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正街史话/汉口最早的会馆:准堤庵与新安书院

 人文武汉 2021-05-15

挖掘  整理  宣传  保护文化遗产


准堤庵与新安书院——汉口最早的会馆都在哪里?

   2017317日下午人文武汉网友寻访汉口徽商遗存,我因事去晚了,没有听王光老师(网名汉口新安书院)的讲解,看了柏榴村的帖子,补了课,事后与王老师电话交谈。

这次寻访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硚口区公寿前街那栋房子,野天游人、三阳里、郭老师还有我,2013年,野天游人就带我们去过,后来,又去过多次,但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现在有答案了——

1877年地图,准堤庵在公寿祠前——今公寿前街。江南公所与千佛庵是我推测大致所在的位置。

    准堤庵

在公寿前街,王光先生拿出他在安徽省图书馆影印的《紫阳书院志略》卷三第13页载: 

  “准提庵在书院外西北隅,堂有两进,东有厅舍,西有隙地。初未有书院时,始建此庵,以为同乡公事聚会之地,此吾郡会馆之初基地。南北东西四至详契墨,曾因僧人盗卖基地,勒碑永禁焉。”

  “三元殿在准提庵之西,为殿两进。殿后有大厅,旁有客厅、室舍备具。外有隙地,比准提庵更广。初吾郡之来汉上者谋建一公所,始于准提庵,继之以三元殿,此皆书院之嚆矢也,四至详契据。” 

原载《中国会馆志》,转自《夏口县志》

    另,该书卷六第30页《准提庵三元殿执照》载:这两幢建筑,“前抵汪馆港岸,左抵宋宅尾港岸;右抵容膝港岸,后抵义塜。”所具时间是康熙七年十二月,即1668年,距今近350年。

 在1877年的汉口地图上有准堤庵,19301951年的地图上仍然有准堤庵,它的西边紧挨着的是新安公所。

  1877年地图,准堤庵在公寿祠前——今公寿前街,三元殿按照《夏口县志》的记载是江浙绸缎商人同乡同业的会馆,这与《紫阳书院志略》不一样,后改名江浙公所,这在地图上都能找到。

  三元殿建于康熙元年(1662年)是有明确时间记载的汉口第二家会馆。

 在《汉口丛谈》上亦有记载:玉带河桥:宝林桥、三元桥(今三元街)、六渡桥,堤外:宝林庵、三元殿、六度庵。

《汉口丛谈》1822年刊刻,《湖北汉口镇街道图》1877年制图,三元殿已经变为江浙公所,在长堤外。

1890年清末(准提)庵被火焚,重建时于屋脊修筑晒台,一时成为新事,路人呼为晒台庵。
   

 1951年武汉地图上的准堤庵。

 1951年地图上仍为准提庵,1990年地图上变为晒台居委会及晒台街,少了一个字。

1990年武汉市区地图

从老地图看,汉口早期的会馆集中在今利济路以东、长堤街以南、满春路以西、汉正街以北地区。

汉口的城市之根,不是一句空话,只要存在过,总会有痕迹。


  2017年秋天,朋友麻建雄办了一个摄影展《大城根脉》,其中有反映徽州人在汉口经商、生活留下
的遗存照片,见证了汉口民谣“徽州人买断汉口的腰”不是空穴来风。

新安书院遗址古墙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徽商在新安街兴建新安书院,亦称紫阳书院、徽州会馆。新安书

院规模庞大。康雍年间先后建西厅、学堂、魁星阁、紫阳坊以及藏书阁、御书楼等。

三百多年了,“新安书院”字样的青砖保存完好,见证汉口文教渊源的无上地位。

新安街

雍正十三年(1735年),徽商在汉水辟新安码头(新码头),这一带陆续形成新安、大新系列的街巷,构成完整的徽商街区,还自设水龙(救火设备)。“其基,南至河心、北至义冢,即现新安公所晒台街。”(《夏口县志》)民国年间,新安书院变身新安市场,解放后为民居。1979年,随着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兴起,新安街成为服装批发零售一条街。

试问如今服装业,多少徽商后裔在?其实无数进城新贩子。

 新安巷

新安街两侧的后门,一处为新安巷,另一处为新安后街,附近还有新安街小学,如今新安书院遗址尚存一段墙屹立于此。

    时光流逝,这汉口最老的墙壁与龟山上的电视塔,隔空对话,古今穿越,似在无言间。

      下河街

“清同治末,上宪勘查,特开新河一道,以杀水势,上自永玉河,下至王天泰炉房止,其中包

括码头七处永玉河、大码头、五彩巷、永宁巷、大水巷、广福巷、沈家庙,民甚便之。无何渐

就淤塞,附近居民搭盖房屋,仍变为市廛。”(《夏口县志》)。下河街为原新河的下段,邻近沈家

庙,清末形成,也泛指这一带街区。

1877年《湖北汉口镇街道图》中的新河。)

 大新里  大新右一巷

大新里巷子口的广告招牌“紫阳家电维修”,并非巧合,抑或店主为徽商后裔,难忘“紫阳书院”。

紫阳,明理学大师朱熹的号,徽州为朱熹的祖籍之地。崇奉朱子尊崇理学的徽州人在徽州、苏州、

杭州、漳州等地建有紫阳书院。汉口是徽州人溯江西上群居经商的重要码头,“紫阳书院”寄托着

徽州人的家乡情怀。 

大新码头(街)徽商遗风(小店)

      1735年,徽商在汉口有了自己的专属码头,大新码头街也应运而生,可以想象是何等的得意。

旧时有汉口童瑶“哪怕你湖北人刁,徽州人要买断汉口的腰”,从汉水边到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

徽州人确实占据了汉口寸土寸金的“腰”。

随着航运业的衰落、老街的破败,码头和老街与人们挥手再见,推陈出新,为期不远。

公寿前街 9 号——准堤庵旧址

本期编辑/校核:水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