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筱元:身为数学家华罗庚的妻子,她永远是他生命中最亮的那颗星

 佳易博览 2021-05-13
者:山佳
 
小时,不知为何,就是知道数学家华罗庚的大名,知道他身残志不残,自学成才,被誉为“中国的爱因斯坦”。
 
都说,一个伟大的男人后面,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华罗庚也不例外。他的妻子吴筱元,是他生命中的定海神针,更是他生命中最亮的那颗星。华罗庚本人坦诚:“我这一生的成就,有妻子一半的功劳,她是无名英雄,我的整个事业是与她分不开的!”
 
只是,已携手渡过金婚的华氏夫妇,却在晚年分居,这又是为何呢?
 


01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他的老爸华瑞栋,是一小生意人,杂货铺的老板。而华罗庚从小就对数学有特别的天分,在金坛中学读书时,他得到老师王维克的赏识。只可惜,家境困窘,初中毕业的华罗庚,只得留在家中帮老爸打理生意。
 
1927年,华罗庚结婚了,新娘就是与他同龄的吴筱元。说来话长,华罗庚与吴姑娘还是娃娃亲呢,两人小时就见过面。虽说见过面,但在两个小屁孩眼中,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长大后的华罗庚很清楚,自己家境不好,无力升学,只能困守家中,操持生计。身为男人,没有事业,若在婚姻中再所遇非人,那这辈子就只能别有忧愁暗恨生了。
 
还好,华罗庚见到他未来的妻子吴筱元时,简直心花怒放。那时的吴姑娘,又高又靓又有气质,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得,两人都对上眼了,彼此爱意横生,于是在双方老人的见证下,两人结为夫妇。
 
第二年,长女华顺的出生,让华氏夫妇喜出望外。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华家添丁进口的喜悦还未褪去,一场瘟疫扑面而来。华罗庚的母亲,因年龄偏大、抵抗力弱,染上重病,撒手人寰。华罗庚也被染上,昏迷不醒。
 
初为人母的吴筱元悲痛欲绝,自己的夫君难道都不能看着自己的女儿长大吗?
悲痛之余,吴筱元作出一个决定,她将女儿送回娘家,自己全力以赴地照顾夫君。虽说华罗庚神志不清,但只要人有一口气在,说明还活着,那么华顺总有一天能叫“爸爸”。
 
端茶送水,喂吃喂喝,翻身擦背,端屎端尿,连个打替班的人都没有,一切都是吴筱元亲力亲为。经济上不宽裕,吴筱元就把自己心爱的手饰卖掉,贴补家用。
唯诚可以感人,吴筱元的赤子之心,终于感动了天公。半年后,华罗庚逃脱了病魔之手。命,是保住了,但左腿从此落下了残疾,只能画着一个个圈圈走路。
 
这在吴筱元看来,天空飘着五个字,全都不是事,只要人在,一家人齐齐整整滴,就是胜利。
 


02
 
病愈之后的华罗庚,接受了自己左腿画圈的事实。面对生活中的沟沟坎坎,多想无用,不如面对、接受与放下。
 
顷刻间,华罗庚就把自己投入到妙趣横生的数学世界中。在这里,他就是数学世界的狩猎者,只有在如此深入的研究中,他才能忘却生活的不快。
 
《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由此华罗庚得到了熊庆来的赏识。在清华数学系系主任杨武之(杨振宁的老爸)的运作下,征得掌门人梅贻琦的首肯,华罗庚进入清华,从此有了编制。虽说只是在数学系担任图书管理员,但杨主任给他的待遇却是可以随意听课。
 
本来,吴筱元也可以随夫进京,但家中还有年迈的公公。上有老,下有小,华罗庚的微薄薪水,还不足以让一家人生活无忧。考虑到种种因素,吴筱元决定留在江苏老家,从此成为一个留守妻子,操持着一家老少的锅碗瓢盆与洗洗涮涮。
 
当然,吴筱元的一切操劳并未白费,夫君华罗庚,立马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将数学系的图书统统读了个遍,不断的提升,令其事业蒸蒸日上,成为清华园中耀眼的风景,并被公派英国进修。
 


03
 
1938年秋,华罗庚从英国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直到这时,他才与半年来杳无音信的妻儿团圆。
 
身为西南联大数学系的教授,华罗庚与陈省身、许宝騄一起被称为“数学三杰”。那年,华罗庚只有28岁。
 
在昆明,日军飞机的空袭,已是常态。这一次,空袭差点儿又让华罗庚身遭劫难。房子被炸毁,所有的家俱、衣物毁于一旦。破家值万贯,本来家底就不够丰厚的华家,这下有些凉凉了。
 
走投无路之际,中文系教授闻一多伸出援手。华家六口与闻家八口,合住在一间不到20平米的厢房里。非常时期,非常生活,这让吴筱元充满了感激之情,还是那句话,只要一家人齐齐整整滴,其他全都不叫个事儿。
 
后来,实在是拥挤不堪,华罗庚在西郊普吉附近找了个牛圈,把牛圈上头用来堆草的楼棚租了下来。牛在下面哞哞哞,人在上面哇哇哇。即便是昆明近郊的贫苦农民,也极少在牛圈上面的草棚里住的,可见当时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华罗庚,实在囊中羞涩。
 
就在这间楼棚里,牛在柱子上蹭痒痒,上面的人就像喝醉了酒一般,晃个没完。兵来将挡,水来土埋,华罗庚拖着伤残的腿,在相距十几里的学校与楼棚之间跋涉。而身为家庭主妇的吴筱元,就是他身后的定海神针,她操持着一家大小的吃喝拉撒。
 
又一个孩子降临人生,华罗庚深感对不起妻子,因经济困窘,不能将她送进医院,只能在这间破屋子里分娩。华罗庚不无辛酸地对妻子说道:“孩子就叫华光吧,我们的钱都已经花光了。”
 
在吴筱元眼中,日子苦也是过,甜也是过。过好过坏,都在于自己的选择。她从不抱怨,更不口是心非,还是那句话,有人在,就有一切,她全力扮好她的角色。
 
从1938年到1945年短短七年间,华罗庚开创了矩阵几何学,写出了《数论导引》。这么说吧,由于吴筱元的极度付出,才有华罗庚的极度专注与深入研究。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04
 
1945年,美国原子弹在日本爆炸,这引起了军政部次长兼兵工署署长俞大维的注意。上报最高统帅后,蒋公遂令陈诚与俞大维共同筹划关于国防发展的重要计划。
 
俞大维受命,认为原子弹的研制,最为重要的是物理、化学、数学。于是他的目光投向了他的妹夫,西南联大化学系教授的曾昭抡。
 
在曾氏的推荐下,华罗庚与吴大猷两位一流的科学家脱颖而出。他们三人,成为这项计划的领军人物。由此可见,华罗庚的江湖地位,已非同凡响。
 
1946年,华罗庚受邀去美国讲学。两年后,吴筱元带着三个孩子与夫君团聚。
 
这,也是吴筱元一生中最为别致的经历,相对安逸,相对安宁,岁月静好。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华罗庚与家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华罗庚有了更多头衔,工作更加繁忙。而吴筱元,识文断字的她不仅要教育孩子,而且还要充当夫君的私人秘书。在她看来,我能帮他一点忙,他就少操一点心,就能多为国家多出点力。
 


05
 
十年动乱期间,华罗庚的家被抄了,他的许多数学手稿也丢失了,这让吴筱元心生梦魇,她不愿夫君抛头露面,再次成为他人攻击的靶子。
 
可华罗庚是个事业型的男人,一头牛,两亩地,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始终坚持,把自己的所学所得,应用在现实中,才是最好的归宿。
 
1978年,华罗庚担任了中科院的副院长。从此,他更是马不停蹄,到全国各地推广他的《优选法》和《统筹法》。一个要去,一个不让去,结果沟通不畅,两人开始心生怨意。
 
1980年,华氏夫妇的矛盾,已达白热化。两人,开始不断争吵。此时,两人都是人到七十古来稀,加上华罗庚还患有心肌梗塞。于是,在儿女的主持下,不得不让他们分居,以免因言语不慎发生意外。
 
可意外,还是发生了。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演讲时突发心肌梗塞离世,享年75岁。分居五年的夫妇,连最后一面都未曾见到。
 
十八年之后,即2003非典那年,吴筱元前往另一个世界,与夫君团圆,享年93岁。根据老人的遗愿,两人合葬在一起。
 


婚姻,本质上就是一种敬畏。人生实苦,如果没有爱做支撑,并无坚持的意义。吴筱元与华罗庚结婚55年,却在老年分居,虽有遗憾,但两人可歌可泣的爱情,终令我们心生暖意,感叹一声,此情可待成追忆,她还是他生命中最高的那颗星……
 
作出决定的最好方式是选择那些对你生活有意义的事情,然后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伴随而来的压力。库珀·埃登斯曾说过:“与其恐惧,不如拥抱。”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