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森:紫薇三医堂(四川道医养药文化流派工作室)

 色即是空0000 2021-05-14

钟森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紫薇三医堂
四川道医养药文化流派工作室创始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生导师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道医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四川道医养药文化流派传承工作室创始人
紫薇三医堂堂主
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
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

祖籍广西生在西安居于川西;83年医学学士89年硕士94年博士;中西医结合临床学者信仰共产主义崇尚道法自然尊道贵德循道而行。擅长应用道医、道养和养药在中医养生、保健和康复的临床应用,对提高慢性疾病(如肝胆胰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肾脏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之临床疗效有独到见解。


一、为人民服务的钟教授

如果您走在孙思邈康养文化小镇看到一位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气宇轩昂的走过,那便是我们可敬可亲的钟教授。曾经有朋友问过教授,为什么您左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呢?教授面带庄容、态度严肃、郑重其事的回答:“时刻牢记在心,为人民服务”。听到的朋友都为之动容,钟教授每年都会带着学生们一起定期为大众百姓义诊。更为之动容的是多年以来教授潜心临床研究,把道医、道养和道药应用于中医养生、保健和康复,通过求本论治和思证论治相结合,对提高慢性疾病(如肝胆胰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肾脏疾病)、多种肿瘤(尤其是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肝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和代谢性疾病以及银屑病(俗称牛皮癣)等之临床疗效有独到见解。为病患带去福音和希望,重塑健康。

关于钟教授有很多传奇故事,比如他是一位“半路出家”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钟森教授1994年在重庆医科大学取得西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是全国著名肝病学家张定凤教授的博士生开门弟子,是首位毕业后返回母校(泸州医学院,即现西南医科大学)工作的博士研究生,也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三甲医院博士院长,并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作为一名传染病学专家,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临危受命被省卫生厅借调至省非典集中收治医院建设领导小组,并担任非典病人集中收治医院建设现场指挥部指挥长。用短短20天时间按传染病房收治规范标准建成四川省第六人民医院,即四川的“小汤山”。同时获得四川省委授予的“省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钟院长说他自小患肾病,长期服用中药,所以多年喝苦中药的经历让他打心底排斥中药、中医。1994年,钟教授的大哥脸上生了一个大大的疖子,西医医生称必须开刀引流但可能毁容,而在一位中医医生几贴药的治疗下迅速康复,且没有留下疤痕。家人的经历,让钟教授逐渐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2005年,钟森教授作为人才引进担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期间,开始从头学习中医,并拜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吴康衡教授为师。通过3年时间的学习,他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研究课题“病毒性肝炎的综合防治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后,钟教授先后担任两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在他的带领下为社会为医院做出卓越贡献。

二、紫薇三医堂

钟森与孙思邈的渊源延续 古往药王孙思邈,今来三医紫薇堂。千百年前,药王孙思邈云游至幽绝天下的青城山,潜心研究药物,完成了药典《唐新本草》,同时完成了他的重要著作《千金翼方》。据史料记载,《千金翼方》正是在孙思邈康养文化小镇所处的中兴镇完成的。 今朝有钟森院长领衔50多位中医药师团队在此地潜心研究《道德经》和甲骨文并著书立说。同时通过道医养药文化,问诊把脉,建立健康管理中心平台,集医疗、体检、远程会诊、康复疗养、治未病、养生度假、健康管理为一体。学习孙思邈长寿养生和保健康复之道,分享传播健康理念。

走进三医堂,古色古香的内置装饰、中药材展示等让人感受浓厚的传统中医文化氛围。为了更加方便患者,也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中药的功效,钟教授带领团队在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利用乙醇冷浸技术,研究中草药产品。以一系列青城山地道药材,包括银杏叶、葡萄籽、蒲公英等中草药植物提取物,为需要长期服用中药的一些慢性疾病患者、肿瘤性疾病患者及疑难杂症等患者提供定制服务,采取传统制作,使得临方调配后口感、疗效更佳,用药量更少、成本更低、依从性更好。 钟森教授表示:《黄帝内经》说“治病必求于本”,即调节阴阳平衡和把握五行对应统一的整体性方向,再加上思证论治,这样就可做到标本兼治。中医药文化和道医养文化呼吁返璞归真,按照自然规律去养生,按照自然规律去医疗,且按照自然规律用药,让一切回归本源。

三、紫薇三医堂简介

紫薇三医堂(四川道医养药文化流派工作室之一)以世界道医养学会学术主席、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道医养文化专委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生导师钟森先生为堂主,汇集全国志同道合的从事道医学、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有志之士,在道家圣地青城山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养生、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道医养药文化流派基地。该基地以老子之道德主义为其文化精髓,以道家阴阳五行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循道而医、循道而养和循道而药为临床法则,以阴平和阳秘相结合、五行相生和相应相结合、求本论治和思证论治相结合、扶正和祛邪相结合、中医药和西医药相结合之“五结合”为临床思维模式,以中老年人群的中医药康养和道医养药工作室之优势病种的纯中医治疗(包括五脏慢性疾病、多种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等)为防治对象,使广大民众进一步感悟和体会中国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简便廉验,最终使临床医学回归到“道法自然”的本体论,“负阴抱阳”的认识论和“为道日损”的方法论中,以此引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并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