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与古人的书法相比,技法的丰富程度以及学习书法的人数和学习书法的资源,并且在书法这一产业当中所创造的价值,是古人无法比拟的。 但整体的书法水平不如古人,主要是缺乏了书法的根基,那就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所以我们才常说今人的书法不如古人。 他就是邓文原。 邓文原是四川绵阳人,在元代这里属于巴西郡,因为是巴西人,所以世人皆称其为“邓巴西”。 元朝的书法史基本是围绕四个人来写的,他们分别是以赵子昂为核心的邓文原、鲜于枢和康里巎巎,除赵子昂之外,其余三人皆擅草书,鲜于枢继承了怀素的衣钵,在用笔和字形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康里巎巎同样也是一位草书大师,精于小草,并且行笔极快,据说能够“日书3万字”。 对于学习草书的朋友而言,需要明白草书的核心力量和基础是什么?其实就是以篆书和隶书为基础的章草,只有在章草领域达到了足够的高度,你的草书境界才会呈现出一种真正的“古雅气息”。 学习章草,邓文原有一卷《急就章》乃是其平生力作,可为当代书法家所借鉴。 在宋末元初有著名的“三大书法家”,分别是邓文原、鲜于枢和赵子昂。而邓文原则是以擅写章草而名世。 很多人将章草看得并不重要,其实章草乃是最先形成一种草书,是后来的小草和大草真正的基础,字里行间有着浓厚的隶书意趣。 而邓文原的这件章草《急就章》基本继承了皇象《急就章》的古雅之气和笔法风貌,同时此作至今依旧保存完好,对于元名时期的草书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此作作于大德三年(1299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与魏晋时期的章草放到一起来看的话,邓文原的字更有书卷气,也更加挺拔,有着明显的元人书写气质,这种潇洒和飘逸之感,是魏晋时期的刻本章草所不具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