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1931年 江面上的飞机母舰

 人文武汉 2021-05-15

武汉1931:江面上的飞机母舰

王汗吾 

1929年1月,人拉飞机经过今中山大道海寿街口附近。

  1931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了特大洪灾,很多城市和乡村被淹没在水中两三个月,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严防死守的武汉三镇也未能幸免,相继淹没在洪水之中。这一年的10月初,武汉江面是出现了一艘水上飞机母舰,原来这是中国政府请来的英国水上飞机母舰“赫尔姆斯”号,它携带水上飞机到武汉,帮助调查大水灾带来的疫情。据1931年10月2日《申报》报道:(美国飞行员)“林白夫妇今晨拟偕国民政府卫生股职员金医士驾机测勘洞庭湖。其机由英国飞机舰赫尔姆斯号卸下水面,由林白亲自驾驶。”。

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与他的”圣路易斯”号飞机 

说到林白,他是1927年因为首次驾驶飞机从美国不着陆飞越大西洋抵达法国而轰动世界的一个美国飞行员,全名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汉译林白。武汉与飞机的缘分,正是因为林德伯格的大西洋之飞行壮举。1927年5月20日,林德伯格一个人驾驶着他的“圣路易斯精神”号瑞安型单翼单引擎飞机,从美国纽约起飞,经过33.5小时不着陆的飞行,抵达法国巴黎。

这次成功使林德伯格驾驶的飞机声名鹊起,市场前景非常好。1928年,中国一下就订了5架,每架13.5万美元,通过水路全部运到武汉,1929年1月11日在汉口起坡,拉到王家墩组装,其中一架命名为“汉口”号。此事促进了汉口首座机场——王家墩机场的建设,并且留下来马路上拉飞机的奇观。

 1931年10月停泊在武汉江面的英国”赫姆斯”号飞机母舰

武汉与飞机场的缘分 

1928年12月29日《申报》报道:“武汉民航会决在汉公共跑马场建飞机总站。”(落实中国民用航空协进会的指示)又据1929年第一卷第三号 的《武汉市政公报》所载武汉市市政委员会(即市政府)1月5日呈报中央政治会议的报告 ,“为了筹备机场、以利航空…… 遵派职局工程师吴国柄前往调查筹备兹据该工程师呈称,查得汉口汉平铁路外,公共体育会跑马场地势平阔,东北两方尚多隙地,而北面更大,可资扩充。该处现筑有马路,往来亦甚便利,堪作飞机场之用。

又据1929年第三期《建设》杂志(南京国民政府市政建设刊物)报道:“武汉民用飞机场设于公共体育场,一月九日举行破土礼。”

那时的飞机场,实际上只需要将土地整平压实,即可供飞机起降,所以1月29日即开始了王家墩机场的首次使用。

这一天,一位叫鲍会秩的女飞行员,驾驶着“汉口”号瑞安型飞机,满载着信件,从王家墩机场起飞前往广州,完成了中国第一次航空信件的运送。

 鲍会秩(右)飞抵广州后,与广东省航空署署长张惠长的夫人合影留念

武汉与水上飞机母舰的缘分 

水上飞机母舰是现代航空母舰的概念舰,最早出现于1912年的英国。它是利用军舰或货船将水上飞机运载到目标水域,将水上飞机吊放到海面,待飞行完成后再吊放到母舰上。后来大型军舰有了直通飞行甲板,飞机直接在军舰上起飞和降落,才被称为航空母舰。

中国于20年代中期曾拥有一艘水上飞机母舰,那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组建的“东三省保安司令部特设航警处”,从外国购买了一艘商船改装成“镇海”号水上飞机母舰。

1931年10月的这一次“赫尔姆斯”号水上飞机母舰的水上飞机在武汉的飞行,进行得并不顺利。

水上飞机 

那一天,“其机由英国飞机母舰赫尔姆斯号卸下水面,由林白亲自驾驶。机方腾空,而翼忽下倾,瞬息间机翻,三人皆落水。林白力助其夫人,赫尔姆斯号之救生艇一艘适在舰侧,急驶往,将三人救起,送赫尔姆斯号,三人皆无恙。林白夫人虽受惊,而仍泰然。旋将翻倾之飞机曳登赫尔姆斯号,视察后见一翼及其他部分已受损,但在汉口不能修理,决计由赫尔姆斯号于星期六晚载至上海修理。林白夫妇亦乘该舰东下。”
武汉与飞机母舰的一面之缘,就这样结束了。
链接

人拉飞机经过今汉口中山大道,拖往王家墩机场。三德里口的“应元记车行”销售、修理自行车。

1927年,美国著名飞行员林德伯格驾驶单引擎飞机,从美国纽约橫跨大西洋飞至法国巴黎,成为历史上首位成功完成单人不着陆飞行橫跨大西洋的人,美国圣地亚哥林德伯格国际机场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次成功使该型号飞机声名鹊起,民国政府一下子就订了5架,每架价格13.5万美元。其中一架飞机于1929111日飞抵汉口分金炉水上机场,用于192931日开通的广州至汉口客运航线。老照片中被拉的飞机就是它。

寻觅三镇轶事   讲好武汉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