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中学生坠楼事件真相大白后,人们隐隐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教师抱有怨言。明明该同学在自杀之前有异常表现,为什么没有人发现?明明该同学有心理问题,为什么筛查时显示该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可我知道,即便学校的心理教师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也不能完全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学校有3000多学生,仅仅2位专职心理教师。这2位教师,不眠不休,也无法关注到每位学生。若学生不能主动前来求助,心理教师无计可施。二是,学生对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有误解,将其与精神病治疗挂钩,产生病耻感,讳疾忌医。三是,学生不了解、不认识心理教师,更不会信赖心理教师,当然就不会主动寻求帮助。若是学校足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配备足够的心理教育师资,并将心理辅导课程排进课程表中,每周固定开设一到两次心理辅导课,学生自然有机会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能简单评估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同时也能与心理老师也建立起信赖感。需要帮助时,自会主动找心理教师。2010年,作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位专职心理教师,人们对我又好奇又疏离。刚开始,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都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能起什么作用。随着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渐渐展开,他们越来越明白我这个心理老师是干什么的了。有些同学在考试考砸后,会主动找我聊一聊;有些同学与父母闹矛盾后,也会找我说一说;也有我的同事们,一些班主任,在观望一年后,觉得我这个心理老师还有点用,也会找我帮忙。班级里有同学离家出走了,班主任会请我与他一起家访;学生疑似有心理问题,也会让他来我的咨询室。当年我算幸运,遇到了十分好的校长。他支持我在学校里自由开展各项心理健康工作、同意将心理辅导活动课排进课表。据了解,将心理辅导课排进课程表,按课程表上课的学校,真不多;专职心理教师,只做心理工作的也不多。很多学校的心理辅导室,都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尽管设备齐全,环境优美,但光顾的学生很少。有时是因为课业紧张,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时间来咨询室。也有时是学生找不到心理老师。心理教师在学校里,属于极少数派,生存艰难,不是被调走充当其他学科教师,就是帮助各处室打杂。能纯粹上心理健康课、做心理咨询的心理教师,算是十分幸运和难得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能只让心理教师发力,学生心理出问题,也不能只让心理老师背锅。学生的心理健康,唯有学校全体才能守护。若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各科教师不愿意配合,不愿意给心理教育留一丝缝隙,即便心理教师使出全力,也难以守护学生们的心灵健康。热点在,话题在,大家都说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可之后,在紧张的教学生活里,学校、家长、班主任、学科教师,还会不会给孩子一些时间养护他们的心灵?高考在即,学生们能否有一个小时,在咨询室与心理老师聊一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