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海珠“小升初”安排来了。 2021年海珠主要通过免试电脑派位、对口直升及统筹等方式分配公办初中学位,其中最主要的是电脑派位、对口直升这两种方式。 跟去年相比,今年的电脑派位升学方式变化不大。 主要的变化是第六组新增晓园中学,第七组新增岭南画派纪念中学,这个两组别也是海珠区志愿数最多的两个区,所以新增中学来增加学位在情理之中。 但来自对口直升的变化,就引起了一些海珠业主的不满了。怎么回事? 今年海珠区部分学校继续试点开展对口入学的升学形式,通过直升方式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电脑派位。 相比去年来说,今年的海珠对口直升学校又多一所,那就是广州市南武文润学校。据悉,南洲小学今年纳入南武教育集团,更名南武文润学校,计划招收初一年级2个班。 加上今年新增的这所,海珠区已经有16所小学实行对口直升10所中学。 海珠业主看了2021的海珠公布的小升初方案后,直呼不公平! (与某海珠业主的聊天截图) 小升初对口直升是否今年才有? 其实不是的,小编翻阅了海珠的历年教育政策发现,海珠区一直都有在部分学校试点开展对口入学的升学形式。 而且对口直升的学校从2016年起,就以每年新增一所中学的速度在提升。 可以看到,2016年海珠区试点的直升中学只有4所,直到今年已经增加至10所了。 不过就算不是一下子新增10所直升学校,也不影响海珠业主们觉得“不公平”的心态。 毕竟小编觉得人类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嘛。 更何况对口直升的中学里,还不乏教育实力强劲的热门学校。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小学、江南外国语学校等,更是引得许多海珠家长们的眼热。 而且最近但凡沾点学位房的事情,无不是风声鹤唳的。毕竟国家已经点名学位房严申: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君不见,业内已经因为学位房卒不卒的事情吵得火热朝天。 而且你看看最近的越秀发布的小升初政策里最大的变化是,中学由7所中学里摇号变成了12所中学里摇号,录取情况的不确定性更大了。 那边的天河呢,也是发布了学位预警,五所热门小学今后可不再保证对口直升了,也要摇号了。 而此时海珠区却反其道而行,这不是在拨动海珠业主的那根敏感神经是什么。 (海珠业主群的聊天截图) 而且海珠区的很多业主家长觉得,凭什么这十所中学可以直升,其他学校就不行。而且这样的入学方式也会导致直升的学位房一路高涨,就像天河之前一样。 海珠探索集团内、学区内对口直升 业主吵吵嚷嚷,此事真的百害无一利吗? 其实,小编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2018年时,海珠区就宣布探索集团内、学区内“对口直升”。 根据《2018学年海珠区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里写道,未来海珠区将深入推进学区化办学模式改革,建立学区议事制度,实现区内优质资源互通共赢。 将继续优化调整公办小学招生服务地段。试点九年一制、十二年一贯制的办学路径,探索集团内、学区内“对口直升”新机制。 其好处是,能够对口直升初中,等于家长们能“放眼看通”9年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能读什么学校,心中更淡定,规划更长远。 但对于当时海珠对口直升的比例要扩大这件事,海珠家长们就已经褒贬不一了。 有的家长觉得集团式学校,越搞越有商业味道了。 有的家长觉得这就是学区房炒作的好理由。 当然,也有的家长觉得是好事,可以提供公平公开透明的竞争升学环境。 有的觉得扩大学区,让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互通,是好事。 小编觉得褒的可能是家里小区对口小学可以直升中学,而贬的可能是千辛万苦买完房还要摇号发现别人直升的家长吧...... 我们也不难发现,现在整个广州都在走教育集团化的办学路线。 据广州教育局统计,至2017年起全面启动至2020年时,广州全市共成立了84个教育集团,市属优质教育集团实现11个区全覆盖。 而且教育集团的成立多采取的是名校+弱校、名校+农村学校、名校+新校以及跨学段组团等不同策略进行组建。 小编理解的大概意思就像以前上学时班里的“一对一”帮扶,学习好的带动学习弱的意思。 ![]() 总之教育集团化就是教育资源互相共通,小编觉得这是件好事。 毕竟政府办教育集团化就是想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一体,提升办学质量。 这是大势所趋,以后广州还是会坚持并且扩大教育集团化的趋势。 毕竟2020年的《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到,到2022年,全省建立形成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良好发展态势;培育创建不少于100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 而海珠区从18年宣布会逐步探索集团内、学区内对口直升试点,并且逐年增加试点学校。小编猜测或是试点取得一定成效,海珠才会逐年扩大试点比例吧。 对口项目有盘年涨幅高5千/平 那海珠这些对口直升中学的增加,会对楼盘有什么影响呢?是否真的会导致学位的房价高涨? 先来看对口直升的16所小学以及他们的对口楼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