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里刷到J姐的票圈,转发的是珠海华发的工作推送。 很奇妙地,看到那个熟悉的红蓝商标,许多情绪,像岩浆崩裂般,往上翻涌。 记得大三,做第一届珠海WTA女子网球赛还有莫扎特国际青少年小提琴大赛的语言志愿者,协办方就是华发。 整整一个月,和华发员工朝夕相处,每天被大巴接送往返于中珠和珠海横琴。 那时我加了许多华发哥哥姐姐们的微信,在一年以后的春节,还认认真真编辑了祝福短信。 因为是真的很喜欢他们——还在校园的我,第一次和校园外光鲜亮丽的职场人士朝夕相处,并被温柔而耐心地对待,大概那时候的心动,就是一场单纯的覆水难收吧。 记得那个时候,我天天叨叨叨以后毕业就来华发。有天坐在员工餐厅,J姐问:“你毕业以后真的想来华发啊?” “唔…对呀。”我咂着鸡腿,含糊不清地答。 “为什么呢?” “就是很喜欢你们呀,还有这里伙食挺好的哈哈哈,要不J姐你帮我内推好不?” J姐“噗嗤”笑了,摇摇头,摸摸我的脑袋。爱怜地说:“当然好啊,嗐,不过你毕业肯定另谋高就啦。” 后来毕业,我并没有“高就”,只是按部就班地保研,清点行李,头也不回地离开蓝天白云的珠海,风风火火奔赴心心念念的广州。 然后不知怎的,和J姐还有其他许多华发员工,突然就失去了联系——而且是那种朋友圈点赞、评论都没有的透明列表存在。 人与人的失联,很多时候,并不是日积月累、层层递进的,而是突然之间,就像地震时墙面出现裂缝的一瞬间,轰然坍塌。 这曾让我悲伤,曾经认真想过成为同事、兴许要共同奋战一辈子的人,怎么就再无下文了呢。 但在时间的荒流里,我又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我们遇到的大部分的人,本来就是蜻蜓点水般的存在呀。 那时候说想和他们做同事,也是发自内心地;那时候对另一种生活的憧憬,也是认认真真地。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你我来自湖北 四川 广西 宁夏/ 河南 山东 贵州云南的小镇乡村/ 曾经发誓要做了不起的人/ 却在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某天夜半忽然醒来/ 像被命运叫醒了/ 它说你不能就这样过完一生” 好巧不巧,耳机里,正好在放S. H. E的这首《你曾是少年》。 你还记得,少年时关于未来的期许么。 前天看一个访谈,主持人问被访者:“后悔吗?” 那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子,捋了捋刘海,低头想了想,一字一句地说:“不后悔,因为现在也很好,真的很好。”然后,她眼里亮起湿湿的光,对着镜头笑了:“只是有时候,还是忍不住去想,另一种可能性。嗯,关于人生的另一种走向,以及那个走向里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那个走向里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呢?可爱吗?善良吗?坚强吗?还像以前一样爱哭吗? 不知道了,人生是条无法逆行的单行道。 “许多年前/ 你有一双清澈的双眼/ 奔跑起来/ 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 想看遍这世界/ 去最遥远的远方/ 感觉有双翅膀/ 能飞越高山和海洋” ——Shine于地铁9号线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