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姐姐家,明明已经互道“晚安”躺下了,还是心血来潮打开了手机想说几句。 飘窗外是黑漆漆的群山,还有蛐蛐“滋滋”的声响,好幸福哇。 长久以来,一直在思考:我所向往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好像有着许多抽象的词汇,好像又很空洞。 直到来到这里。 幸福仿佛就是唾手可及的事——一家三口寻常的晚餐,孩子的欢声笑语,以及共同的信仰搭建起来的铜墙壁垒——风进不来,雨也进不来。 扭到了腰,姐姐为我祷告,又给我涂药,我咋咋呼呼地说,哇好了很多耶,她温柔地一笑,答非所问:你需要爱,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姐姐爱你,这里就是你的家,你随时可以来。 好羡慕这个家庭呀——可以流畅自如地表达爱、分享爱,男主人女主人可以很自然地跟五岁的宝宝说:妈妈/爸爸爱你,妈妈/爸爸也爱爸爸/妈妈,所以宝宝永远都不会害怕。 因为经上记着说:爱里没有惧怕。 又忍不住自我检讨:一直以来,我想要的东西,可能太多太多了,我太贪心,太骄傲,太自我,导致我的愿望清单,常常都很世俗,可恰恰“爱”,是世上最不世俗的东西。 姐姐结婚七年,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起婚姻的意义:是越来越体恤彼此,越来越愿意帮助彼此,去给予和爱。 好棒,最近身边好像突然开始充斥一些好的榜样了,不是快餐化感情,也不是到点的凑合,而是温柔的、细腻的相识、相知与相守。正是这些温暖的、明亮的、又家常的存在,让我渐渐看到,向往的生活的模样。 人不应该像寄快递一样,到了时间就把自己随便寄出去。 你要对自己的向往负责。 美好的东西,总是值得等待。 配图是宝宝用儿童相机的抓拍。今天是个好快乐的一天,希望以后的以后,也能有很多很多像今天一样的快乐✨ 晚安呐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