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日迟

 新用户0312kbMj 2021-05-14
一直觉得,我的2020年,是从3月18日开始的。
那天我自海南返京,居家隔离半月。隔离期间小区有人坠楼,有熟悉的邻居猝然离世。枯坐房中,靠阅读与写作慰藉,心情从惶惶逐渐平静。
去年的春天主要在房间里度过,暖气四月才停,不觉温度变化。今年北京暖气一停立刻降温,上演十年未有之扬沙天让人追溯往昔。
春运结束,各地往来不再需要核酸检测证明,与友人见面聚会频频。大家唏嘘感慨各自胖瘦与鬓发黑白。过去的一年,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历和记忆,无论如何惨烈再提起时都是云淡风轻,连自己都迷惑了,当时真的如此自如么?记忆没有被篡改,只是被我们下意识美化了。
我自己也不太记得去年的悲伤与惶恐,翻看笔记才发现那时强烈的情绪。情绪不可能一直停留在高点,漫长的时间与累积的事件终究会使当时的感受渐渐幻化成模糊的影子。
记忆与时间,我们想抗拒的,是遗忘还是衰老?

我甚至有些困惑,自己在思想上、精神上的发展变化到底是疫情影响,还是量变累积成质变水到渠成。我听到自己思想生长的竹节破裂声 ,也许没有那场雨,竹子也会生长,季节到了,时间到了,势不可挡。
四季流转,每一年,树木都会抽枝发芽,蓬勃生长,开花结果,落叶归根。年年如此,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轮回,而是一个不断茁壮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的过程,是对自己的生命的理解,对他人生命的认知。
无论有没有疫情,我们都在成长,成熟,成就自己,成为自己。
与多年未见的同学聊天,感慨工作生活。经过自我反省与剖析,我脱口而出“不会我们提前进入更年期了吧”,遭遇大家惊恐的目光与坚决的否认。
尴尬的年龄,嘈杂的环境,永远的压力。我们无法对世界做出怎样的改变,只能努力寻找、适应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在太多无解的难题中,冷静地思考,和自己对话,寻找答案。做一些让自己愉快的事,也许并不宏大伟岸,但在时代的狂潮中,守住一点点坚持。
我最爱的朱天心老师把五十八岁称为初夏荷花时期,那么口口声声人到中年的我们,勉强能算在春暖花开时期吧。

春分已至,北京的天还不暖。一场寒冷的雨后,我们又穿上了棉衣。下班路上,同事指着枝头嫩芽说:“无论多冷,下了雨后,小芽就冒出来了”。街边的迎春银翘已开,桃花也能看到三两枝了。风雨拦不住的。
春日虽迟,但一定会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