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媒文章:人类寿命极限探索无极限

 灵魂医学 2021-05-14

参考消息网5月14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月30日发表题为《我们能活多久?》的文章,作者为费里斯·贾布尔,文章称,随着医疗和社会进步让老年疾病得到缓解,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同时不断有新的研究探索减缓衰老的方法,但人类寿命的极限到底在哪里。人们会预期世界上最长寿命的纪录也在不断增长。全文摘编如下:

最长寿老人的故事

1990年,让-马里·罗比纳和米歇尔·阿拉尔开始进行一项对法国百岁老人的全国性研究不久后,他们的计算机程序中突然冒出一条信息:一名研究对象的标记年龄是115岁,这个数字超出了该项目设定的年龄值范围。当时是非营利研究机构IPSEN基金会负责人的阿拉尔回忆说,他们给在阿尔勒(该研究对象居住的地方)的合作者打了电话,请其对提供的信息进行复查,想确定这个叫让娜·卡尔芒的人是否真的1875年出生。没错,合作者说,我们看过她的出生证明。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有关她长寿的传言扩散,卡尔芒成了名人。

卡尔芒一辈子生活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她在那里嫁给了一位远房堂表兄。卡尔芒88岁时变成孤身一人,她的父母、丈夫、独生女、女婿和外孙都已先她而去。快到110岁生日时,她仍独自住在自己珍爱的公寓里。后来,卡尔芒搬进了养老院,直到1997年以122岁的高龄去世。

1992年,随着卡尔芒的名声越来越大,罗比纳和阿拉尔再次拿起她的卷宗。显然,这个人不同寻常,值得研究。从那时起,卡尔芒已成为一个不断探索的某种象征,人们希望通过这一探索来回答历史上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人类寿命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随着医疗和社会进步让老年疾病得到缓解,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特别长寿者的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据联合国估计,1990年时,世界上大约有9.5万名百岁老人,到2015年时,百岁老人已超过45万。这个数字到2100年时将达到2500万。尽管活过110岁的人要少得多,但在许多富裕国家,这个曾经只是传说中的里程碑也越来越普遍了。

鉴于这些统计数据,你可能会预期世界上最长寿命的纪录也在不断增长。然而,在卡尔芒去世近25年后,还没有人能与她相提并论,更不用说超过她的122岁了。很少有人活过115岁。

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

随着全球人口接近80亿,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找到了越来越有希望减缓或逆转衰老的方法,人类寿命的潜在极限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研究长寿的科学家对人类的未来持有差别细微的各式观点。从历史上看,他们的观点可分为被一些记者和研究人员称为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两大类。悲观主义者把生命比作烛芯,只能燃烧那么长的时间;乐观主义者把生命比作极长的,甚至也许是无限的橡皮筋。

2016年,享有盛誉的学术刊物《自然》发表了一项尤其具有煽动性的研究,该研究强烈暗示文章作者已发现了人类寿命的极限。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遗传学家扬·维格和两位同事分析了几个国家几十年来的死亡率数据,得出结论说,尽管这些国家报告的最高死亡年龄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间迅速增长,但在那之后没有继续增长,而是停滞在平均114.9岁上。

在两年后的2018年,同样享有盛誉的《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与《自然》发表的研究完全矛盾的研究。人口统计学家、罗马大学的伊丽莎贝塔·巴尔比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肯尼斯·瓦赫特以及几位同事,对近4000名意大利人的生存记录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尽管死亡风险在80岁之前呈指数增长,但之后的增长速度会放缓,并最终趋于稳定。活到105岁的人有50%可能活到下一年。活到106、107、108和109岁的人也同样。文章作者写道,他们的研究结果“强烈暗示,人类寿命随着时间继续增长,如果有极限的话,还没有达到”。

然而在最近,研究者测试了一些格外新颖的技术,以逆转和推延衰老的某些方面,取得了初步但有希望的成果。在2020年12月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中,哈佛医学院保罗·F·格伦衰老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辛克莱尔与其同事通过重新编写基因表达,部分恢复了中年和患病鼠的视力。研究者为老鼠眼睛注射了一种良性病毒,这种病毒携带的基因可以将成熟细胞恢复到更柔软的干细胞样状态,从而使它们的神经元能够再生——哺乳动物通常在婴儿期后就失去了这种能力。“衰老的可逆远超我们想象,”辛克莱尔告诉我,“只要你通过这个重置过程打开年轻的基因,细胞就可以自我清理,可以清除陈旧蛋白质,从而恢复活力”。

相互对立的两种观点

倾向于人能活几个世纪或更久的长寿研究的科学家往往会热情地讨论人的幸福和可能性。他们说,通过生物医学的方法延长寿命,不仅能靠减少或预防衰老疾病来彻底改变大众健康,还能极大丰富人类的体验。这意味着人有机会从事多种多样的职业;有探索更多世界的自由;还能与曾曾曾孙辈共享天伦之乐。有人说,想象一下我们未来的长辈会多有智慧。想象一下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能用这些寿命成就什么。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专家认为,即使以健康的名义延长寿命,也是注定会失败的努力。最普遍的担忧也许就是潜在的人口过剩,尤其是考虑到人类囤积和浪费资源的漫长历史,还有巨大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已经将世界的近80亿人口分割开来。仍有数十个国家的人均寿命低于65岁,主要是由于贫困、饥荒、教育局限、妇女失权、公共卫生状况差以及疟疾、艾滋病等疾病,这些问题是新奇又昂贵的生命延长疗法所无法解决的。

或许,我们的遗传生物学所分离出的寿命带来的最不可预测的后果,就是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心理。

长期以来,科学家、哲学家和作家一直担心,过多的时间会耗尽所有有意义的体验,最终导致忧郁和倦怠达到使人衰弱的水平。也许,对多活几年的渴望掩盖了对某种难以企及的东西的更深层渴求:不是简单地追求更长的生命,而是追求让一个人感觉完美和完整的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