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海拾贝 ▏学习雷锋做好事 一中学生推粪车

 人文武汉 2021-05-15

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泽东的伟大号召1962进一中,初一下学期起,学雷锋活动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雷锋事迹,雷锋日记,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材料。成立学雷锋小组,人人做好事,蔚然成风。

推粪车

我还记得这样几件事。

组织团员青年成立服务队,上街维护交通秩序。那时城市管理没现在到位。每逢星期天,中山大道江汉路段行人如织,人车混流,交通堵塞。开展学雷锋活动维护交通,团委组织全校团员青年上街服务。武汉一中负责中山大道从民众乐园到保成路一段,中山大道两侧,每隔十几米设一人值守,行人被指挥到人行道行走,效果不错。

还有一次大型活动是深夜零点过后,参加运粪活动,同拉粪工人一起实打实干活。那时厕所都是粪窖,需要用瓢把粪从粪窖里一瓢一瓢地舀到粪车里,再用人工把粪运到集家嘴肥料专用码头运走。在背街的小巷子里的厕所,运粪的板车进不去,全靠人工一担担地将厕所舀出的粪挑到集家嘴。

那时我们都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但是,把厕所的粪舀出并运送到集家嘴码头,是一件脏,臭,累的活儿。学校组织我们参加此类活动,以实际行动学习雷锋,良苦用心可鉴。

那晚十一点到校集合,然后分别开拔到几个厕所加入运粪队伍。我记得自己被分到品芳照相馆后面的方正里厕所。我们每两个人跟一辆粪车。说实话,我们根本没劲舞动粪瓢,工人们怕我们耽误时间,就不让我们舀粪,要我们帮忙推粪车。从方正里到集家嘴,不近不远的,运粪工在前面拉,我和另一位同学在板车后面推,大大减轻运粪工的劳动强度。我们顾不上脏臭累,粪便多次溅到身上,也顾不上。

车到集家嘴肥料专用码头,拉开粪车尾小闸口,将粪卸进一个粪池,再经粪槽朝下流进停泊在汉江的木船里。然后空车返方正里继续舀粪,如此往复。直到凌晨四点,才将粪窖里的东西运送完毕。

学习雷锋活动中,这是最难忘的一次实践。我还记得,我们初一年级下学期作文比赛,命题即《雷锋同志生活在我们中间》。

饭香水甜

1962年那会儿三年自然灾害刚结束不久,老百姓吃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我们吃饭处于大半饱状态,过早吃得不多,每到第四节课就饥肠辘辘,恨不得快点下课放学吃饭。

当时食堂在大礼堂西侧,我们有时在大礼堂上课或自习。此刻,我们就可闻到伙房飘进来的饭香,真诱人啊!越饿越想吃,饭香菜香,大家不禁涎水欲滴,男生尤甚。这种滋味太难受。食堂后来搬到西头的教工宿舍,饭菜飘香的诱惑力不变。

进一中大门,往右转,左边教学楼,右边一溜平房,乃木工房,开水房,工具房,杂物间,等等。开水房有一座茶炉,两个大水缸。这里免费为师生提供凉开水。开水房师傅记得姓刘。刘师傅待水烧开后,将开水一桶桶倒入大水缸,待装满一缸后再装入另一缸,把水摊凉迎接同学们课间来饮用。

下课了,同学们拿着水杯,或者是搭伙吃饭用的饭碗,来开水房打开水。一个铁瓢和几个竹茭桶用来舀开水,一座茶炉,两个大水缸,清洁,卫生,条件简陋,但满足了同学们饮水需要。

水甜呢。


入团

王恒辉老师十分关心同学们政治上的进步,他不止一次地鼓励我们,争取早日加入共青团。我有幸在王老师帮助下,成为班上第一个团员。

当时,高二三班的林长春学长,对口担任我们初二三班辅导员。我们隔壁班即初二四班也有一位对口班派来的辅导员。由于四班班主任老师不是团员,只能由两位辅导员加上王恒辉老师,共三人组成团支部,承担在我们两个班发展团员的任务。王恒辉老师和林长春学长是我的入团介绍人。林学长去世多年,我十分想念他。初二四班的张厚彪和我同一天入团。入团对于初中生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当年搞得特别地严肃认真。

我记得至少经过了以下程序。

一,本人提交入团申请书。

二,背对背听取同学意见。辅导员组织了近20位同学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吸收我入团的意见。

三,转达同学们对我的批评意见。辅导员专门找我谈话,提出意见,希望,要求。

四,填写油印的入团志愿书。

五,填写正规的入团志愿书。

六,团支部召开支部大会,邀请班上申请入团的积极分子列席,分别讨论通过我和张厚彪的入团申请。

会议结束后又过了大约半个月时间,辅导员找我谈话,正式通知我,校团委已经批准了我的入团申请,对我的学习和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教室外墙上,贴上大红纸写的贺电。

在校友读书会的一次交流中,我曾经借古丽娅的四个高度,说出自己当时的人生规划,加入共青团只是攀登上人生第二高度,前面还有两个高度,任重道远,要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把一切献给党。

当年,这种思想绝对真诚。


好人善宝

范少和老师病故,任善宝接任一中图书室管理员。我记得这样几件事。

打砸抢年代。一中图书室发动群众,将大部头书让老师背回家保管,以防不测。一天中午,我见到老师们人人都提着一捆书。一位老师跟我开玩笑说,任善宝给他们发奖品了。还有个老师说,这是在为善宝打工。善宝化整为零坚壁清野,苦心孤诣地保护国家财产,尽可能减少图书室的损失。

善宝十分注意收藏文史资料。他在图书室里收藏了北京几个著名院校的文革小报。我1968年去北京,临行前善宝将新北大、清华井冈山、北地东方红、北航红旗等几大名校校报缺漏的期数告我,嘱我到京后尽可能到各校发行部门,帮他补齐。后听说善宝苦心收集的这些资料,被当做派性材料付之一炬。如今单就市场价值而言,这些期刊在市场上价格已经翻了好几百倍呢。

1970年,善宝和一些一中老师调往新组建的五十中,善宝依旧担任图书管理员,他白手起家,把一个新校的图书室搞得像模像样。善宝自己就是一本书,可圈可点处甚多,仅就读书而言,笔者在一中读书会上谈过他,引起过大家的注意。善宝热心为同学服务,事无巨细,只要找他帮忙,他一定竭尽全力。善宝在五十中工作患重病住院,前往探视的同学朋友学生老师一批又一批,甚至堵塞了病房通道。大家还争先恐后要求陪护,十分感人。

无论在插队、还是返城,任老师一直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直呼其名善宝,亲热,随意。得闲时,或在他后来工作学校的图书室,或在善宝老师家客厅,大家经常小聚,或是侃大山,吹国家大事,聊单位新闻,判断运动走向,听任伯伯讲集邮趣事,等等;或是交换阅读图书,任善宝那里总有稀罕的内部发行的灰皮书、白皮书,《多雪的冬天》、《人世间》、《落角》、《叶尔绍夫兄弟》等等,都是那时读到的,我从同事那儿弄来斯诺的《西行漫记》,在一周内曾被善宝圈子里的四位先生阅读,效率极高。

今年是善宝兄去世三十周年,多好的人啊。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武汉市第一中学

近期一些公众号转载、引用本公众号内容并注明出处,本号表示欢迎;但有公众号引用后未注明出处,请自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