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言与景点(音视频)| 黄菲菲:古排水系统—福寿沟(江西于都罗坳客家话)

 风吟楼 2021-05-14

你站在来到赣州的外地人,总是会很好奇为何赣州老城区从不会被洪水侵扰,纵使暴雨来袭,居民依旧安安心心地做事,雨水难以打乱他们的生活节奏。后来才知道原来赣州有一个古老的排水系统——福寿沟。直至现今,它依旧守护着赣州人民。千百年来,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岁月,又是如何造就了赣州“千年不涝城”的美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赣州福寿沟,来一段浮城探秘之旅!

图片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浮城探秘GANZHOU
福寿沟
Fushougou
图片

   走进千年工程

领略古人智慧

  

历史沿革

=Historical evolution=

一座城市的发展史与本地官民治水史交相辉映。

你福寿沟的创设应早于北宋熙宁年间。按嘉靖《赣州府志·卷五·创设》的记载,“宋熙宁中,知州刘彝谋置水窗”,则北宋熙宁时,福寿沟已经存在。

从东晋高琰建城、唐末卢光稠扩城到北宋孔宗翰固城、刘彝修筑福寿沟,再到清代文翼、魏瀛复修,一座城市的发展史与本地官民治水史交相辉映。

图片
  

名字由来

=Original name=

风水学下诞生的名字

打开福寿沟古地图,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在龟型的赣州古城图上,南北向有一个古篆体“寿”字型结构下水道平布在其上,东西向也是一个古篆体“福”字型结构下水道平布在其上。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受古代城市风水学文化的影响,因主要线路走向形似古篆体“福寿”二字,故沟因形而命名。

图片
  

结构特点

=Structural features=

配合的典范

福寿篦子:类似于现代的滤水井盖。福寿沟经过之处,路面上或民宅中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铜钱状的排水孔,将水排入沟中。福寿篦子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铜钱造型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吉祥文化。

悬空沉井:福寿沟穿沉井而过,沉井比沟体深30厘米左右,过水时可让水中的泥沙、石块、树枝、垃圾等沉积下来。悬空沉井下方的透明展柜内放置着狮子扒等清淤工具。运用这些工具,打开井盖就能清理沟里的沉积物,不必深入沟体内部,极为方便。

水窗:水窗是一项极具智慧的设计,原理却很简单: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下水道的水力就将水窗冲开,水排入江中。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在水压作用下水窗自动紧闭,以防江水倒灌。城内三大池塘和几十口小塘通过福寿沟连为一体,有调蓄、养鱼、污水处理利用的综合功效,形成了一条生态环保循环链。

图片
  

价值意义

=Values=

福寿沟与赣州城墙结合,形成有效的古城防洪排涝系统,是中华几千年城市文明的成功典范。福寿沟历代更新演变,留下丰富的实物遗存和历史信息,是宋城赣州千年历史的活见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珍贵实证资料

走出福寿沟博物馆后,我不禁想起了我国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这个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空间的古代工程,至今仍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福寿沟在我心中亦是如此。

最后,希望大家能多去了解那些默默为我们奉献的工程,别因早已习惯而将它们的奉献当做理所当然,它们需要我们的爱护。


图片
END
方言点:江西于都罗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