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译研究问题与路径研讨会在上海师大成功举办

 李伟荣 2021-05-14

久雨初晴,冬阳暖暖的1月19日,“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文学翻译委员会扩大会议暨翻译研究问题与路径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思湖畔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文学翻译委员会协同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和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我校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兼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文学翻译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朱振武教授,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和龙教授,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文学翻译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琳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建开教授,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耿纪永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肖维青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王银泉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曹新宇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所长王建国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MTI学科带头人王国凤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夏天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张顺生教授,《东方翻译》编辑部江帆主任,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文学翻译委员会耿强秘书长等3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朱振武教授)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朱振武教授主持。朱振武教授介绍了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的发展历史及近期举办的活动,包括2017年7月份举行的“首届外国文学与文学翻译研究新思路青年学者峰会”、2018年4月份举办的“《郑克鲁文集》发布会暨郑克鲁学术与翻译思想研讨会”以及2018年8月召开的“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揭牌暨中国首届非洲英语文学专题研讨会”等。

(张和龙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和龙教授代表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在开幕式上致辞。张和龙教授充分肯定朱振武教授领衔的翻译研究委员会近几年举办的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有力促进了翻译教学和研究。张教授认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本次会议议题重点关注中译外以及文学翻译研究的重心转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点评人:张和龙教授、耿强副教授)

张和龙教授主持、上海海事大学耿强副教授点评了上半场的五位大会发言。

(陈琳教授)

同济大学陈琳教授的主旨发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中国山水诗和禅诗的翻译为例,结合当时美国文化背景的变迁论述了翻译的话语建构性。在比较文学翻译研究框架下,陈琳教授强调翻译实际上是对文本现实的一种当代性重构,这种重构的结果会使文学与文化具有话语意义,因此也就成为了一种话语行为。基于翻译作为跨语际实践是对文本进行跨文化的建构这一预设,她认为翻译建构性实现的方式具有创造性的倾向。陈琳教授建设性地提出了翻译的建构性概念,而且对这一概念的逻辑假设进行了充分论证,具有高度的理论创新意义,体现了中国学者为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所做的努力。

(王建开教授)

王建开教授在题为“译入与译出的结合:翻译史研究的新开拓”的发言中结合自身丰硕的翻译研究成果,从当前翻译研究存在的认识误区和研究问题出发,为未来的翻译和翻译史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国逐步融入世界,世界迫切想要了解中国,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强大动力,在此背景下,王建开教授首先强调了译出以及译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下来,王建开教授以具体翻译技巧、中西语言差异以及中西文化逆差等说明区别对待译入和译出及其研究非常必要,并据此指出根据学界现有的主要由译入产生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译出的局限性。在号召加强译出研究的同时,王建开教授还从翻译史的角度切入,说明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历史的必然,其译入和译出均受共同的国际大背景影响,呼吁应有更多研究关注两者的并行不悖和相互影响。

(耿纪永教授)

耿纪永教授的发言以“中国文学文化'走进去’:寒山诗在美国的出版与传播研究”为题,厘清并纠正了国内外关于寒山诗在美国的翻译和传播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误解和偏差。耿纪永教授首先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充分说明目前国内外学界普遍认为是美国人首先发现了寒山诗,美国是寒山诗在英语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源头。这样一种认识是错误的,或者起码说是不全面的。史料证明并非美国人发现寒山后他才在中国文学界声名鹊起,而是美国人在中国人和中国文学的影响下发现了寒山。此外,耿纪永教授认为国内学界存在的另一误区是没有关注寒山诗走进美国文化这一事实。因此,他通过寒山对美国文学、绘画和音乐等方面的影响有力论证了寒山不只是走出去了,更关键的是融入进了美国文化的血液中。

(王银泉教授)

王银泉教授“茶话会”式的发言热情洋溢、启人深思。他首先从外语教学的使命导入,说明外语教学应以内容为依托,致力于提升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并据此高度认可了本次研讨会聚焦中译外的重要意义。王银泉教授接下来分析了外语教学和翻译研究中存在的诸多误区,重点以其对明末清初时期的翻译研究为例,说明国内翻译研究存在低水平重复和缺乏原创性等问题,呼吁大家尊重科学精神,积极追求真理,敢做有担当的翻译人和追梦外语人。

(朱振武教授)

朱振武教授主要对国内文学翻译研究的方法和重心转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分析。朱振武教授首先用高度凝练的“四话”概括了中国文学翻译研究走过的四个阶段。最初是“自说自话”,谈翻译技巧。然后是“跟着人家说话”,照搬西方话语。再后来是“为人家说话”,也就是忘我地、盲目地膜拜西方。现在终于到了开始“为自己说话”阶段,主要表现为自主自觉、有我之境研究的发端。除了“四话”的回顾和总结,朱振武教授认为从聚焦内译到同时更多地关注外译也是目前国内文学翻译研究的新趋势,并藉此强调了外译研究在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朱振武教授提出的第三点转向是从微观的翻译学走向宏观的翻译学。他以译介学为例,高度赞许了中国学者主动构建话语体系的意识和努力。

(耿强副教授)

在点评环节,耿强副教授高度评价了专家们的发言主旨,特别指出了陈琳教授在学术理论方面的创新、王建开教授对译出和译入研究结合的强调、耿纪永教授对翻译界长期存在的常识性认识的纠正甚至是颠覆、王银泉教授对科学精神的呼吁,以及朱振武教授为自觉建构学术话语而发出振聋发聩的批评和建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主持人/点评人:耿纪永教授、王银泉教授)

会议下半场的六位主旨发言由耿纪永教授和王银泉教授主持并点评。

(肖维青教授)

肖维青教授的发言内容主要围绕AI时代背景下大学翻译专业的教育问题展开。作为国内翻译教学名师,肖维青教授以其自身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就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本科专业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和大家分享了她的全面思考。在她看来,尽管翻译专业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备受冷落,但我们不必过多夸大或者高估技术对于翻译专业的挑战,因为日新月异的技术事实上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挑战,这是谁也无法回避的,而机器翻译目前还难以对中高端翻译形成冲击。肖维青教授还从翻译的本质、不同层次院校翻译专业的定位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探讨了翻译专业建设问题,强调了翻译专业建设应该明确目标、与时俱进。

(张顺生教授)

张顺生教授主要从词、短语和句子等层面细致入微地探析了仿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践路径,并客观分析了仿译可能面临的问题。张顺生教授首先对仿译进行了清晰的定义,并通过大量趣味横生的译例说明了仿译不仅是一种创新,还能够帮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张教授还说明了结合语料库进行仿译是可行的,但仿译需要留意文体、创新以及审美疲劳等问题。

(夏天教授)

夏天教授从宏观上讨论了翻译史研究的翻译学科特色问题。夏天教授的发言主要回答了以下问题:谁在做翻译史研究,翻译史研究是否需要翻译学科特色,什么是翻译学科特色。她首先分析了历史研究学者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学者从事翻译史研究的方法、特点、优势和价值,然后从研究对象、工作优势以及原则与方法这三方面探讨了外语学者应发挥翻译学科优势,另辟蹊径,力求在翻译史研究中做出独特贡献。夏天教授探讨的翻译学科特色研究主要包括翻译活动的自身变化、翻译文本的全面考察、不同语种的比较翻译史研究以及翻译思想史的深入分析等。

(耿强副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耿强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文学英译话语:缺席与对策”。他首先对中国文学英译话语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继而对中国文学外译对策性研究铺天盖地的情形下中译外理论研究基本缺失这一现状进行了批评。在耿强副教授看来,学界亟需构建不同于外译中的中译外理论,这对于加强翻译理论研究和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都甚为关键。他对此提出的对策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中外学者现有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如国内的译介学理论、文章翻译学、汉学家对威权翻译模式和礼物交换翻译模式进行的区分等;二是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提炼出一些具有独特意义的术语和概念。

(王建国教授)

王建国教授的主旨发言从翻译实践角度考察了母语对汉英翻译的影响,主要对霍克思和杨宪益的《红楼梦》译本以及《边城》的四个译本进行详细比对,探究了译者如何凭直觉翻译及其在语言表达上的表现。王建国教授列举大量译例,验证了汉语重过程、英语重结果这个假设。在他看来,如果说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看作是比较对准原文,也就是对准过程的n,霍克斯的翻译则是对准结果的n+1。他还通过分析《边城》四个译本中n+1的占比情况和译者身份、译作质量等的关系,大胆假设了20%是n+1占比的最佳度。王教授将进一步结合语用和语法研究验证这一假设。结尾部分,他强调了此类发现对于宏观上的翻译研究富有启发意义。

(王国凤教授)

王国凤教授的大会发言结合其语言学背景优势,通过比较和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爱默生的诗歌《紫杜鹃》的中译本,探析了诗歌翻译的再语境化。王国凤教授首先对语境化、再语境化、互文性以及译者的主体性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对再语境化概念对其研究的适用性进行了说明。然后,王国凤教授从形式、意象、典故和神韵等四个维度探讨了《紫杜鹃》三个中译本的翻译质量,认为龙应台的译本最佳。

(王银泉教授)

王银泉教授对下半场六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切中肯綮的点评,充分认可了肖维青教授对机器翻译并非万能的观点、张顺生教授精准抓细节的研究方法、夏天教授跨学科范式研究的功力、耿强秘书长对中国话语构建的探讨、王建国教授对英汉语言差异的重视,以及王国凤教授语言学研究视角的重要意义等。

135编辑器

(主持人/点评人:朱振武教授、曹新宇副教授)

在接下来的青年学者论坛中,朱振武教授和曹新宇副教授主持并点评了五位学者的发言。

(博士后钱屏匀)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钱屏匀综述了《人间词话》英译研究的现状、方法和不足,重点探究了导致以《人间词话》为代表的诗话类作品的英译和研究十分冷清的多重原因。

(李志强副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李志强副教授从学术观点、文本表达以及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等三方面考察了美国汉学家柯蔚南《尔雅》研究的学术话语特点。

(丁大刚副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丁大刚副教授通过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包括晚晴思想家王韬的资料和汉学家理雅各的个人资料,考证了王韬对理雅各翻译中国典籍的辅助。

(朱芬博士)

华东政法大学朱芬博士以莫言作品在日本的翻译和接受为例,说明了莫言在日本成功译介的关键是莫言本人对译者的选择以及中国华人作家的中介作用。

(博士生贾继南)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贾继南追溯了西方学者翻译袁枚的历史,并对翟理斯节译袁枚《随园食单》的动机进行了探究。

(曹新宇副教授)

曹新宇副教授对青年学者们的发言进行了精要点评,认为钱屏匀的研究对象具有独特价值,李志强对学术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区分甚为关键,丁大纲对新史料的发掘意义重大,朱芬对莫言和日本译者互动的考证颇见功力,贾继南关注《随园食单》视角独特等。

(陈琳教授)

陈琳教授在闭幕式上致辞。她充分肯定了会议组织的高效,并对学者们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称颂不已。最后,她提议将文学翻译委员会的会议形成制度,通过每年一次或两次的见面交流,凝聚上海和周边地区的翻译研究力量,形成区域翻译研究优势,将这个会议打造成文学翻译委员会的一个特色。

(大会现场图片)

本次会议的召开适逢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的外语学科亟需整理经验、不惧挑战、面向未来;中国文学和文化对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大,但如何应对挑战,消弭文化冲突,增进彼此了解成为翻译亟需解决的难题;西方翻译研究在走完一个个转向之后,去中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中国的翻译研究开始日益参与全球翻译话语的创造,已经发出基于自身翻译经验的微弱的声音。在这样的重要时刻,本次会议为增强沟通、集思广益、促进发展、共同进步提供了重要平台。各位与会代表的精彩发言进一步总结了中国文学和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为推动中国翻译理论话语体系的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主编:李伟荣

编辑:王浩南

校对:郭紫云


这是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推送的第1039篇文章。

-END-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开通于2017年3月9日

是一个开放的公众平台

更多大咖纷纷亮相

汉学 · 典籍 · 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