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期分居两地是你出轨的理由么?

 新用户9111JxtD 2021-05-14

午间无意的打开电视剧看到《欢乐中国人》这档节目。两个耄耋老人朗诵一些书信。她们两个人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所以我听的不太清楚。可是他们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浓浓的幸福。大致内容让我明白了他们经常是两地分居。

是的,他们因为工作需要,更是因为革命的需要,分居长达33年。他们一共有两个孩子。生孩子的时候,老爷爷都不在身边。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人说恋爱不能是异地恋。夫妻也不能两地分居,这些都是造成分手的原因。

甚至是有些人说,夫妻分居,缺少了性爱的滋润也是导致夫妻离异的直接导火索。

看着眼前的两个耄耋老人,不知道让多少人觉得汗颜。

分居了33年以后,在一起生活会不会不习惯呢?嘉宾撒贝宁说。

“不会的,我觉得很开心。”老奶奶说。她笑靥如花。看着她们年轻时候的黑白照片。不得不让人感慨,这个老奶奶年轻的时候可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人啊!

老爷爷说,当年革命路上他患了疟疾。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是老乡何阿婆不离不弃的精心照料,他才会有今天。他充满了感恩和老伴提起。觉得何阿婆就是她的救命恩人。

他觉得他的生命离不开如何阿婆这样善良的人,他决定要帮助这些贫苦的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90年代,他和老伴生活在一起,他提出要把毕生的积蓄全部都捐献出来,没有想到老伴一下就同意了。真正的一拍即合。是长久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更是共同的信仰支撑。两个人在90年代捐助了希望小学,希望中学。捐款20多万元。

一开始两个孩子也是不同意的。阿姨说。

当90年代末老爷爷生了一场大病,生死关头命悬一线。他拉着老伴的手说,老孙啊!(奶奶姓孙)我走了以后,我们的心愿都要靠你一个人来完成了!听了他的话,在场的嘉宾无不为之动容!

想想我们的大中国,能这样做到的有多少..

         02

我的姑姑和姑父分居也长达10年。姑姑在山区小学当教师。姑父在部队采支队采集黄金,他负责水纹工作。长时间的爬山涉水。他们鱼雁传书,彼此问候互相报平安。姑姑每次都回信说,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挂心。

记得那时候好久都没有姑父的消息了。姑姑非常着急。那时候哪里有什么手机,因为部队的特殊性质都没有电话。

后来姑父回来说,他得了急性阑尾炎,当时就自己,昏倒在森林里,多亏了一个老乡救了他。他被送到了部队的医院。护士把他照顾的无微不至,还亲自给他喂饭。

姑姑听了以后很感动,她只能是把感激的话默默的埋藏在心里,恐怕毕生也难有机会对救助姑父的人亲自说声谢谢了。

    03

有一次我坐车去临近的城市。回来的时候旁边坐着一个法官,他抱着一只小狗。他总是有意识的把够抱到自己怀里,生怕碰到我。

我告诉他没有关系,他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他告诉我常年和老婆孩子分居两地,这个小狗于他就如家人是一样的。每个星期周五回家,周日的晚上就要赶回来。

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8年了。已经习惯了。他还开了一个健身房。房东是父亲的朋友。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賺到什么钱。他总是不好意思,朋友特别的多。总是尽可量的优惠。他觉得自己的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最起码通过了健身有个好身材。也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周一到周五是单身汉的生活。周五晚上回家享受亲情。他特别的喜欢女儿。

女儿总是狡黠的说:“爸爸,你看那个人像不像坏蛋啊。”

“行啊!谁也没有你坏,你才是一个坏蛋。”

夫妻之间,如这对耄耋老人她们靠坚定的信仰维护婚姻。两个志趣相同,所以在对待捐款的时候才能是毫无分歧。

我的姑姑和姑父靠着相互的信任来维护婚姻。鱼雁传书的那个年代只是报喜不能报忧。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想想如今的年代,好像在也看不见手写的家书了。

警官靠的是自律来维系夫妻的情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想学会容易。唯有洁身自好才能让自己安心。警官描绘小女儿的情景好像就在眼前。那种爱可以渗透皮肤,穿越纸背!

夫妻之间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相互慰籍,更是灵魂上的相互滋养。不要拿着两个人两地分居为借口聚少离多,那不是可以出轨的理由。



黑龙江小城市护士,没有煮字疗饥的本事。喜欢温暖的文字。喜欢亲情友情的文字,也爱聊八卦。喜欢我的文字关注我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