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垃圾分类的社区治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图2 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的组织关系) 垃圾分类的第三个重要组织 关系是分类垃圾的流动关系。垃圾分类必须重视分类垃圾的流向,没有“出路”的分类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必须建立健全垃圾“逆向”物流体系。图3是某市现有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可回收垃圾由第三方送至资源回收站(点),进入供销系统的利废企业利用;其他垃圾由第三方送至压缩或中转站预处理,后转运至末端焚烧填埋垃圾处置设施。 以后要完善收集主体管理。因历史原因,社区生活垃圾收集与第一次驳运有2个主体:第三方(有物管小区主要是物管)和拾荒者。拾荒者的介入造成垃圾分类服务第三方的利益损失,将来在管理上有必要收编拾荒者,统一为第三方。 另外,要加强资源回收站(点)和利废企业管理。考虑到供销系统已经市场化,其业务重点在高价值的可回收利用的工业垃圾,对于生活垃圾分类而言,最好的途径是生活垃圾管理部门把垃圾物质利用纳入垃圾处理范畴,自建利废企业,真正实现分类与回收两网融合。 (图3 某市现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 |
|
来自: 无知一熊 > 《垃圾治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