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军镜头中武汉会战中方的坚壁清野

 人文武汉 2021-05-15

武汉会战是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后、以武汉为中心,以鄂、皖、豫、赣为广阔战场的一次大战役。1937年底,抵达中国的日军已达16个师团,占其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使其军力深陷泥潭。为摆脱这种局面,日本大本营军部认为:“攻占汉口作战是早日结束战争的最大机会”,“首先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汉口是绝对必要的”。

19371213日南京失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国军以确保武汉核心、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为目的。”构筑防御阵地于湘东、赣西、皖西、豫南各山地。

武汉会战从1938611日日军攻陷安庆开始,至同年1026日武汉失守为止,历时四个多月,积大小战斗数百次。会战过程中,中国军队动员120多个师,约110万人,伤亡、失散、约60万人;日军伤亡、失散、被俘、染病十余万人。以上数字各家说法不一,但有一点不容怀疑,武汉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日军遭受损失最大的一役。

据日本《支那事件画报——武汉攻略特辑》图片报道,在武汉失守的当日,日本东京日酋一片欢愉,陆军大臣板垣等高级将领举杯庆祝。但是,日本人的得意算盘打得过早了,此后中国抗日战场的发展态势证实,武汉会战虽然以武汉失守告终,却构成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整个战场态势从日军的进攻为主转入双方对峙,由于会战削伤了日军进攻势头,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神话,使中日战争出现胶着、相持的新局面。

武汉会战体现了国共合作的力量,会战中,国共两党实行了各方面合作。始终站在抗战斗争最前线的中国共产党,以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政策,指引了全国、全民族的抗战,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武汉会战过程中侵华日军的战场行动曾被拍摄了大量照片在日本国内杂志发表,有些日军部队为标榜战绩,也出版了图片集,这些出版物今天已成为日军侵华的铁证。1938年在日本出版的《支那事件画报——武汉攻略特辑》,详细记载了武汉会战期间,日军的进攻线路及中国城镇被战火施虐、被沦陷后的惨状;日军铁道抢修部队、佐藤质部队拍摄的《支那事变写真集》,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坚壁清野,阻滞打击日军的真实情况。  

这本佐藤质部队的《支那事变纪念写真集帖》留下了日军侵华铁证,也佐证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坚壁清野,阻滞打击日军的决心。写真集封面图为日军抢修开通武胜关

在武汉会战外围战中,中国守军将京汉线上河南确山至湖北广水间的武胜关隧道炸塌,阻滞日军向武汉快速进击,日军佐藤质铁道工程部队花费很大力气,才抢修开通这条铁道(《支那事变纪念写真集帖》图)

 19371213日南京陷落,国民党中央政府各机关迁往陪都重庆,军事委员会迁至武汉。193865日,军事委员会决定由蒋介石担任武汉会战总指挥,总兵力约100万人。66日,日军攻占开封,图谋沿平汉路南下夺取武汉。69日,国军新八师奉命在河南郑州以北花园口南岸决堤,滚滚黄河水改道横流于豫、皖、苏三省。决堤黄河虽然阻滞了日军进攻,却使70万人溺亡,1200万人无家可归。图为黄河决堤后形成的黄泛区。

日军被迫改道,掉头南下安徽,再沿长江西上,集中40万兵力对武汉作战。1938613日,日军波田支队向安庆发起进攻,613日,安庆失守。
726日,日军又攻占九江。图为中国军队炸毁九江火车站供水塔,车站铁轨也被扒掉了。

当日军从九江沿长江南岸向瑞昌方向进攻同时,日军106师团从九江沿南浔线南犯,820日,日军101师团从湖口横渡鄱阳湖,攻占星子城,企图配合106师团攻占瑞安,尔后夺取南昌。图为被中国军队炸毁的南浔线修水河铁道桥。
9月末10月初,中日军队在德安以北的隘口、回马岭地区激战。在湘赣边万家岭一带,薛岳兵团与敌激战,歼灭日军106师团3000余人,史称万家岭大捷。其后,在日军反扑下,万家岭失守。824日日军攻入瑞昌城,924日攻陷富池口要塞,1018日攻入阳新,威胁武汉。
在日军11军主力在长江南岸向九江进攻的同时,第6师团及波田支队约7万余人725日在长江北岸开始向太湖、宿松、黄梅发起进攻。82日黄梅被日军占领,日军兵分两路入侵广济,一支于8月底横跨广黄边界,向双城驿一线进攻;另一支于95日由黄梅白湖渡向我军进攻。
田家镇要塞是长江中游的钥匙,武汉的门户,从921日起,我军在田家镇与敌激战,29日,要塞陷入敌手,104日敌军占领半壁山。此后,日军陆海军迅速向西推进,将蕲春、黄冈、阳逻先后占领。1024日攻占黄陂,直迫武汉

 为配合日军在长江沿江而上的作战,日军第2军从合肥出发,兵分两路,一路沿大别山北麓西进,经商城直插武汉;一部沿淮河南岸西进,直取信阳,迂回武汉。

 1012日,信阳失守,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电胡宗南自信阳南撤,据守桐柏山平靖关,以掩护鄂东大军西撤。然而胡率军向西转移退保南阳,平汉路正面门户洞开。日第2军沿平汉路西侧长驱南下,协同第11军合围武汉。至此,日军在长江两岸和大别山北麓对武汉形成三面包围。图为乘平靖关胡宗南军退守之机。北入河南的日军于1012日攻占信阳后,切断了平汉线,并于1021日、22日突破平靖关和豫鄂省界,进入湖北的应山、安陆。图为日军占据安陆县城

19381020日至24日的大冶、葛店等地武汉近郊战斗,是武汉会战最后一战。1020日,日军进至黄石、大冶,金牛,22日进入鄂城,23日进入黄冈,24日至黄陂,25日开始进攻葛店,汉口附近发生激战。

黄石、石灰窑于19381020日陷落。

1020日,日军进至大冶,佐藤质部队抢修完成大冶铁道线。抢占战略资源要地,对于日军十分重要。

1938年鄂城被日军攻占,图为在城墙上聚集的日军海军陆战队。

武汉守军撤退之前,炸毁了大智门火车站的站台及机车、轨道。

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时,炸毁了京汉线进入汉口的铁路桥——黄陂二道桥。
 当日军进攻武汉邻县时,日本大本营又抽调部队乘舰东下,先后攻下广东淡水、惠阳、博罗、增城,直趋广州,1021日广州失守。广州先于武汉4天沦陷,动摇了武汉战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
1938年1025日,武汉守军撤退出,第五战区向平汉路以西的随县、沙洋一带转移;第九战区退守岳阳、通城和修水以南地区。日军于10月25日至27日先后占领汉口、武昌、汉阳。1031日,蒋介石发布《武汉撤守告全国军民书》。指出:“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

日陆海军占领汉口,在旋宫饭店楼顶举行庆功宴会。武汉失守的当日,日本东京日酋一片欢愉,陆军大臣板垣(左三)等高级将领举杯庆祝。

但是,日本人的得意算盘打得过早了,此后中国抗日战场的发展态势证实,武汉会战虽然以武汉失守告终,却构成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整个战场态势从日军的进攻为主转入双方对峙,由于会战削伤了日军进攻势头,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神话,使中日战争出现胶着、相持的新局面。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