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新动向:上海家长哭晕在学区房里?长沙四大名校还会存在吗?

 五道口的颜学姐 2021-05-13

长沙



长沙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统称为长沙四大名校,几乎垄断了湖南省上清北的名额。


在2020年,长郡中学600以上的人全省第一,获得理科的第一和第二名。雅礼中学保送清北26人。师大附中通过竞赛向清北报送12人。长沙一中稍差一些,但它属于长沙最老牌的中学。

当然,这个靓丽的成绩,一般都是全省掐尖来的。

现在国内不少超级中学都是全省或者全市掐尖,像衡水中学,西工大附中等等。这个现象遭到了不少教育专家的口诛笔伐,因为一个超级中学的起来,倒下了无数的普通中学。普通中学吸引不到好学生,也吸引不到好师资。好学生全部进入超级中学后,弊端也不少,最后的人总是被淘汰的,而如果这些人在普通中学,说不定还能维持住学霸。

这几年国家出了一些政策,北京中考就锁区了。当然,这也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好中学都在海淀和西城,其他像朝阳区的学生就比较苦闷,上不了好中学。不管如何,人大附的全市掐尖行为要好了很多,不过还是留了一些名额给其他区的。

像河北,对衡水中学的全省掐尖也做了一些限制。

如果全国都严格执行这个政策,不知道几年之后,我们的教育生态会不会发生好的变化?在教育领域,千万不能有垄断,而是要百花齐放,才能涌现出更多的人才来。

这里题外话一句,清北的办学经费现在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学,其实也不是太好,应该扶持更多的学校。如果我们有10所类似清北的学校,那么,也许我们对状元就不会有病态的追求,也许教育上的一些困境就好解决了。

上海


上海是另一个故事。这几天网红张雪峰离开北京,去苏州定居,引发了全网的口水,大家都在吐槽北京的居不易。其实上海也居不易,在年前,上海房价狂涨一波,尤其学区房涨得最凶。北京反而最近几年一直没涨,被摁得死死的。

好,今天,3月16日,上海发布中考改革细则,公布了各类高中的名额分配,将重点高中的名额直接分配给不同的初中。

这个政策北京也有,校额到校,越是成绩差的初中越受益,一些不错的区重点就比较困难,民办初中最受影响,因为必须要自己考。



这件事一箭三雕。第一,不好的初中有吸引力了,因为鸡头比凤尾好,鸡头能上重点高中。第二,遏制了民办校。上海最牛的是私立校,大部分公立学校干不过私立校,但用了这种方式,私立校的发展会受阻。第三,打击了炒房者。原先要上重点学校的学区房不值钱了。

从名额分配的比例来看,力度很大,一半多的人都是校额到校。今年上海的小升初动向肯定也有大变化。


这个政策北京也实施了,但还没有高考,具体效果如何,还需要检查。

不过这件事反映了我们政府的意图,随着教育投入了几十年,我们国家从文盲国家变成了9年制义务教育,每年高考人数超千万,确实,我们的教育应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育公平放在了首位。这真是很值得称赞的做法,所有的公平的基础就是教育的公平。不过,这能不能达到目的,还有待观察。

这只是开始,看看后续还会有什么新政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