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地朋友说起北京考生,都是羡慕嫉妒恨,觉得北京考生太幸福了。 好多外地朋友经常说,某某省的二本生到北京来就能上清北。这句话有些夸张,但北京上清北确实比外省市要容易一些。 我先说一下北京考生容易上清北的原因,省得文章还没写,先被人喷死。 985高校对于所在地的招生都有优惠,称为属地优惠。现在绝大部分985高校在属地招生比例平均超过30%,清华、北大对北京的属地优惠最少,大概15%。 2020年,清北在北京的分数线2020年,北京第一年实行新高考方案,不分文理,总分是750分。 北大的录取线是:不限选考科目,684; 物理(必须选考),690; 物理/化学(选考一门即可),683 清华的录取线是:不限选考科目,697; 物理(必须选考),687; 物理+化学(均须选考),687; 化学(必须选考),691 上线人数按照北京的一分一段表,北京700分以上有80人,690分以上的有262人,683分以上的有478人。这些人都可以上清华、北大。 北大其实还包括了北大医学部,北大医学部的分在北京比较低,只有665分,所以满足的人很多了。 如果要考虑强基计划、高水平的运动员、艺术生、提前批等,人数加起来应该有700多人,接近800人,达到两校招生比例的15%。 北京考生上清北的比例2020年,北京高考人数有49225人,假定清北招了780人,那么有1.58%的学生可以上清北。这个比例比其他省市的要高很多倍。 不过,大家不要想当然,并不是全北京都是这个比例。在北京的某些区,考清北的难度不亚于外省市。 北京高分分布我们先看一下北京的高分分布。在2020年一共有80名700分以上的考生,不过,这些高分学生只在4个区里面。要知道,北京一共有16个区。其中: 海淀区的人大附,这是全国最牛中学之一,有28位; 清华附,人大附的追赶者,有18位; 十一学校,有6位; 北大附,有3位; 101中学,有2位。 西城区的八中,有6位; 北师大实验,有4位; 四中,有2位; 北师大二附中,有1位; 161中学,有1位。 朝阳区的朝阳外国语学校,有2位; 北京中学,有1位。 东城区的二中,有5位; 171中学,有1位。 上清北的学生统计这些统计都是民间统计的,因为官方也不给正式数据,估计会有个位数的出入,但总体的数量级不会变化。另外,这里的统计包含了北大医学部。 海淀区海淀区是大头,网传清华在海淀区录取了232人,北大在海淀区录取了247人。 最牛高中,人大附上清北的人数达到了169人,清华附达到了111人。在海淀区,一共有22所学校有人考上了清北。 在2020年,海淀区总考生人数为10413人,清北录取人数是479人,录取率为4.6%。冠绝全国。 西城区网传西城区考上了清北202人。其中四中最多,有71人,北师大实验中学,62人,一共有8所中学有人上清北。 2020年,西城考生有6413人,则清北录取率是202/6413=3.15%。 比海淀稍差,但也是很不错的数据。 其他区不过,其他区就不怎么样了。 下图是其他区上清北的汇总。大家要牢记,北京一共有16个区。下面的区加上海淀、西城,一共才10个区,还有6个区没有一个上清北的。 大家会问,那是不是今年特殊?并不是,几乎每年都如此。 总结大家说的在北京上清北容易,其实各区苦乐不均,最厉害的是海淀区。 海淀区的家长都是高知,都是鸡娃家长,跟孩子一起学习、上课外班。这些家长要拎出来参加高考,说不定也能考个高分。一般家长根本达不到这种水平。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在海淀区家长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在这样家长的挤压下,北京有些区县很难考上清北,这个难度比在外省市考清北还大,比例低于万分之一。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在北京就随随便便就能考清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