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贯休《十六罗汉图》最全版高清图赏

 昵称50319000 2021-05-13

图片

贯休塑像(来源于网络)

贯休(832~912),唐代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7岁时投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宁三年(896),依荆南节度使成汭。天复三年(903),成汭战殁。贯休滞留荆州,历附高季昌。后入浙,居杭州灵隐寺。钱镠称吴越王时,往投贺诗,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镠有称帝野心,要他改“十四州”为“四十州”,才肯接见。贯休答道:“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余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即日裹衣钵拂袖而去。至蜀,受到王建的礼遇。前蜀建国,赐号“禅月大师”。有《禅月集》25卷,补遗1卷。《全唐诗》辑录其诗为12卷。

按玄奘法师所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即汉语的《法住记》),十六罗汉的资料如下:

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

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

宾度罗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贵族婆罗门的望族,跋啰惰阇是名。这位罗汉本来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权倾一国,但他忽然发心去做和尚。优陀延王亲自请他回转做官,他怕国王啰唆,遂遁入深山修行。有一日,皇宫前出现的一名骑鹿和尚,御林军认得是跋啰惰阇,连忙向优陀延王报告。国王出来接他入宫,说国家仍然虚位以待,问他是否回来做官。他说回来是想引导国王出家,他用种种比喻,说明各种欲念之可厌,结果国王就让位太子,随他出家做和尚。

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

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

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什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

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

迦诺迦伐厘情阇尊者,是个很容易冲动的人,佛陀特地为他讲了长生童子的故事,使他不再和其它的人争吵,成为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第四尊者:苏频陀

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俱卢洲

苏频陀是佛祖释迦牟尼所收的最后的一位弟子。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他为了纪念师傅,特地把塔随身携带,作为佛祖常在之意。世人称其为“托塔罗汉”。


第五尊者:诺距罗

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

诺距罗可译作大力士,这位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后来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他的师父教他静坐修行,放弃从前当战士时那种打打杀杀的观念,故他在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所以他又称“静坐罗汉”。

第六尊者:跋陀罗

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

其父名饶桑,是净饭王的车夫,一直希望有个孩子,后来求释迦牟尼佛,若得子,就送给佛陀当侍者,后果不其然有了孩子。跋陀罗三字,意译是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另有原因。原来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他的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后将他送去寺门出家。相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是由钹陀罗传去的。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的爪哇岛去传播佛法,因此称之为“过江罗汉”。

第七尊者:迦理迦

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僧伽荼洲

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骑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因迦理迦本是一位驯象师,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骑象罗汉”。

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

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刺拏洲

他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故又称他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尊敬。他能言善辩,博学强记,通晓经书,能畅说妙法 ; 但他难得说法,往往终日不语。他的师兄弟阿难诧异地问他:“尊者,你为何不开一次方便之门,畅说妙法呢 ?”尊者答到:“话说多了,不一定受人欢迎;尽管你句句值千金,却往往会令人反感。我在寂静中可得法乐,希望大家也能如此。”尊者经常将小狮子带在身边,所以世人称他为“笑狮罗汉”。

第九尊者:戍博迦

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戍博迦尊者,盛言即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来长安的善无畏尊者;他是中天竺国王之太子,国王立他为储君,他的弟因而作乱,他立即对弟弟说:“你来做皇帝,我去出家。”他的弟弟不信,他说:“我的心中只有佛,你不信,看看吧!”打开胸膛,弟弟见他心中果然只有一佛,遂不作乱。成道后世人称他为“开心罗汉”。


第十尊者:半托迦

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

半托迦尊者相传是药叉神半遮罗之子。据《可哩底母经》说:古印度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叫婆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又有一药叉神名叫半遮罗,婆多与半遮罗的妻子同时怀孕,於是指腹为婚。婆多生女,半遮罗生子,半遮罗生子就是半托迦出家修成正果,也渡婆多的女儿成道。他被称为“探手罗汉”,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将一腿架於另一腿上,即单盘膝法,打坐完毕即将双手举起,长呼一口气。

第十一尊者:罗怙罗

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飏瞿洲
罗怙罗多是印度一种星宿的名字。古印度认为日食月宜是由一颗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这位罗汉是在月食之时出世,故取名罗怙罗多,即以该蔽日月之星命名。

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

与自眷属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半度波山

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这位罗汉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他也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名闻印度。所谓“耳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一,耳根是由於醒觉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所谓六根清净,耳根清净是其中之一。佛教中除不听各种淫邪声音之外,更不可听别人的秘密。因为那迦犀论耳根清净最为到家,故佛教造像常将他的形象塑画为挖耳状,,以示耳根清净。故世人称其为“挖耳罗汉”。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

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

因揭陀相传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载蛇的袋。相传他在中国显灵。于公元九0七年五代梁朝时他在奉化出现,负一袋抄化。后来在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在岳林寺磐石上说佛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他便失踪了。因他随身总带一装蛇的布袋,故世人称他为“布袋罗汉”。

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

与自眷属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

伐那婆斯梵文为雨的意思。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后院的芭蕉树叶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他的父亲因此为他取名为雨。他出家后修成罗汉果,又相传他喜在芭蕉下修行,故名“芭蕉罗汉”。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

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

阿氏多是梵文无比端正的音译。这位罗汉的特征,是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毛发都脱落了,脱剃两条长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后再转世为人。他出世后,有人对他的父亲说道:“佛祖释迦牟尼也有两条长眉,你的儿子有长眉,是佛相。”因此他的父亲就送他入寺门出家,终於修成罗汉果。世人称其为“长眉罗汉”。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

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

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释迦牟尼亲信弟子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缘,常常用拳头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他不慎把它打烂,结果要道歉认错。后来他回去问佛祖,佛祖说:“我赐给你一根锡杖,你以后去化缘,不用打门,用这锡杖在人家门上摇动,有缘的人,自会开门,如不开门,就是没缘的人,改到别家去好了!”原来这锡杖上有几个环,摇动时发出“锡锡”的声音。后世人称“看门罗汉”。


1

日本宫内厅藏

贯休以画罗汉著名,西蜀翰林学士欧阳炯曾作《禅月大师应梦罗汉歌》,对他创作的罗汉画给予高度赞扬,“西岳高僧名贯休,高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时捎大绢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忽然梦里见真仪,脱下袈裟点神笔。高握节腕当空掷,窸窣豪端任狂逸。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怪石安排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趺。形如瘦鹤精神健,顶似伏犀头骨粗……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五七字诗一千首,大小篆书三十家。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若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多交亲。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事事精。瓦棺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若将此画比量看,总在人间为第一”,认为他的罗汉图像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可允为当代第一。

从以后绘画的发展演变看,贯休的罗汉图不仅是当时第一,即使在绘画史上,他也已经因其精湛的绘画技艺和艺术水准而彪炳千古了,罗汉画成为艺术史上的经典而为人们所永远铭记。

画史也认为贯休的罗汉图像皆“庞眉大目、朵颐隆鼻,胡貌梵相,曲尽其态”、“其画像多作古野之貌,不类世间所传”,人物造型夸张、奇特,创立出了罗汉图像独特的绘画风格特征。

贯休显然是将生活中的形象予以提炼夸张,并从古人所创罗汉图像进一步继承、概括,加以融会贯通,才具有如此风格面貌的罗汉绘画特征的出现,产生了与当时流行的罗汉样具有相当差异的新风格样式。

贯休的传本保存到现在最著名的是现藏日本宫内厅的《十六罗汉图》。

此组作品日本学者定为北宋初摹本,原系贯休在广明元年(880年)至乾宁三年(896年)为浙江信州怀玉和尚所作,摹本则由日本留学僧带回国内。另一传本为日本金泽文库现存残缺本一组,以及分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根津美术馆、藤田美术馆的5幅,及与此有密切关系的水墨十六罗汉图。

从宫内厅所藏贯休的《罗汉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用线较细,基本上保留了古拙的绘画风貌,画法古茂朴厚,线条用意凝炼、谨严,少有顿挫,而渲染则依线逐层渲染,分数层,有六朝人法。

衣纹线的处理很富有装饰性,人物形象高古,虽然与现实中的形象有了很大的距离,但准确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夸张的造型与内在的精神达到高度的统一,不愧为经典之作。(文:朱同 赵启斌)

日本宫内厅的十六罗汉图十分完整,系镰仓时期(公元1185—1332年)日本留学生携归。这是日本皇室御物,向来受到重视,现在已将其定性为北宋摹本。

宫内厅本罗汉图每幅纵92.2厘米,横45.4厘米,绢本。因说该本传入时期早至北宋年间,又奇形怪状,被认为很符合贯休的传说。宫内厅本十六罗汉可以说在造型上已经夸张到了戏谑的程度,大大迥异于所谓的“胡貌梵像”范畴。“胡貌”其实应是形容西亚地区人的词语,如波斯和新疆等民族体貌特征,“梵相”则应该多用于描述印度尼泊尔等地的人种。我国自古外交商贸圈很广,不存在歧视偏见,只是客观陈述,不含贬义,自然也不可能故作丑化。而宫内厅本罗汉之“丑”已然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程度,其诡越荒诞的成分占据主要。以第十二尊者那迦犀那为例,罗汉黝黑的肤色,加上瞠目动作留出大面积的眼白,与朱红的唇舌形成几近恐怖的效果,令观者骇瞩。此画若与清凉寺本第十尊者半讬迦相比,前者多生诡异,后者则以写真为本,稍添精伶,无意求怪。

另外宫内厅本罗汉身体结构的骨骼脉络除了部分象征性的晕染,普遍不遵从常理,尤其是颈、胸勾画可谓是异想天开。以因揭陀尊者为例,他怀傍木杖,一手转动佛珠,一手端着经文品读,额间褶皱层叠如山丘,五官部分因俯视角度被压缩,眼鼻奇大,袈裟纹路多呈平行间隔状,作凹染,交错使用一块块几乎均等的大块面来平衡构图,这种手法在其余几幅中也被广泛运用。除了罗怙罗尊者与迦理迦尊者外,十四位罗汉皆非常态。纵观宫内厅本,可以看出作者已脱开凡俗规矩的束缚,天马行空地挥洒自我,不按常理出牌的游戏笔墨,且极其自信。

图片

圣因寺旧藏的十六罗汉图拓片

不过我们可以从《画继》卷六中发现,有一擅画又长于刻石的高手——成宗道,此人把长安传吴道子的作品都刻上了石头,“其迹细如丝发,而不失精神体段⋯⋯宛如吴作”,并且因为他的手艺高超,后来还可转为画作。同时他也修改过武洞清的的罗汉画,并“舍短求长,自出新意,过于长沙矣。”杭州保留了圣因寺旧藏的十六罗汉刻像石,据说乾隆二十二年南巡时发现此物,认定是贯休真迹,依梵文修改了罗汉尊称,故而这十六尊石碑上有两种位次和名号,现存杭州孔庙。据此推测,宫内厅本罗汉图极有可能是由石刻演化而来,并经过一定的个人化处理,所以才与高台寺本和清凉寺本风格上差异甚大,几无脉络因承可究。(文:姜力勤)

以下为日本宫内厅旧藏贯休十六尊者像

图片

第一尊者:賓度羅跋囉惰闍

图片

第二尊者:迦諾迦伐蹉

图片

第三尊者:迦諾迦跋釐惰闍

图片

第四尊者:蘇頻陀

图片

第五尊者:諾距羅

图片

第六尊者:跋陀羅

图片

第七尊者:迦理迦

图片

第八尊者:伐闍羅弗多羅

图片

第九尊者:戍博迦

图片

第十尊者:半托迦

图片

第十一尊者:羅怙羅

图片

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

图片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

图片

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

图片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

图片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


2

清凉寺本

近日,清凉寺本《十六罗汉图》再次现身东京国立博物馆,引起轰动。

在日本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十六罗汉图》被定为国宝,相当于中国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而它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一是由于年代够久。作为北宋罗汉画中最著名之作,《十六罗汉本》绘于北宋年间,距今已一千余年,是现存十六罗汉画迹中,被确定为年代最早的;二是由于其保存程度几近完好。千余年虽经岁月侵蚀,画面形象,线条,笔触却清晰可辨。它向人们展示了北宋不同画科的笔法如何勾连,是研究北宋画风北宋绘画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在美术史中享有大名。

2017年,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开馆120周年。

为纪念这特殊的日子,京博筹划了日本四十一年来最高等级的一场大展——展出210件(组)被日本官方定为“国宝”的名物。

在日本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里,国宝,是最高级别。

这其中,有一套京都清凉寺所藏的《十六罗汉图》。

一千多年前,北宋初年,一位叫奝(diāo 音同“雕”)然的日本僧人漂洋过海将这套珍贵的罗汉画带回日本,一直保藏至今,极少示人。

据媒体报道,曾经《宋画全集》项目组前往日本采集图像,想了许多办法联系,最终还是未能拍摄这十六幅笔法古拙的北宋《十六罗汉图》,成为一大遗憾。

因为,这些画迹对于寺庙而言,不只是艺术品,更被视为关乎其宗教信仰的圣物。

直到2017年那场“国宝”大展,这十六幅罗汉画才终于齐齐展示在世人面前。

清凉寺本《十六罗汉图》,是现存北宋罗汉画中最著名的。

1、罗汉形象为何诡怪与亲切并存?

有趣的是,“罗汉”的观念虽源于印度,但印度美术史上并无罗汉形象,典籍又没有罗汉画像特征的明确记载。因此,中国美术史上所见“罗汉”形象,均是历代画家在早期高僧画和胡僧画的传统上,创造而来。

“创造”罗汉画像,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十六罗汉,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他们既有神通法力又兼有人性,因此,在绘制时,既要有人的外形特征,又要在其中融入神性,区别凡人。

因此,佛教虽自东汉便已传入中国,但罗汉形象在十六国时期才出现。五代以后,罗汉画题材从异军突起。五代高僧贯休笔下的罗汉,庞眉大目,隆鼻朵颐,胡貌梵像,“黑黢黢地像蛮夷之地凶恶的异类,看到的人没有不害怕的”(《宣和画谱》语)。也就是说,贯休在罗汉形象中加入宗教崇拜和辟邪祈福愿景,以非凡人的形象特征以彰显其神性,人称“禅月式罗汉像”。

此外,唐末禅宗兴起,画家与禅师交游甚多。神僧们那闲云野鹤般超然物外的人格和坚毅隐忍、峭拔卓尔的布道精神,深深影响了文人画士。禅宗世俗化的倾向,也使人们更钟爱充满人情味的罗汉形象,因此,在早期贯休式的“胡貌梵像”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世态相”的罗汉画,人称“龙眠式罗汉像”。

因此,绘于北宋初年的清凉寺本的《十六罗汉图》融合了这两种风格——既有形象诡怪的罗汉,亦有亲切世俗的罗汉。

然而,就是如此珍贵且风格独特的宋代罗汉画本,却极少露面。相传,《宋画全集》项目组曾前往日本采集图像,多方联系,希望能拍摄这十六幅笔法古拙的北宋古画,却未能如愿。其上次集合亮相,还是在2017年,京都国立博物馆开馆120周年。

2、为何秘不示人?

个中缘由,固然与其珍贵脆弱程度有关。但溯源根本,却与一个人有关。

公元983年,一位名为奝(音同雕)然,同四五名弟子乘坐宋商之船前往大宋,求取佛法。

因自唐衰落后,日本正式废止了遣唐使,故奝然的这次行程,很可能是完全自费。不过好在他出身京都名门,母亲也不顾诸僧反对,全力支持他东渡取法。

奝然一行十分顺利,他先是登陆浙江,巡礼求法,年底入大宋首府开封。虽并非日本官方使者,但宋人依旧将其视为代表日本的“朝贡使者”,宋太宗也亲自接见了他,并赐紫衣袈裟。

985年,奝然一行满载着在大宋求得的佛宝踏上归程,其中便有这十六罗汉绘像。除此之外,还有模刻优填王释迦旃檀瑞像一尊,以及大量经书,包括宋太宗颁赐的《开宝大藏经》蜀版初印本及新译经四十一卷等。

回国后,奝然向天皇奏请,在京都之西爱岩山仿照五台山清凉寺建立一处伽蓝,亦名之清凉寺,以安置在大宋求得的佛经与佛像。但此事受到京东天台宗延历寺牵制,最终耽搁了多年。

奝然一直没有放弃。公元999年,奝然已然六十二岁,回到嵯峨栖霞寺的他再次向朝廷上奏,但再次被拒。此后奝然隐居了整整十七年。

据说,奝然人生的最后,静静地端坐在静室内,面朝西方圆寂。面前的案上留下了八个用香灰写就的字:

“入宋报恩,清凉寺建。”

三年后,奝然夙愿终于达成。朝廷改嵯峨栖霞寺为清凉寺,时年公元1019年,三月十五日。

一千年来,清凉寺几易主持,一遭火灾,一次重修,《十六罗汉图》始终秘藏于清凉寺中,很少示人。

或许,对清凉寺而言,奝然从大宋带回的《十六罗汉图》等宝物,并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气魄,一种宗教的精神。(来源:雅昌艺术网 李家丽)

图片

北宋 十六罗汉图轴(第一尊者) 京都·清凉寺藏

图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

图片

第一尊者 局部

图片

北宋 十六罗汉图轴(第七尊者) 京都·清凉寺藏

图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

图片

北宋 十六罗汉图轴(第八尊者) 京都·清凉寺藏

图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

图片

北宋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四尊者) 京都·清凉寺藏

图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

图片

北宋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五尊者) 京都·清凉寺藏

图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

图片

第十五尊者 局部

图片

北宋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六尊者) 京都·清凉寺藏

图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


3

高台寺版

高台寺藏《十六罗汉图》也是绢本,纵128.3厘米,横64.5厘米不等。据文献记载,这套作品为原泉涌寺开山祖师俊芿于建历元年(1211)带回日本,并被日本“翠岩主者”鉴定为贯休作品。全套原为十八幅,可惜传到日本后不久即遗失二幅,而现存十六幅中只有第一、十一、十三、十五尊者四幅为原件,其他十二幅从笔墨和材质来看,应为后世补绘。以四幅原件来看,画面罗汉造型夸张,表情丰富,勾线流畅,颇具立体感。作为背景的竹、石、松树以及法器、动物等描绘也较为细致、生动。从整体风格来看,这几幅罗汉图或是南宋时期临本。
十六罗汉均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佛经上说他们受佛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供养而又济度众生。贯休笔下的这些罗汉,大都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即所谓“胡貌梵相”。画家塑造的具有“胡貌梵相”特点的罗汉形象,既与唐代佛教艺术中经常出现的胡人形象的传统有相继承的一面;同时,由于唐代佛教艺术逐渐世俗化,形象越来越写实,而贯休所画则不类世间所传,而是更加夸张变形,变得奇崛怪异,使“见者莫不骇瞩”。这表明他的创作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

图片

  ▲ 十六罗汉图·阿氏多

图片

▲ 十六罗汉图·迦诺迦

图片

▲十六罗汉图·诺距罗

图片

▲ 十六罗汉图4

图片

▲ 十六罗汉图5

图片

▲ 十六罗汉图6

图片

▲ 十六罗汉图7

图片

▲ 十六罗汉图8

图片

▲ 十六罗汉图9

图片

▲ 十六罗汉图10

图片

▲ 十六罗汉图11

图片

▲ 十六罗汉图12

图片

▲ 十六罗汉图13

图片

▲ 十六罗汉图14

图片

▲ 十六罗汉图15

图片

▲ 十六罗汉图16


4

贯休十六罗汉图轴

图片

罗汉图轴十五幅

此套罗汉图轴传为五代贯休所绘,其实是日本绘制现存最早的十六罗汉图(现存十五幅),绘于平安时代。(信息来源: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典第14卷,P117)

图片

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Pindolabharadvaja)
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宾度罗跋啰惰阇尊者》细节

图片

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
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Kanaka-bharadvaja)
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神洲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四尊者苏频陀(Suvinda)
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俱卢洲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五尊者诺距罗(Nakula)
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六尊者跋陀罗(Bhadra)
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七尊者迦理迦(Karika)

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僧伽荼洲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
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刺拏洲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九尊者戍博迦(Svaka)
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十尊者半托迦(Panthaka)
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Nagaena)
与自眷属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半度波山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lngata)
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Vanav-asin)
与自眷属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Ajita)
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

图片

图片

细节

图片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Cuda-panthaka)
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

图片

图片

细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