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零点的广州,我站在宿舍阳台,仰头望头顶的朗月疏星,巨大的无措感如潮水般袭来,向往和犹疑彼此缠绕,搅出无底漩涡,我挣扎不出。 叹口气,给很久没联系的Q发微信:你那里几点? 电磁波迅速穿过大不列颠岛-亚欧大陆-南岭上空,捎来她的回复:下午五点。 我眨眨眼,心想,这个地球真是奇妙啊,我这里夜黑如墨,晚风惨戚戚;她那里,却日头平西,余晖正灼眼。 02. 我继续飞快地敲打手机键盘: 你不忙的话,有个问题想请教你。 下半年学院有个去德国半年或一年交换的机会,工业大学,小城市生活成本相对不高,半年机票食宿加起来3、4万,不贵,出发前挣得来。 可是我犹豫的最大问题,是经济付出。半年表面付出是三四万,实际差不多七八万呢,因为损失了在国内的兼职收入啊。 03. 很可笑吧,打完这些,我也觉得很可笑。七八万竟然可以成为一个人放弃拥抱另一种体验的理由,抱歉让去英美澳洲留学每年40万往上走的朋友们贻笑大方了。 可是,没办法,我固执、任性,而且还逞强。很不好意思地说,出国是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深埋的梦,当然,这里特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崇洋媚外完全无关,我爱我的祖国,爱她源远流长的文化,爱她百折不挠的韧性,更爱她给予我的越来越硬实的底气。我只是不知何时生出了这个执念:英语专业的学生,怎么能不出去看一看呢。我只是很向往国土以外的世界,出去,然后带着更大的视野、胸怀和格局回来。 04. 我希冀的是,有一天,可以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去支付飞往异域的机票,以及在外获得的所有体验的全额代价。 终究不是小孩子了。或者说,人与人的出身,单就物质基础而论,终究是不同的,我背后温馨的港湾,尚无法为我奢侈的梦买单。 我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年轻时,始终朝着经济独立的愿景迈进,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有没有能力是一回事,有没有这个想法是另一回事。因为这将直接决定你未来的生活质量,成为你抓住或放弃一些机会的主要衡量因素。 05. 其实这次的交换通知一发布,我就征询过许多人的意见,兼听则明。德国该校的师姐告诉我,没有事情是完美的,都是有失有得。德高望重的媒体人脱口而出,去呀,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去?还犹豫什么呀。看着我长大的长辈为我加油打气,多好呀,去看看,你将收获的经历,远超这七八万。 很感激他们,都是为我好。 可是,我还是不安。或者说,也许内心想去德国的愿望并没有那么强烈(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做成一件事的首要前提,在于你很想很想做成这件事)。毕竟我二外不是德语,对这门语言一不感兴趣,二完全不懂。虽然是去英语系交换,但课程也没有很吸引我,当地居民的英语水平也有限。也许我执念的,只是想收获一个经验。 06. Q很快回了一大段话,字字肺腑:
Q噼里啪啦接连发来上面一串字。 我很意外,也很感动,我那么钦佩的Q,竟会这般鼓励我。她精准地道出了出国的最大潜在优势,又浮夸地指出了供需的不匹配性。 07. 我回,哎,可是我总觉得我会在那遇见什么全新的体验和人群。
这里之所以一字不改地摘录Q的大部分回复(发布此文已征求她本人同意),是因为我太喜欢她的答复,理性又不乏温情,一针见血又鞭辟入里。放在这里,或许对正和我经历类似困惑的朋友们有点启发意义。 08. Q是那种我最最钦佩的女孩子类型:漂亮,甚至有点惊艳的妩媚;极度乐观主义者奉行者;有头脑有想法敢冒险;会赚钱更会花钱舍得自我投资;幽默风趣有意思。 简直完美。 积极得可怕,她最爱说的句子是:
我另一个朋友曾无意说过,Q一定经历过什么,要不怎么那么乐观呢,甚至乐观得有点过头了。 我不知道Q具体经历过什么,我只知道她内心强大到可以背着几十万的债款义无反顾飞去异域求学,可以做到沉稳大气地跟我轻描淡写她的得到与失去。 09. 她曾说她压力很大,我或许只能想象得出亿分之一。 或许还不及亿分之一。人性总是习惯代号入座,习惯从外表揣测本质,其实人心,从来都是个幽不可测的深渊。那些隐秘处的难过与无助,大多风干在旁观者的眼光里。你不知,就别低估每个人背后的任何经历。 通常极度乐观的人都像Q。生活本来就是一架天平,现实的担子沉了,精神的担子也会沉一点来平衡,走到极端便是乐观主义。 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是生而为人对生活最最顽强不拔的适应。 致敬所有敢闯敢得敢失坚强乐观的姑娘。 10. 写下这些挣扎与释然,绝对无意评说出国到底好还是不好,只是基于我个人特殊的境地,Q的观点,让我醍醐灌顶。希望读者们不要轻易套用。 我始终坚信两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一是,任何选择都是得失互补,利弊相衡;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顾虑和追求,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 听了那么多意见,最终的决定还是要自己来做。 11. 本科阶段,我放弃过两次出国交换机会。曾耿耿于怀郁郁寡欢,而今慢慢都看淡了。2018年伊始,我曾许愿说要做一个勇敢的人,所以最初对德国动心的缘由,是为想勇敢。 直到这一刻,我才隐约意识到,很多时候,抓住一些机会是勇敢,而放弃一些机会,又何尝不是勇敢?你知道自己输或赢、得或失,都担得起,毕竟正年轻,路还长。 Q勉励说,我觉得上天不会亏待你的,你会有更好的机会。 借她吉言。我也期望未来会有峰回路转。 (借这篇拙文谢谢远在大不列颠岛的美丽的Q,谢谢你,你在我心里最棒。爱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