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斌
一个小城的中学古希腊文教员别里科夫,他在晴天也穿着雨鞋、带着雨伞出门,习惯于把一切日常用具装在套子里面。他与世隔绝,好比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却喜欢到处告密,长期危害了这个小城居民的自由,小城的生活因而变得死气沉沉。 他也想到结婚,但害怕"生出什么事来",久久不敢向女方求婚。后来看见她竟骑自行车上街,认为太失体面而不想娶她。由此与哥哥发生争执摔下楼死了。 其实大家看到的只是别里科夫后半生,小的时候的他可是村里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后来由于学习优秀考入区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偏远的乡村小学还任了只有一到三年级不完全小学的校长,那时候的他恣意汪洋,口若悬河,幽默风趣给冷清的小村校带来了快乐,三个老师和四十二个学生都很喜欢他。这样自由自在的过了五年,别里科夫已经快三十岁了还没有结婚,因为他生活在偏僻的农村谁愿意嫁给他去受苦呢? 哥哥把含莘茹苦一年打工的三千元送给了教育局长,别里科夫调进了条件优越的城里的一所中学。 校长也耳闻别里科夫曾经是优秀的村小学校长,想把他安排到办公室管理层。恰巧办公室主任是别里科夫的师范同学。虽然是同学,主任对他比别人苛刻。 一天同事对他抱怨自己快五十了还报不上职称,原因是优秀名额被不上课的领导占过了。其实别里科夫也没说什么,此事被主任听着了,报告给了校长说别里科夫骂校长为老教员鸣不平。第二学期别里科夫被安排去上课。主任终于有机会把威胁他地位的人弄下去了。 终于放寒假了,别里科夫去麻将馆消谴消遣。遇到了好久不再连络的朋友老杜,是一个中学的副校长,别人都在叫他杜校,而别里科夫以为是老友仍称呼他的绰号“杜痞”。后来打错了牌争吵了兩句不欢而散。 在一次校长会上杜痞遇上了别里科夫的校长,无中生有的说别里科夫到处说校长与年轻漂亮的团委书记有染。校长大为恼火,把别里科夫叫去批评了一通。别里科夫说没说过,但校长信么?第二年别里科夫被安排去后勤处处理垃圾。可怜的别里科夫终于明白"不叫的狗咬人"的谚语的意思。 于是别里科夫看人的眼光变了,他觉得每个人都很贼,都在利用机会陷害他人而成就自己,每个人都贬低别人而抬高自己。他不再幽默风趣口吐莲花而是沉默寡语,他不再欢声笑语而是面无表情,而是观察别人,揣摩别人,既然别人都在搞我,我为什么不可以反击。于是别里科夫就变成了套中人。
作者简介:张斌:笔名木若,墨客子;甘肃省临夏人,男,教师,中共党员,现为临夏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外诗人注册会员。曾为本地区师范学校校刊总编。在省州刊物发表诗歌散文二十多首(篇)。在《中外诗人》发表了个人作品专辑。最近有两首诗分别录入《红船》巜共和国诗人》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