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銮庆胡同37号“葫芦院” / URBANUS都市实践 | 建筑学院

 哀而有鉴的Zzz 2021-05-13

项目北面是商业型胡同-西打磨厂步行街,南临居住型的銮庆胡同,是当时很适合居住的典型小四合院。

△ 项目区位

△ 场地原状

房子已经损毁,屋顶、门窗也早已不见了,长出了两棵树,我们留住树木做成“屋中院”,中部屋顶用原先木架尺寸的竹钢梁架搭接,椽子采用十字交叉竹钢构件组合,通透的竹钢板屋面一方面呼应了原有屋瓦的尺度,又形成屋面中间更为通透的效果,给屋中小院引入充足的阳光,便于树木生长,两侧的屋顶则按古法修复。

△ 整体轴测图

为保证原有建筑面积不致减少,我们就把两侧厢房向院内适当加大,在中间留出一个葫芦形的庭院,再加上有意收小的北入口门廊,形成了小两进的“葫芦院”格局。

△ 爆炸轴测图

g1 _entrance_of_courtyard__Photographer_Yang_Chaoying.jpg

连续的竖向隔栅构成曲墙,如龙蛇游动般在规整的合院中穿行,划分出了自由灵活的休闲空间,曲墙上设有一系列可开合的竹钢屏门,与原有建筑之间充满了天窗。隔栅过滤了院中强烈的阳光也提供了相对私密的内部空间。室内空间向天空开放、向院内封闭,更强化了院落围合的向心性和精神性。

小院从使用上可以分为3个小单元,东厢房与东南角一间可以作为一套完整的小LOFT公寓居住,西南一角是两开间的办公空间;进深较大的西厢房可用作展览和活动空间,这些空间可分可合,位于南北的两个入口也可单独使用。

△ 一层平面图

△ 屋顶平面图

设计在保持原有院落肌理不变的情形下,外部恢复原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内部则衍生出另类独特的空间体验。通过营造内向的小天地物化外部和本心的自然,重建喧嚣闹市中内心的平和,以期建立一个更具普遍意义的旧城再生的空间模型。

g3 _part_view_02_Photographer_Yang_Chaoying.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