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筑 l 经典、传统、革新:“老中青”三代教堂大PK

 LAC_STUDIO 2021-05-14

作者 / 金小小  编辑/柒杯【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编者按:教堂作为宗教建筑不可绕开的一个巨型话题总有聊不完的方方面面,今天金小小带来的是她在假期中旅行的教堂见闻,从1880年才完工科隆大教堂到1992年建成的修道院再到近年卒姆托的'一把火’烧出来的礼拜堂,风格形态各异的教堂们又给小编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呢?

从古至今,教堂作为信仰的归宿,一直深深的吸引着虔诚的人们前去朝圣,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佛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宗教建筑以其神秘的魅力指引着我们。在欧洲,宗教建筑更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中也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些宗教信仰者总是习惯于周日早晨去附近的教堂做弥撒,平时也常坐在教堂的某一角落进行祷告,向天主进行忏悔。而这样的习惯在中国却很少见,那些寺庙早已渐渐的被年轻一辈的人所忘却,只有老年人常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前去跪拜。

复活节假期期间,前往德国荷兰等地参观了不少宗教建筑,在意大利期间也看过不少教堂,无论是著名的米兰大教堂还是家边上不为人知的小教堂,对教堂建筑的热情也渐渐趋于平淡,但此次旅行参观的几处宗教建筑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建筑和信仰的魅力。

  科 隆 大 教 堂  

Cologne Cathedral

说到科隆大教堂,想必学建筑的同学都不会陌生,这是一个十分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与巴黎圣母院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齐名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在被评为世界遗产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科隆是我们此次复活节旅行的第一站,一出火车站,那耸立着的两座哥特钟楼映入眼帘,漆黑斑驳的外墙提醒着世人战争为人类带来的惨痛教训。

早在13世纪中该建筑开始投入建筑,历经600年才宣告完工,然而直至今日依然不断修缮,也正是如此导致该教堂每一处都经得起细细品味。还未走进教堂,入口处层层叠进的浮雕装饰足以展现古人的匠心。

跟随络绎不绝的游客进入教堂内部,43.35m的中殿高度立马显现出人类的渺小,拉丁十字平面让整个教堂望眼欲穿,两侧森然罗列的高大石柱映衬着庄严肃穆的氛围;

向侧廊走去,鲜艳缤纷的彩绘玻璃窗描绘着不同的圣经人物,

与此同时南侧的玫瑰窗在地面上投射出七彩的光影,用光线的力量让所有人感知上帝的温柔抚摸。堂内的浮雕和壁画同样具有极高的宗教和艺术价值,身边的小女孩挣脱开母亲的双手,奔跑到浮雕面前抬头仰望,低头细语,侧耳倾听,与上帝虔诚的交流着。

沿着侧廊踱步细品彩绘玻璃的故事,尽头是教堂的十字形翼,一面更巨大的彩绘玻璃窗位于头顶侧上方,五彩的光影从头顶倾泻而下,洒在墙壁上,地面上和椅子上,虔诚的人们沐浴在圣光下,感受着爱与永恒;

然而绚丽的光影却只有4种颜色:代表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恒的金色,代表爱的红色,信仰的蓝色以及代表希望和未来的绿色。

  田 园 教 堂  

Bruder Klaus Feldkapelle

由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设计的田园教堂同样是大火之下的教堂建筑。那天艳阳高照,艰难的长途跋涉后终于抵达那片充满朝圣仪式感的田园,徒步于田园之上,有风有鸟有牛有马,远处的教堂孤独的耸立在一片绿色中间,平静的迎接着所有前来朝圣的人。正如卒姆托可视化的格言一般:建筑是“平静的,合理的,耐久的,存在的,以及完整的,充满了温暖和感知的。” 

走进教堂内部,三角形的教堂大门微微开启为教堂内部引入一丝光线,

与常见教堂形式不同,这是一个面积十分小的教堂,只能同时容下10余人,一缕自然光从教堂上方直射下来,点亮四周灰黑色的混凝土墙壁。

地面上一滩水迹倒映出逐渐缩小的圆锥形墙壁和教堂顶部的孔洞,

而黑色的墙壁就是112个被烧焦的树干留下的痕迹。

除此之外,一颗颗水珠一般的透明球体镶嵌在粗糙的墙壁之上,透过一丝细微的光线,创造了一个浮想联翩的景象。

走到教堂背后,与内部的粗糙感有所不同,外部更像是一个光滑的表皮,但又不止如此,建筑师在外部材质处理上同样有所考究,与土壤分层类似,混凝土材质一层一层自然地流淌,像是为我们娓娓道来岁月的故事。

  St. Benedictusberg 修道院  

St. Benedictusberg Abbey

几经辗转从德国坐车来到位于荷兰境内的St. Benedictusberg修道院,规整的开窗,简洁的立面形式,略带粗糙的立面涂刷,丝毫无法让人感受出它的建筑魅力,而正是这些简朴,使得所有的感动如此强烈。

进入建筑内部,屋顶的圆形孔洞将室外光线引入室内,形成一道光斑照射在柔和的木制墙壁上。

入口右侧是整齐的一排办公空间,而左侧则是两级台阶一扇门洞将人引入内院。

整齐排列的柱子围绕一圈形成2层交通内廊,不加修饰的直跑楼梯隐藏在内院右侧柱廊内部,同时直面入口左侧的门扇,将人流在此分散开来。

内院左侧则是一个礼拜堂,推开紧闭的大门,沿着台阶向下来到位于半地下室的礼拜堂内部。这是一个灰暗冷静的室内空间,极其微弱的光线通过礼拜堂一侧的高窗柔和的洒入室内,再经过地面反射照亮另一侧的墙壁,

正值下午4点,室内没有一盏灯光点亮,建筑最本初的宁静肃穆与室外的阳光普照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股无形的力量让所有人都只能安静的倾听建筑的语言,只有墙壁上的光影还诉说着生命的力量。

百转千回,礼拜堂另一侧的旋转楼梯将我重新带回内院,

通过紧挨内廊的楼梯拾级而上,在一层礼拜堂的正上方是另一个类似规模的礼拜堂,但与一层微弱的细语有所区别,这是更强烈的感召,进入礼拜堂,一束束圣光洒入室内,召唤着迷途的人们。

恰到好处的烟雾与直射室内的光线进行融合产生了奇幻的效果,每一束光线都清晰可见,所有人沐浴在圣光之下,接受着神圣的洗礼。

然而室内的空间布局却十分简单,开窗方式似乎也并没有经过太细致的考究,但事实并非如此,修道院的设计师Dom Hans van der Laan对于每一处的开窗位置,高度,比例都经过精细的计算,所有光线的走势,直射漫反射全部被一次次预算过,正是这样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让他的作品在自然光影的配合下充满神圣的感召力

他一生的作品并不多,相比于建筑设计师,他更是一个数学家,通过绝佳的计算来实现对于光影的预想,也正是如此,才使得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被赋予生命。整整2个小时,我仅是呆呆地坐在礼拜堂内,沐浴皎洁的圣光,感知上帝的呼唤,聆听窗外的鸟鸣,呼吸室内的安详,坐在角落观察弥撒的基督徒虔诚的内心,我第一次如此强烈的感受到光线的魅力,是自然赋予了建筑以生命;也第一次意识到建筑师的重大责任,不仅是为肉体提供安身之所,更是给精神以抚慰,是建筑师为所有慰藉创造以载体。

建筑师赋予教堂以生命,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信仰给予人类虔诚的灵魂。我不曾有任何宗教信仰,直到我来到欧洲,我愿意相信真主与我们同在。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上帝。

--《旧约·约伯记》

往期精彩回顾

见闻:石上纯也与他的“自由建筑”

诗意舞台与哲学

AA 私人学术森林·Hooke Park的故事

  • 最新资讯

TOP 建筑院校录取趋势分析

2019普利兹克 | 2019QS世界大学排名

贝聿铭的102年,只为向世人呈现极致设计

八大建筑主题推荐 | 海外平行课合辑

LAC 官宣导师团新成员,等你来Pick!

LAC公开课|从国内第一到世界第一,从清华到Bartlett

海外高校毕业展系列:

Vol. 1 / Sci-Arc 南加州建筑学院春季展

Vol. 2 / UPenn 宾夕法尼亚大学MArch毕业展

Vol. 3 / GSAPP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硕士毕业展

  • 制图教室

建筑通风模拟系列教程:

Simscale建筑群通风模拟 | RhinoCFD高层风压分析

左手颜料盘,右手素材库,活力插画风达成!

复古拼贴—城市更新场景组图

春意插画风图纸 

分析图专题:第一期合辑

GH分析图小技巧:气象分析图 | 城市人流分析图

日照分析与大寒/冬至日模拟 | 浅析galapagos运算器

制图小技巧:获取免费高质HDR贴图 | 快速生成地形

巧用Python和ELK瞬间完成总图建筑名称标注

 God Ray 效果的渲染 | 快速完成三维场地模型

如何在Vray4.0中简洁高效的渲染AO图?

诗意雪景教程 | 模型风效果图第二期-VFR构建写实白模质感

风格化室内表现

  • 干货素材

小清新插画家具一组

教科书般的PSD格式效果图

竞赛加油包:

手绘植物 | 插画风人物  | 插画植物 | 白描风

环境笔刷 | 剪影人 |  HDRI天空 | 水彩插画

职场精英插画小人 | 妹岛小人大军 | 插画背景素材

  • 竞赛资讯

国内:国内建筑竞赛合集

日本:生活在自然之上 | 建筑,产生新的Sakariba

美国:微型住宅设计竞赛

将城市空间融入生活 | 可移动阅读室设计

Zero Threshold设计竞赛 | 换一种方式“流浪地球”

URBAN ZOO 联合办公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分享

欧洲:Straw-Bale Eco-House竞赛

TEAMAKERS 游客之家建筑竞赛 | 秸秆生态住宅竞赛

来自威尼斯的呼唤:双年展区住房设计

国际:2019极端栖息地竞赛 

巴黎圣母院尖顶设计竞赛:怎样的方案才能hold住时间

  • 艺术视角

学术:揭开伦敦AB神秘面纱背后的真相 (上篇)

动态表皮系统制作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经验:在鹿特丹OMA |  在明星工作室BIG

优秀作品集封面分享 | 英国留学住宿详解

展+:米兰设计周:设计界的潮流风向标

超现实主义除了达利还有什么?

旅行:拥有斯卡帕的意大利 | 金泽,不止于SANAA

布达佩斯(没)饭店 | 挪威,你到底藏起来了多少秘

人世是海豚梦

  • 作品分享

BARTLETT 沼泽地上的新型建筑 | Bartlett RC5&6

AA Intermediate16 Domestic + Political Space 2.0

AA Diploma 8-Writing Automata

  • 海外平行课

机制与城市 | 画房子×麻省理⼯学术营暑期招募

  • 优秀案例

从放弃到拿到UCL、AA、爱丁堡,她说:"方案才是图纸的核心"

拒绝港大、新加坡国立的她,裸辞“跳槽”KADK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