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如同一场梦,我们如此短暂的相逢,你像一阵春风轻轻柔柔吹入我心中……”阳春三月,春风拂面的时候,经常会哼唱一首经典老歌——罗大佑《野百合也有春天》,但我今天要抒写的不是野百合,而是近些年来在住宅小区绿化带内或房前屋后用作绿化树的龙爪槐。 龙爪槐为乔木,树皮呈灰褐色,有纵裂状的花纹。据园林工人介绍,龙爪槐是国槐的芽变品种,落叶乔木、喜光、稍耐阴,能适应干冷气候。树冠优美,花香氤氲,是行道树和优良的蜜源植物;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的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疗疮毒。龙爪槐原产中国,现南北各省区广泛栽培,华北和黄土高原地区尤为多见。龙爪槐在宋时传入日本,十八世纪中叶从日本传到欧洲,后从欧洲传到美洲。日本、越南也有分布,朝鲜并见有野生品种,欧洲、美洲各国均有引种。 龙爪槐因为其独特的生长特性、生存环境、树形架构以及不屈的品格引起了我的关注,更是引起很多文人墨客的瞩目,她不悲不喜、不卑不亢,生于斯长于斯,不矫揉不苛求,风吹雨淋,傲然挺立。 钟爱龙爪槐,是从观察到她与春天同步的生长特性开始的。有人说,亲近大自然的人一定热爱生活,无论春夏秋冬,我都喜欢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尤其是草木怀新的春日,在夹河边河滨公园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伸伸胳膊蹬蹬腿,感觉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在这样循环往复的徜徉中,一天我偶然发现了一种虬曲盘旋、树形怪异的绿化苗木,一开始我是不知道她的名字的,只看见她枝丫曲曲折折的,有的盘旋向上,有的蜷曲向下,有的纵横四海,有的紧紧缠绕,那个架势一百个不服气、一千个不含糊。我更发现一个特点,她还“羞答答”的,因为总是看不到她长出的新叶,后来才知道她叫“龙爪槐”。 我家楼下花园里栽种着四至五棵龙爪槐,闲来无事,我经常下楼观察这些树木的成长。说是花园,是附近几位70多岁的阿姨自发从家里拿来花卉的种子栽培,久久为功,美美与共,她们爱护培育公共绿地、无私为居民打造美好居住环境的可贵精神换来了花草树木的枝繁叶茂,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居民们每每赞不绝口。在赞赏这些美丽的迎春花、金银花、月季、蔷薇、桂花、石榴树的同时,我尤其专注于体察龙爪槐的生长。出于好奇心,我专门到曾任园林处主任的同学处借到一本书,书中这样介绍她的生长习性:“龙爪槐,喜光,稍耐阴,能适应干冷气候。喜生长于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具深根性,根系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亦强,寿命长。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及烟尘有一定抗性。” 一年之计在于春。冰雪消融二月初,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时候,黄澄澄的迎春花已傲然绽放,杨树慢慢吐翠发芽,有毛茸茸的如同毛毛虫似的碎绒花飘落在马路边。紧接着三月初、三月上旬,金黄色的连翘争奇斗艳,柳树开始了春的萌动,绿意勃发,顺口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千垂下绿丝绦”。三月中旬,独具个性先开花后长叶的玉兰花也跟风似的竞相吐蕊,继而花枝招展地盛放,芳香四溢。你再看这龙爪槐,依然故我特立独行的仪态,她还是不动声色地站在那里,俨然一副你不关心我、我也漠视你的姿态。老人家说,不过清明节,这天气时冷时热的变化多端,故有”春捂秋冻”之说法。直到4月上中旬,龙爪槐刚刚吐出新绿,我的心情也随之畅爽起来。仔细观察了几日,发现了龙爪槐胚芽生长的状况,书上是这么描述的:羽状复叶较长,有小时候上学用一根尺子的长度,约20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呈线形或钻状,早落;小叶片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下面灰白色,初被疏短柔毛,旋变无毛;有小托叶2枚,钻状。看到了龙爪槐的胚芽,这才算是她真正步入正常生长的状态。 钟爱龙爪槐,是从文人墨客撰写的诗文美篇中逐渐了解她的性状的。有一首诗歌这样描写龙爪槐:“树竞跟风向上攀,问君何故走低端? 虬枝接地矜无语,任尔行人作景观。”逼真地描绘了一副龙爪槐的形象,我感觉就像一位颇有成就的大画师挥动如椽巨笔为我们无偿绘就的一幅生动图画展现眼前。更有意思的是,随之而来的是掀起一股为龙爪槐和诗的“小高潮”。年逾古稀的董凯先生(笔名清江野老)依韵雅和题诗云:“枉名龙体不参天,头自低垂腰自弯。如此柔怀何所用?路人难获寸阴闲。”巴方一叶林大谟先生次韵雅和:“明里低头不上攀,暗中许是走高端。木旁有鬼冠龙爪,岂不勾人仔细观?”后来又有云之泊远先生咏龙爪槐兼雅和:“休与千金换不同,问谁凭我想全龙。可怜来去皆俗子,便恨世间无叶公。”云之泊远为1980年生的北京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会员、黄河风诗词论坛新韵版特约顾问赵云鹏笔名,可谓后生可畏。上面这些大家的诗句固然优美华丽,但是我更加喜欢一首不知道名字的现代诗人作的题为《龙爪槐》的诗作:“在泛青的草地上/龙爪槐象一把绿色的大伞/弯曲的枝丫上/一颗颗雾珠/在春光里晶莹剔透/伫立树前/我想到了《病梅馆记》中的病梅/她也是以曲以欹以疏为美/她也是人们斫直删密锄正的结果/可人们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名字”。诸位看官以为如何,是不是更加清新自然隽永呢? 钟爱龙爪槐,是从她别具特色的园林价值仔细体味的。龙爪槐姿态优美,是优良的园林树种,宜孤植、对植、列植。龙爪槐寿命较长,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观赏价值高,故园林绿化土应用较多,常作为门庭及道旁树;或作庭荫树;或置于草坪中作观赏树。节日期间,若在树上配挂彩灯,则更显得富丽堂皇。若采用矮干盆栽观赏,使人感觉柔和潇洒。开花季节,米黄花序布满枝头,似黄伞蔽目,则更加靓丽可爱。她树冠优美,花味芳香,是优质的行道树和蜜源植物;木材可供建筑用。但是由于生境不同,或由于人工选育结果,其形态多变,产生许多变种和变型。 一位中年园林师傅引领着我,通过实地考量、观看图片等方式,初步认知了多种龙爪槐的“庐山真面目”。她滔滔不绝地为我讲述各种憨态可掬的龙爪槐的嫁接方式、修剪技巧、捆扎束型和适植地域等,似乎想一股脑塞给一个初入行者的态势,其认真劲儿令我动容,我仔细倾听,生怕打断了她的“教程”。她介绍说,第一种是伞状龙爪槐,伞状更接近龙爪槐的自然生枝状态,是龙爪槐栽培中最常用的一种整型方式。嫁接成活当年,在同一水平面上从不同的方向选留三至五条主枝,在新梢尚未木质化时,向外水平引缚。一般在冬季修剪,如果有偏冠部位,去强留弱,去长留短,以培养匀称丰满的冠型。第二年每一主枝上选留二三个延长枝向外延伸生长,扩大树冠,同时要及时剪除内膛下垂的枝及高出“伞顶”的枝条。经过三四年时间,基本可成型。此树形适于行间距大的地方栽植,可孤植、列植。第二种是圆柱状龙爪槐,充分发挥其自然下垂的特点,不过多地人为修剪,当树冠达到理想状态后,将向外延伸的枝条及时剪除,保持圆柱形。这种造型适合于空间狭小处,如路边行列式栽植及在小型花坛、景点中栽植。第三种是球状龙爪槐,在国槐干高一米以下截断进行嫁接,二三年后,基本形成球状树冠。这种造型适合在小型花坛及草地上布置。第四种是长廊状龙爪槐,此品种一般株距两米,行距三至四米。单行栽植应采用引缚、绑扎等手段让株间枝条尽快生长到一起,同时促进枝条纵向及向两侧生长。双行栽植造廊可于行间用铁丝牵引成棚架,让枝在上生长。单行造型在距树行两侧一米至一米半处拉线修剪,形成廊檐,如窗帘的流苏,起到装饰作用。第五种是塔状,该造型需要选干高在三至四米的国槐进行分层嫁接。嫁接成活后,培养枝层技术同伞状造型。塔状型一般以三至四层为好,该造型修剪起来有些难度。第六种是匐匍状,龙爪槐枝条生长垂地后,不进行短截,而是在距地二十厘米左右立一支架,让新梢匐匍向前生长,可对新梢适当加以人工引缚。外围修剪后呈正方形、圆形等多种图案,可留出空隙,栽植鲜艳的花草。第七种是亭状,三四株高三米以上的龙爪槐成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栽植,株间距不超过三米,通过绑扎、引缚等手段,一般五年左右亭亭如盖。为体现造型的逼真感,应控制外围枝条的伸展。 听着园林师傅的翔实介绍,我不但了解了龙爪槐的生长习性、生存特点,熟悉了她的园林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初步了解了她的嫁接方式、后期管理和病虫防治,知晓了七种龙爪槐基本造型技巧,俨然成了龙爪槐的“百事通”,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园林师傅对我说,“龙爪槐不仅有独特的树形及生长特性,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她还有特别的寓意呢!”老人抽了一口烟,接着说:“龙爪槐的寓意是吉祥的意思,这是因为槐树被认为是绿色的代表之一,而且种植槐树还可以增加自己的经济实力,并且有一定的镇宅作用。龙爪槐是槐树的一种,因而包含吉利兴盛的寓意,且极具观赏性!”老师傅说,过去曾有一种说法,说是龙爪槐具有通灵的作用,从国学角度讲属于阴木,国人讲究阴阳平衡,传言在家里种植龙爪槐会出现阴盛阳衰的情况,除非是阳气很重的才会种植。现在这种悖逆科学的谬论已经被推翻,龙爪槐已经深入到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我作为福山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的一员,义无反顾投入到一线抗疫队伍中,在福山两处镇街的企业间巡回督导检查,为加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在东厅街道某村一家农户门前,我看到两株龙爪槐傲然挺立。时值隆冬初春,她虽然未见绿意,但是我感动于她不言不语、巍然屹立的姿态,不啻是一位威严的抗疫卫士,正在向那不请自来的病毒宣战呢!不管是风雪严寒,更不管是病毒癫狂,不论是凄风冷雨,抑或是酷暑难当,在不怒自威的龙爪槐面前,他们都必然偃旗息鼓、落荒而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就是龙爪槐不屈不挠之品格。 脑海忽地闪过舒婷的《致橡树》诗句:“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窃以为,这些诗句也可以用来吟咏龙爪槐的,即使她没有伟岸的躯干,但是她也照样是根紧握在地下,她在我的心目中何尝不是高大笔直的屹立,更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品格、坚贞不渝的希冀。 “你可知道,我爱你想你恋你念你深情永不变,难道你不曾回头想想昨日的誓言,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寻常巷陌寂寞的角落里龙爪槐也有春天。”耳畔又响起那首老歌,只是歌词被我稍作改动,恳请大佑先生体谅,谢谢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大人成才。我体会,存在即是合理,动植物都是有灵性的。只要家庭和睦,生活舒心,对身边的每一棵草木,我都会加倍爱惜呵护的。我钟爱春天里的龙爪槐,感恩每一株花草、树木带给人间的那一抹亮色。 杨强,1972年1月生,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福山创作之家秘书长,烟台市作家协会理事,福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其散文先后在《联合日报》《齐鲁晚报》《当代散文》《赣西文学》《雪魂》《齐鲁文学》《胶东文学》《烟台散文》《烟台日报》、人民日报数字版微刊、齐鲁壹点、胶东散文年选微刊、三秦文学微刊、胶东在线等报刊媒体发表10余万字。曾编纂或参与编纂出版福山区政协文史资料丛书《王懿荣先生书作集》《福山政协志》《烟台区域文化通览·福山卷》等6部;撰写的论文《鲁菜之乡——福山》《秦汉时期的阴主文化及其社会影响》先后荣获福山区首届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016年6月,出版散文集《在怀旧与憧憬中砥砺前行》。撰写的散文《暗夜中的光亮》入选《川鲁现代散文精选》,并获胶东散文年选组委会、黄海数字出版社“2019年度优秀作品奖”。2019年3月被评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 壹点号海浪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