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诸葛亮的刀杀死张郃,司马懿是怎么想的?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1-05-14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215年,率军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击败。后任荡寇将军。219年,从夏侯渊迎战刘备军于定军山,当夏侯渊战死,全军危急之际,张郃代帅,率部安全撤退。

张颌是魏军五虎将之一,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在后曹操时代是首屈一指的魏军名将。曹丕称帝后,升左将军,封鄚侯,奉命从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后与夏侯尚围攻江陵。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诏命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退守祁山,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

据《魏略》记载,是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如此看来,一代名将张郃是被司马懿害死的无疑。但为何司马懿要害张郃呢?

《汉晋春秋》记载:“宣王使要(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余众悉出,西救祁山。”《晋书·帝纪第一》:“张郃欲分军往雍、郿为后镇,帝曰:“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军隃麋”。也就是说,当时司马懿欲以全部主力增援祁山前线,而张郃建议分出前后军以防诸葛亮来袭。

战场的实际情况证明,张颌的建议是对的。司马懿率全部主力增援祁山前线,但是实际上没有抓住蜀军的主力,反而要匆匆忙忙跑回来增援上圭。如果按照张颌的建议,分为前后军,后军迅速增援上圭守军,那么费曜的四千人也就不会被诸葛亮击败。可见,张颌对诸葛亮的行动,预测更准确。

诸葛亮自上邽退走,司马懿又尾随追击当时蜀军占据了地利优势。魏军正面进攻未必能占到便宜,在此情况下张郃建议不给蜀方以空隙,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司马懿对张郃的意见视而不见,也可能是司马懿对上邽初战失利的懊恼,急于找回面子。

虽然蜀军此时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最终诸葛亮还是因为粮尽,无法继续作战,被迫撤退。《三国志·张郃传》:“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膝,薨,谥曰壮侯。”然而《三国志》却隐讳实情。

据《魏略》记载:“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也就是说,张郃与司马懿发生了一次严重争执,最终导致张郃丧失了性命。此时的蜀军统帅诸葛亮性格谨慎,很难想象在撤退中会露出破绽,甚至会设下圈套。张颌主张不追击,是完全合理的。但是司马懿不听,强迫张颌追击。

张郃本来在魏朝野内外有着崇高声望,而司马懿先有上邽之失,后有祁山之败,一旦被人传言甚至流传到朝廷上,势必会动摇他的地位。于是,在诸葛亮退兵,魏军胜局已定的情况下,木门口追击战就是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

如果张郃一直活着,未来的司马懿是很难有上位的机会,因此借诸葛亮的刀杀死张郃,最大受益者一定是他司马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