喧哗。

2010年5月12日正午时分,滇池,给了我一个忧伤的背影。让我冷入骨髓,毕生难忘。

……

 

我现在回想起来那天在滇池偶遇他的时候,我陪他度过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光。从9点多到12点多,他望着水不说话,我在十几米远的地方望着他不说话。偶尔走动几步,选个角度,拍摄滇池水面在阳光下颜色变化的轨迹,或者拍几张海鸥,几个游客……我不知道,甚至从未想过为什么要这样做。可是我真切地陪他看了一个上午的滇池。后来他走了我也走了。再后来我上他店里过早,总感觉他给我的比别人多,然后我就不去了。

2008年5月12日傍晚7点多,当飞机落地我打开手机时,电话蜂拥而至,在接电话的过程中手机不停地震动——那时候手机有一个秘书功能,没有接听的电话手机秘书会用短信方式提醒……我一条一条统计了一下,地震发生之后我在飞机上飞行的那几个小时里,有200多个未接电话,其中绝大部分是重复拨打,譬如我的同学,我妻子,我弟弟、我报社同事、我领导……最让我意外的是我的一个同学,平日里谨言慎语的,那天突然嘻嘻哈哈跟我说:飘哥,还活着呢嘛,活着真好!这语调和态度,斯时斯地感染和振奋了我,我感到温暖。好多年后我跟同学提起这个电话,她诧异极了:这是我说的话吗?我还有这么女汉子的一面?

汶川地震一年之后,秋天,我在北京参加编辑人员例行培训,课堂上收到一条短信。一个从未联系过的大学同学发来的。他说我是庞某某,我现在是某某报社的编委、副主编(广东一家地市党报),我现在被抽调到汶川,负责对口援建汶川某镇的工作,欢迎老同学们到汶川来玩。我当时就笑了,去汶川玩儿?我没那个心情。如果去,也不是玩儿,而是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我这老同学从学生时代起就爱哗众取宠,而且人品堪忧。1992年,当时在全国还不怎么有名的《南方周末》刊登过一篇四五千字的社会纪实,署名庞某某。那文章是我写的。那时候,没有网络、电脑、智能手机,连哔哔机都没有,学校的电话还是手拨转盘的,就像老谍战片里的一样。我不知道在广东有一个叫《南方周末》的报纸在当地非常火爆。他知道,因为那是他家乡的报纸。他看了我写的文章,说《南方周末》一定喜欢这样的稿子。他拿走了我的手写稿,说推荐给报社。后来报纸刊登出来了,署名是他一个人。这篇文章是我跟唐老鸭一起采访,明察暗访了十几家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里女工被欺凌和剥削的真实情况而写的。仅仅采访就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个盗窃文章的庞同学毕业十几年后就当上了报社编委,去领导对口援建灾区时还不忘记借机炫耀一把!呵,真是什么人都有啊!

岳麓山下谭千秋老师的铜像。不知道谭老师事迹的读者请问度娘。


汶川重建后,我去看了,但没有去我同学对口援建的地方。站在浴火重生的汶川新城,我真正感受到没有什么是可以压垮中国人民的!我想起地震刚发生之后单位里组织募捐,一个刚来不久的小姑娘一次性捐出了一个月的全部工资3000元。她也是北漂啊,也要租房子吃饭啊!可是,她连犹豫一下都没有就全捐了。那几天她趴在办公室电脑前看新闻,眼睛一直是红肿的……我捐了四次款,每次1000元。那时候,我的年收入不足八万块(每月6000元),要养娃,要养妈,孩子要学费,房东要房租……但是我觉得这辈子钱花得最有意义的地方,就是这四次捐款。后来单位召开表彰会,表彰捐款支援灾区的先进模范,小姑娘也在表彰之列,我才知道她捐了一个月工资的事情。我有点自惭形秽——她捐了年收入的1/12,我才捐了年收入的1/20,她比我大气,我佩服她!十三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她后来去哪里工作了,但我依然记得她青春靓丽的形象,记得她的名字。但是我很坦然,因为我自觉比只捐10块钱并且要求全公司都捐10块钱的著名房企老板要好一点。那时候网上最爆款的文章是《史记▪王石列传》。

……


今天,翻看从前拍摄的照片,我想到了那一天的情景,想到了汶川地震,想到了那个时候的昆明……一恍惚,十三年了。

当年灾后余生的小男孩都成为保家卫国的赳赳雄兵了!而我,觉得还是像昨天一样……

我怀念那个时候的昆明。

我怀念滇池边上陪那个来自灾区的老人默默看水的那个上午。还有,那天的天气和氛围,那天的三角梅和海鸥。

2021年5月12日
 

 请点击标题欣赏

孙梦秋老师的散文作品


亲情·思念


1、随笔 ‖ 摇摇晃晃的春天
2、他们
3、你曾与谁擦肩而过?
4、合欢(外二章)
5、天空有鸟儿飞过
6、在黑暗的时间里平静
7、有谁知道,我们身在何处?
8子夜的探戈
9、沉默的美丽
10、不能忘记春天
11、封面阅读 ‖ 母亲的夏天

12、深读 ‖ 故乡在晚风中摇曳



读书 ·思考

1、写也无聊

2、读书笔记

3、人文随笔 ‖ 风水谈

4、禅的味道

5、二月春风似镰刀(关于刀与人生的文化断想

6、蝉蜕或者蝴蝶

7、山顶上的佛陀花

8、时光抹不去人的身影:『读陆全润文集』

9、行吟归来是少年『读吴德麟樊小兵诗集有感』

10、铿锵的生命之歌『吴德麟诗词格调浅说』

11、国学与鲁迅

12穿过雪花的你的思念

13、苦茶▪苦钱

14、旗袍,那一道摇曳销魂的风景

15、路遥墓前的沉思

16、活着的理由:端午节随笔

17、远 志

18、春天的书简

19、琵琶流过秋夜的忧伤

20、底层的颜色
21、观点 ‖ 不要误伤格瓦拉
22、观点 ‖ 我和你之间没有张力
23、随笔连载 ‖ 昨夜的那些花儿
24、酷评  ‖ 阅读一颗心灵
25、酷评 ‖ 敢遣春温上笔端
26、稿边碎语 ‖ 精典不是经典
27、一元文坛 ‖ 朱安究竟恨不恨鲁迅?


行走·思想

1、去延安

2、我的永远的菩提树

3、空厢寺漫笔

4佛在灵山莫远求

5、老君山的雪

6、老君山的云

7雪乡

8、滇东北一个山地姑娘的婚礼

9、江边的日子

10城市的天空没有鹰

11、像风一样在晋北游历

12、红河,美丽的地方!
13、格桑梅朵
14、东川红土地:洗净我的生命
15、南行记 ‖ 去 缅 北
16、散文在场 ‖ 卡瓦格博的神光
17、阅读一抹背影
18随笔 ‖ 湖 边
19、牡  荆(外二则)
20、散文  ‖  绿皮火车


回眸 ·思绪

1、江南旧梦已如烟

2秋风秋雨愁煞人

3、山那边的鲁迅

4、老兵永远活着

5、从韶山到曲阜

6、中国人

7、永远的班长

8、9·3 回眸 ‖ 历史深处的足迹

9缅怀 ‖ 文学是“精巧的说谎”


诗情 ·画意

1、兰花花

2、种一片向阳花

3、莲语洗心

4、细雨春回梅花艳

5、惊艳的梅花

6、桃花开了,姑娘嫁了

7、老君山的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