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城马路(中山大道)建在城墙上

 人文武汉 2021-05-15

挖掘  整理  宣传  保护文化遗产

汉口新拓展的路

后城马路,在城墙上筑路?  

 2017年在网上看到这张老明信片,我就想1907年,张之洞拆汉口城垣修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刚开始是把城墙变成路,把城门上的建筑拆去,稍加平整不就是路,这样成本低
       
中山大道天一后街、民意四路汉口慈善会,如图中一样要上坡才能到中山大道上,以前是城外。
拆了,有电线杆,利济路大王庙电厂1908年竣工,行人脑袋上的辫子,拍摄时间就好定了1908之后,1911辛亥革命之前
仔细看这张照片,我
推测是循礼门附近,左边的人从两个房子中间出来的地方,是循礼门城内进口处右边上楼梯的地方是今民意四路,城外进循礼门处,后面是汉口慈善会。

拆城修路,让地皮升值,源于张之洞要筹措资金赎还比利时的债务。

张之洞莅任湖广总督之后,十分重视汉口商务的发展,认为:“汉口东西为长江之冲,南北为铁路交汇之所,实为商务枢纽,是欲讲求商务尤必先自汉口始。”(《张之洞全集》)为了改变城市发展偏离华界市区的不利局面,张之洞开始着手改革汉口市政,于1899年初奏准阳(汉阳)夏(夏口—汉口)分治,提升了汉口的行政地位。之后不久,湖北省府“议撤去城垣,创修马路”(《夏口县志》),并拟将此路地皮变卖,以集资赎还比利时在日租界以北刘家庙购得的地皮(该国欲以此地段为租界)。因汉口绅商极力反对,汉口拆城筑路一事遂至延搁。(李风华《 后城马路的兴筑发展与汉口近代城市发展》)

1905年,江汉关监督桑宝向张之洞建议,对汉镇堡垣两边余地实行招商租地,令商人自行填土建屋,以租金作为修路之费,并将拆卸汉镇堡垣所得砖用于修筑后湖长堤,以节省巨额的经费。张之洞听取了桑宝的建议,下令他负责设立马路工程局,并委派候补知事周以翰专门负责拆除汉镇堡垣及就城垣基础兴筑马路的工程事物。

新的马路从1905年开始修筑,1907年竣工。它“上起硚口,下迄歆生路,长约数里”(《夏口县志》)。新马路被称为“后城马路”。因系就城垣基础修建而成,故它又被称为“城垣马路”。当时的后城马路既毛糙又狭窄。为了方便行人,官府对它“不时修补”。

后城马路是汉口华界第一条大马路,也是当时汉口最长的一条马路。尽管当时它既远离卢汉铁路,又偏离华界市中心,却联通着华租两界,引导着市区向后城马路方向和后城马路之外的区域发展。汉口商业格局由此改变。此后,沿后城马路和京汉铁路,大智门路、歆生路等一批马路开始出现。

“拆除城堡”,怎样拆?全拆?拆了一半?语焉不详,而现存的文字资料有限,只能用“拆除城堡”模糊的概念。好在一百多年前,照相技术已经诞生了,活跃在汉口的外国人留下来的照片告诉我们:1907年时汉口新扩展的后城马路建筑在城墙上。

后城马路——中山大道之滥觞。

这张明信片是摄影师朋友朱长江的收藏,文头的明信片是我在网站上下载的背面邮戳为1912年,这张要早2年1910年。

从一份编号106 Hanko.New Extension roud的明信片可以看到,留有辫子的市民行走在“汉口,新扩展的路”上,马路靠近城内的一侧,竖起的电线杆通往1908年8月建成的大王庙(今利济南路河边)既济电厂方向,马路显然筑在城墙上。拍摄的地段当为今中山大道友谊路至游艺街段,循礼门附近,推测照片右边有路人上下坡处为今民意四路循礼巷即原城外进循礼门处;马路两栋房子的中间亦有人进出,当为城内循礼门处。“辫子”、“电线杆”这些特征,明信片上的邮戳为1910年,照片当摄于1908至1910年。

清末上海租界就有了有轨电车,洋人搞的;汉口开埠之后,紧跟上海,一直是跟得很紧的。上海有跑马场,汉口有;上海有高尔夫球场,汉口也有;至于波罗馆、舞厅、电影院等现代的娱乐设施汉口都有,为何没有搞有轨电车?《武汉公用事业志》上没有写,那时是囿于资料的限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1911年,日本留学生颜寅亮提议在汉口创办电车(有轨电车),并与“地皮大王”刘歆生等集资组织,“因旧日街道太窄,后城马路亦只能容单轨迁延,不能兴办。”1912年即民国元年,“改造新市,各直线马路宽至十丈以外,足敷电车行驶”,胡文逵等集股500万,呈请都督府创办电车以利交通。1914年被管理部门以“始则并未照准,终则且由议会否认”,“电车为市政之一,应否开办,权衡缓急办理”,便没有了下文,汉口人的“电车梦”成了泡影。

“后城马路只能容单轨迁延”,如此看来,1911年之前的汉口后城马路如照片所显示的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建的,城墙宽2丈即6米多,如铺双向轨道,势必挤占了马车、人力车、独轮车的行驶道路。

这张照片的左下角有拍摄的时间10(1910)f(2月)16(日)。
说明此段后城马路确实是在城墙上,外城墙下,似有施工的小铁轨。

“孤证不立”。如果一张明信片还不能断定1907年的后城马路建筑在城墙上,存世的多张老照片也能证明,只是过去囿于条件的限制没有看到或者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互联网时代,有一些汉口老照片出现。其中1910年2月16日拍摄的汉口鸟瞰图,可以看到:近处“城垣马路”(今中山大道前进五路—前进四路段)上人力车与行人并行不悖,电线杆林立,房屋鳞次栉比,远处可见龟山和汉阳铁厂烟囱吐出的青烟。不难看出摄影者是在1909年落成的汉口水塔上俯拍的。

共享单车,风靡三镇。即使是现在,我们还可以感觉后城马路的曾经存在。当骑自行车从前进一路到中山大道会感觉吃力,要用劲蹬,上坡;驶过中山大道去三民路铜人像,则一路滑行,下坡。中山大道明显地高于两边的道路。由此推测,汉口跟武昌、汉阳不一样,市区没有山,由湖塘、湿地演变而来,100年前从硚口到一元路的汉口城墙,肯定要高于地面,正因为中山大道就建在这城墙的基础上,骑车横穿它的时候才有上坡下坡的感觉。拆了城墙修马路,后城马路以城墙为基础,大部分建筑在城墙上而不是在城墙下,不过是后来马路两边的填筑,你不能明显地感觉到这个秘密罢了。

1912年9月3日,黎元洪副总统与民政长召集汉口总商会执事在都督府开会,议决修后城垣及河岸东西两长路,均自桥口起,一至歆生路止(今中山大道),一至招商局止(今沿河大道—沿江大道),宽8丈,官府拨款修筑。由集嫁嘴(集家嘴)河岸通过城垣马路筑横路一条(今民族路、三民路、前进一路)由地方人士集款修筑。可见清末张之洞时代修筑的后城马路一直在城墙上;进入民国之后,中山大道乃扩宽至8丈,扩宽的办法是填高城墙的两侧,填基筑路,故填土公司应运而生。

汉口地势低,城墙外更低,平均海拔不到22米。筑街建道,非填土抬高加固。1901年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自建“刘歆记填土公司”(位于解放大道循礼门处),雇佣大量劳力,经年累月平整其收购来的大片荒洲湖荡,并奠基筑路,修建楼房和街道里巷。他首先在“歆记铁工厂”为填土公司制造轻便铁轨、土机车等运输工具。1906年从法国购来小火车头,还有14台压路机,加上歆记铁工厂生产的小型车廂,分别取滠口黄土、后湖地区俗称“墩子”的高地土,沿城垣两侧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填高地基。那时际,几百挖土工、运输工、填土工及十多台压路机天天不停息地施工,几年功夫,筑成歆生一路、歆生二路、歆生三路,填高了后来称之为南生成里、北生成里、联保里、交通路、南京路及一元路一带的地界。

冬春汽笛声声,夏秋船帆穿梭。一张民国初水塔边繁忙的施工照片记录了当时筑路的情景,简易的铁轨,标志着已经进入工业时代,小车载土,代替人挑肩扛。大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英国人穆和德在《海关十年报告》(1902—1911年)中记载,汉口城墙内侧地基已填到与城墙差不多高,在高地基上已经修筑了路。   

1908——1911年,今中山大道水塔往六渡桥方向,大洋百货、民生路、统一街至江边。下面2张照片与此照同为在水塔上摄影,下面照片时间稍晚,后城马路变宽了。

1914——1915年中山大道已扩宽。1914——1915年,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水塔对面天一阁、后花楼至长江边。



【新书推荐】

  刘晓航的自传回憶录《开花的荒岗》

        人文武汉学会顾问、知名作家刘晓航教授的自传体回憶录《开花的荒岗》(45万字),这是他知青文学的封笔之作,也是传世之作。

  刘晓航,安徽芜湖人。1947年8月出生于杭州, 1965年毕业于安徽芜湖三中, "文革“期间先后在安徽定远十八岗农垦学校及南陵弋社插队,两次上山下乡( 1966年2月一1975年3月) ,长达十年。1975年3月招工返城,1977年12月参加“文革”后恢复的高考,1980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芜湖十九中任教。1982年工作调动到武汉市二轻工业局,担任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二轻局分校副校长,1988年担任湖北省审计干部学校教务主任。2004年担任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旅游系主任,教授。民盟湖北省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湖北省社科院《茶叶之路》课题组专家,武汉大学出版社“六书坊丛书”编委,武汉市重走万里茶道采访团成员,人文武汉研究会顾问。

  叶辛写了扉页的一句话:

"鲜花在荒岗上摇曳绽放"。

                                 叶     辛   

                             2018. 12. 8.

刘晓航对《开世的荒岗》介绍:

      《开花的荒岗》是我的知青文学封笔之作,五十五年磨一剑,非虚构写作,根据我五十五年耒四十多本日记和年度大事记为素材写成。书各《开花的荒岗》是我1971年就拟定了,我们这一代人中的许多人都曾是侮辱被损害的社会弃儿,我们是在時代苦难的夾缝中成长起来的,特别具有生命力,(如我六年中学生活靠母亲带我和妹妹糊火柴盒(每糊一万只六元,一个月只有三万计划,三人靠十八元生活,读高中抗战老兵母亲(蒋经国的部下)去当保姆使我完成高中学业,高中班主任为我争取到每月六元的乙等助学金)两次下乡前后八年,没有一次被推荐招工招生,虽然我是芜湖地区知青先进典型,1973年就发表了小说,我和夫人(乾隆元年状元于敏中的后裔)都是在1975年以落实独生子女和身边无一人政策回城的。参加1977年恢复的高考才改变命运。由于我从小一无所依,所以培养百折不挠,勇于面对生活任何挑战的品德。所以我特别勤奋,《开花的荒岗》是我去年三月后每天以五千字的进度,在报亢奋状态下完成。近几天全国各地朋友以各种方式问我表示,这本书是他们收到的新年最好的礼物一你不仅是写个人与一代人的命运,更是写国家和時代的历史!

本期编辑/校核:水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