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午看到QQ空间的【那年今日】,六年前的今天,刚上大学二年级的帅老师,发了一条流水账,不由感叹:哎 14年的我好可爱啊!” 大学时代,我是QQ空间的重度爱好者,发过一千多条说说,或寥寥数语,或长篇大论,每一条,都像衬衫上深深的折痕,记录下漫长时光里,情绪的跌宕起伏。 但它们终究,也像压在箱底的衬衫一样,再也没有重见过天日。直到有一天,翻箱倒箧的空隙里,瞥到露出的边角,才猛然发现,原来那些时光积攒下的褶皱,多年过去,仍旧鲜亮如昨。 ——这便是我对QQ空间“那年今日”专栏的直观感受。它时不时会弹跳出来,某年某月,再次撩拨我的心弦。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染发,一头青丝高高盘在脑后,喜欢一个人吃饭,在食堂的同一个窗口,点相同的菜式,坐在相同的位置,戴上耳机盯着手机“哈哈”地笑。走路永远风风火火,好似在跑,永远都在赶路的状态,碰到老师会热情地打招呼,特别景仰的,还会死乞白赖地跟着一起走路,装腔作势地聊宗教聊职业规划聊人生海海。晚上会去跑步,哪怕下着小雨也会一圈又一圈地循环往复,跑完了就盯着路灯从叶缝中漏下来的光发会儿呆。周中常常呆在图书馆或自习室,来来回回地刷题,苦心孤诣地维护自己大一期末考立下的“国奖姐”的人设。不参加学校任何社团,却无比留心志愿者协会发起的各大活动,周末跟着大部队去聋哑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自闭症儿童家庭、敬老院,乐此不疲。周日雷打不动去教堂做礼拜,认认真真听牧师讲解圣经,散会了就马不停蹄往辅导机构赶,给大不了多少的高三艺考生上课。和几个女孩子玩得极好,常在傍晚吆喝一声就骑着车从学校后门出发,去唐家“寻找生活”:一起去寻觅巷子里的小店,逗弄突然窜出来的猫猫狗狗,和公园里的保洁大叔聊花期,水果摊的档主聊铺租,顺带跟他们叽叽喳喳地讨价还价。有次我们还一路走走停停,从唐家湾骑车骑到了拱北口岸,回来时天下起小雨,我们还是去看了夜雨中珠海日月贝大剧院,头顶盯着塑料袋逃过保安的疯狂围堵,叉着腰“哈哈哈哈”地笑。 这些时光,如今回忆起来,如此灵动和趣味。我由衷感激写过的那些文字,它们完完整整地保存了这些记忆——我从2015年12月10号在这个公号发公号,此前,也一直在写空间日志和纸质版随感。 我真想念它们。想念那个时候,不盲目从众社交的自己,自己一个人呆着也活得很有意思的自己,做事有规划也有机动的自己,对周围世界永远保持好奇和热情的自己。我想,那个时候,我骨子里,应该是自卑的。中大翻译学院的女孩子太多,中大又集结了太多英才:家境好的、会跳舞的、会唱歌的、长得魅惑众生的、会弹钢琴的、会说多国语言的,不胜枚举。我呢,我只是人群中最不起眼的存在。好像那个时候,没有人说过我可爱(也许我忘记了),真遗憾,要是可以回到过去,我一定会小跑着过去,拉拉2014年Shine的小手,抱抱她,认真地告诉她:亲爱的Shine,尽管你不会跳舞、不会唱歌、也不会弹钢琴、大众脸,但是,你还是很可爱啊。我也说不清哪里可爱,但就是觉得好可爱——过了六年再看,是真的可爱。也许人对记忆的审视,总是会习惯装上滤镜吧。就像哪怕我现在不觉得自己可爱,也许再过几年,又觉得自己可爱了。——那么,与其这样,倒不如提前夸夸自己:你真可爱啊,过去可爱,现在可爱,以后也一定可爱。好多好都年以后,当你头发白了,牙齿掉了,你也会是一个可可爱爱的老婆婆啊!嗐,写到这里,本文的主旨想必已经昭然若揭了,我要突兀而尴尬地结尾了:大家都来昧着良心夸我一句可爱吧!走不走心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