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篇原创文章】 心理咨询的这两年多,我没有接触到一个是因为接受不了学习的压力而抑郁的孩子,所有的痛苦,都在关系里,都在心里。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竞争”,孩子世界的竞争和成年人世界的竞争。 【案例】 有个中学生,一直是佼佼者,成绩名列前茅,所以她从小的观念就是:别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比别人成绩好。因此她的社交关系、业余兴趣爱好都表现平平。随着学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进入到重点学校之后,人际关系问题尤为突出,这更加促使她要“赢过他人”,认为自己只要不断赢过他人,就能拥有更多。所以她每次考试都要求自己名列前茅,中学之后,对自己的考试排名就没有满意过。 巨大的压力之下,她感觉自己举步维艰,前行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导致失眠、抑郁。每逢考试必生病,一生病她就会过度自责,更加不允许自己休息或者娱乐,可是又没法集中注意力学习,从而陷入到恶性循环。 【案例】 有位妈妈从小学围棋,定期去参加围棋比赛,前面几次成绩不错,得到了很多荣誉,对自己的感觉就越来越好,可是到了一定级别之后,就开始输了,每次输了都特别沮丧。 那种时而觉得自己特别厉害,时而觉得自己特别沮丧的感觉一直持续到成年,她会因为各种结果,对自我的评判截然不同。 《小舍得》中的南俪,在事业顺利时,自我效能感是很强的,在竞争中尚能保持理智,但是在事业中受到挫折之后,对自我的评判很快就降下来,只是她是个母亲,这股力量很快就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牛妈心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