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益六西格玛在改善产品收率中的应用实例

 天行健西格玛 2021-05-14

精益六西格玛在改善产品收率中的应用实例,A产品为某制药企业的丰要原料药产品,年产量约占该企业原料产量的20%。该产品牛产车间经改造后,验证及试牛产期间,其平均收得率较历史水平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了约10个白'分点,且呈现明显的数值波动。为查找该产品收得率下降及波动的原因,改善收得率情况,决定将该产品收率作为改善对象。

根据收率的定义,收率(y)=产量÷投料量。

2.1.2 确定改善范围

通过SIPOC图,对A产品的输入和输出过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改善范围,即该产品的牛产流程。

2.1.3 数据真实性确认

为确保数据分析结果的真实、可靠,通过数据记录核查、双人比对等方法,对相关数据(收率、产量和投料量)真实性进行了确认,并最终确认相关数据真实、无差错。

2.1.4 测量系统有效性分析

应用方差分析法对该产品收率的平衡指标(透光率)的测量系统进行了有效性分析。经分析,平衡指标测量系统符合要求(表2)。

2.1.5 基准及目标确定

依据该产品的反应机理、往年收得率以及验证和试牛产期数据,确定了理论值、目标值和基准值,要求通过改善,将平均收率提升7个百分点。

2.1.6 识别影响因子(xs)

根据收率的定义,收率(y)=产量÷投料量,对与收率(y)可能有关的影响因子(xs)进行识别。由于投料量是可确定的,因此把识别重点放在产量上。

依据产品工艺和生产流程分析,产量=理论产量一损耗,损耗=反应程度损耗+设备残留+过程损耗。

应用过程流程图(图2)对A产品结晶工序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与三类损耗相关的工艺步骤。其中,反应程度损耗与“溶解脱色”和“结晶”有关;设备残留与“溶解脱色”、“精滤”、“结晶”和“甩滤洗涤”有关;过程损耗与所有工艺步骤都有关系。

通过详细流程图、因果矩阵和FMEA的分析方法,筛选出与三类损耗有关的影响因子(xs),并根据影响因子(xs)的特点,使用快赢改善的方法减少和消除影响因子(xs)的数量以及对收率(y)影响。

快赢改善后,经确认收率(y)的均值较改善前上升了6个百分点。对快赢改善后仍然存在的影响因子(xs)进行标注(图3),在分析阶段对这些影响因子(xs)进行深入分析,以确认改善要因。

2.2 分析阶段

2.2.1数据收集计划

对测量阶段遗留的,需进行进一步分析的4个影响因子(x1-Xsub>4)制定数据收集分析计划(表3),并开展相关实验,确保有足够的数据可用来分析和判断。

2.2.2 关键因子的确认

通过运用统计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表4。

根据影响因子(xsub>1-Xsub>4)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可知,结晶温度(xsub>1),冷却速率(Xsub>2)和搅拌桨与结晶锅间距(Xsub>4)这3个影响因子为关键因子,即影响收率(y)的要因。

2.3 改进阶段

根据分析阶段的结果,选取各要因高低水平,采用DOE实验设计,确立试验计划并进行相关实验,对关键因子进行优化。经优化,A产品收率(y)较快赢改善之前又上升了约3.5个百分点,总体上升达到9.5个百分点,超过目标值,且波动范围显著缩小,取得良好的改进结果(图4)。

2.4 控制阶段

经过DMAI的4个阶段后,A产品收率(y)得到了显著改善。为保障改善成果,需通过标准化工作和动态跟进来持续跟踪,并关注平衡指标的变化情况,防Lf:因改善而引发新的问题。①改善结果固化。根据改善结果,对优化后的因子(xs)进行制度性固化,将其写入SOP,确保在改善工作结束后,仍能被有效维持。②平衡指标跟踪。平衡指标(透光率)的跟踪结果显示,改善前后透光率未发生显著变化。⑧改善收益。经测算,A产品收率(y)改善后,年化收益超过30万元。

3 合规性确认

与药品生产相关的参数、设备、工艺等的调整和优化,都必须符合药品的相关法规和要求。改善后,根据调整的情况,需对合规性情况进行再次确认,包括参数是否超出药品原注册范围、设备调整后的申报或验证等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