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字字戳心。以前只知此句出自西晋武帝司马炎麾下 尚书左仆射 羊祜,那一刻才明白什么叫做 恰如其分。
彼时夜色苍茫如染缸,低头看手机屏幕上的这十四字,长长地叹气,心想:天亮以后,所有情绪起伏便会复位,秋水无痕。 果然,第二天S问:昨天凌晨咋回事? 我回:常八九啊,无二三啊,我在说什么。 她对我的强行装逼很生气,回了个不忍直视的表情,我又回:没事了矫情病犯。 后来再没有多余的话。 03. 幼时一度觉得真正的放下是尘封往事守口如瓶,长大后才发现真正的放下才不是别人问起时三缄其口,而是人前重提时云淡风轻。 真的,当你能当众很坦然地说起某件往事,而且眼角浸点笑意时,那才是真正的释怀,你信不信?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理疗师,其实时间不是,经历才是。当你经历得足够多,才不会耿耿于怀。也许由于新事物的冲击,也许只是一刹那的顿悟。
嗯,很信“顿悟”这个词。小学时写过一篇周记,仍记得老师写了评语:大彻大悟! 这四字,力透纸背,也为我呈现了一个解读世界的全新视角。 当你郁郁不得志停滞不前时,别气馁,总要相信,会有一个时刻,大彻大悟,否极泰来。人说不撞南墙不回头,我说有时偏偏要撞撞南墙,撞得头晕眼花,然后才会奇异地清醒,没有退路时才会奋力往上爬。 所以古人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古人还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噫,扯远了。 05. 三月末去广州前和S她们一起吃饭,席间念及家事泪落不止,说着说着便生起忿忿不平。S淡淡回了句:其实,谁都不容易。 醍醐灌顶。 长大后才慢慢意识到,人最大的愚蠢之一,就是把自己特殊化,其实呢,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出自《圣经》旧约 传道书)。我相信,再明艳夺目的人生也有阴影,所以才有话说,阴影越浓重,阳光越灿烂;所有还有话说,生命必须要有裂缝,如此才有光透进来。 06. 坦白说,我应该不算是“苦难有益”的忠实拥护者,苦难是否有益,应该因人而异,一刀切太武断。生活中的苦难总有个恒值,前期经历得多,后期就会相应少点。所以,在前期受苦时,是不是可以想想后期的安逸? 奇怪的逻辑。 07. 当然了,你大可以不屑一顾,鸡汤嘛,励志嘛,谁不知道,说来容易,做时难。但是,shine却一直觉得,好多个彷徨无助的时刻,恰恰是这一碗碗鸡汤,把脚下的低谷填起来,如此促成之后的一跃而起,甚至平步青云。 你且去看,好多伟人访谈录,鸡汤是不可缺少的催化剂。 08. 从来不信感同身受这个词。不是悲观的决绝,也并非对人心的失望,只是长大后,渐渐学会试着去抑制自己对他人的贪念,没有人有义务读懂你。于人不苛求,于己不放弃,才会活得舒坦惬意。 以前啊,总听大人们说“灵魂伴侣”,后来才发现,世上才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算有,也失个性,索然无味。有朋友常说王尔德是她灵魂伴侣,我笑笑扯破真相,大概只是因为王大美男的著作吧。 一直相信人是生动、立体、多面的复杂存在,笔下文字只占很小一部分,在不了解其现实生活的情况下,言“灵魂伴侣”,只能说构成双方是你和Ta的文字,而非你和这个人。
所以越发珍惜那些交点很多的人。也珍惜交点寥寥的人,他们的日常,是我从未拥有的存在,有趣,有味,有益。所以“可与人言无二三”,也情有可原。 于是释怀,反而享受“可与人言无二三”的状态。从小到大,一共写过十来本日记,恰恰因为“无二三”,反而成就了笔下千千万万的“与己言”。不值钱,却让我看到过去每一时刻真实、立体、具体的自己,生气的,开心的,难过的,流泪的,大笑的。 如果都能与人言,便不会有回忆积淀,都随气流飘散在空中了吧。 10. 反正兜兜转转都是这真实的人生,无路可逃,道阻且长。 谢谢你喝完这碗深夜老母鸡汤啊,至于鸡精量多少,还望诸君自行斟酌。shine很开心,纵使可与人言无二三,还是有这个小小平台,说点或许于你不痛不痒,于我却大疼大痛的体己话,开这个公众号的初衷“以笔写我心”,shine从未忘记。 谢谢你们给我的勇气和坚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