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结对联必须把握的几个关键要素,一看就懂...

 千山小草 2021-05-14
总结对联必须把握的几个关键要素,一看就懂的干货:
在头条中,对对联深受大家的喜爱,参与人非常多,但是看了有不少对下联者尚未掌握对联的几个关键要素,再次将自己总结的几点经验与需要掌握的人分享一下,以求共同进步。
第一步:必须分析上联每一个字或词的词性。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其词性也不同,因此要分析上联中字和词的词性,按照上联的词性找出对应的下联字或词,上联字或词用的是什么词性,下联必须与之相同,避免词性对不上。有好多同志对下联时没有考虑词性,这是大忌。
第二步:分析关联问题。下联一定要与上联相关,不能扯得太远了,否则就算对上了也不算是好对。同时还要分析自己的下联前后是否关联,不能为了凑字不考虑是否关联得上。
第三步:考虑意境问题。当前二个问题解决了后,再分析琢磨用什么字或词的意境比较好,有时候换一个字或一个词,其意境立马显得更贴切、更美妙、更形象、更生动,将人带进无穷的遐想中。
第四步:斟酌韵律。为什么我将韵律放在第四步呢?这是因为前三个问题没有解决好,韵律再标准也无济于事,尤其是第一个词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算废了,第二、第三个问题不解决算不上好对,算是凑字。大家都认可的当意境与韵律发生冲突时,先保意境,平仄关系不是不要,而是与意境相比稍微次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下联按规矩应为“平”收(希望出上联者要遵循上联“仄”收问题)。
另外,很多上联一看就是拆字联,那么对下联时必须分析拆字的玄机所在,不能随便拆或拆错位置了。比如有个上联含了“弓虽强”三个字,一看就是将“强”字拆成了“弓”和“虽”字,那么为什么没有拆成“虽弓强”呢?这里有语句和关联的要求,也不符合常理。而有的将“火因烟”作为下联来对,咋一看好像对上了,其实拆错位了,应该拆成“因火烟”,因为有火才能产生烟,这是生活常识,对联也要讲求与生活常识的理通才行。还有的可能是笔误,用“烟火因”去对上联的“弓虽强”,显然就不符合要求。有的上联有多处拆字,那么更要注意一一对上,拆字的前后位置一定要对上。比如上联:活门阔院好女子偏爱力田男八刀分不散,这个上联就有四处拆字,对起来确实比较困难,但如果好好分析也是能对出比较好的下联的。
以上是小白个人心得,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教!(心得者:zhoubingxu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