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天下 ▏河南汤阴岳飞庙见闻

 人文武汉 2021-05-15

除了在岳飞庙,中国历史上是否还有奸臣被铸成铁像让人唾骂,遗臭万年的?国庆期间跟随“人文武汉”寻访至岳飞故里河南汤阴,在岳飞庙进大门右侧,一溜跪了五具铁像,分别为秦桧——南宋主和派,充当赵构杀害岳飞主凶;王氏——秦桧婆娘,给老公吹枕头风“捉虎易,放虎难也!”秦桧遂意决;万俟卨——以酷刑审讯,置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于死地;张俊——与秦桧共谋,制造伪证,陷害岳飞;王俊——浑号雕儿,原岳家军部将,后被秦桧收买,诬告张宪与岳飞谋反!这些跪像因是铁铸,许多接头处已有铁锈。

这次在河南朱仙镇岳庙见过他们的跪像,多年前,我在杭州西湖之滨的岳飞墓庙也见过这些跪像,都是铁铸的,也都有些斑驳。中国人将南宋这几个恶人记恨了近千年,连规矩都是统一的:用铜像铸造是好事了他们!

岳飞庙内五跪像

汤阴岳飞庙怎么看也是个老庙,建筑古色古香倒在其次,走进山门,似乎有股幽深、厚重之气迎面而来,尽管“人文武汉”太太团们照样绽放着花枝招展的笑脸在殿堂间摆出各种休闲娱乐的姿势拍着照,还是感觉有股悠然之气环廻其间!我后来才察觉,进山门后感觉的悠然,待移步上阶进得仪门之后,则换得了一股壮怀之气。本来,岳飞的历史际遇是给人以悲怆的,从小看连环画《风波亭》,就觉得这位英雄死得冤,就自觉地恨那皇帝,后来长大了,看书看多了,觉得恨皇帝是否有点肤浅?因为从很多专家写的书里体会到:岳飞是忠君的,皇帝是好的,是被奸臣蒙住了眼睛。专家们这样写书,害得岳飞不浅,起码害得汤阴的岳飞庙不浅。

武汉耶加科技文化传播公司经理、“人文武汉”特邀嘉宾袁露女士到底是搞文化科技的,我在岳飞庙遍寻资料而不得,她却买来一本《汤阴岳飞庙》。书中有关于岳飞庙“文革”时期记载:“'十年动乱’中,岳飞庙遭到严重破坏,建筑物大面积损毁,琉璃构件釉色剥离,吻兽残缺。庙内塑像全部被砸,碑碣被推翻,匾额、楹联被拆除,彩绘被抹去,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人文武汉”在河南汤阴岳飞庙前合影

汤阴的造反派们毁岳飞庙,从大气候说,是当年的“破四旧、立四新”,从理由上说,显然是把岳飞看成了皇帝的走狗。“文革”时有句口号:“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既然皇帝都不在话下了,何况走狗?但令人不解的是,造反派们怎么连“五跪像”也一股脑地扫了个精光?这是不是有点“左”“右”不分?“文革”时我读小学四年级,街上有个牙医老太太,不知怎么也当作了“地富反坏右”关起门来斗,那老太太自己也一口假牙,晚上取下来洗,把守夜的红小兵吓的惊唵鬼叫。红小兵不识假牙,也不懂假牙不洗口里是要烂的就算了,第二天红卫兵来了,还是不分青红皂白,把老太太放一高櫈上斗。“文革”那时都是不分青红皂白的!

“文革”过去至今四十年,现在往前看或往后看,它都是历史长河中一短暂过客,“文革”所否定的很多事,很快便被“拨乱反正”,“文革”的许多主张至今已灰飞烟灭,人们记住的还是正义,还是要给历史上的各路英雄带上光环,因为这是他们巨大的精神寄托。譬如岳飞庙,“文革”一过,汤阴县便对她进行了全面修复,据《汤阴岳飞庙》记载,在政府财政拮据时,人们群众积极响应“整修岳飞纪念建筑物社会赞助活动”,短期内捐款就达34万余元,80年代这不是个小数字。

“人文武汉”太太团在岳飞庙

汤阴岳飞庙的修旧如旧几近乱真,相信会骗过许多人的眼睛,其实认真看看这些建筑的材质,应该很好发现的,究其原因,还是人们被庙宇所弥漫的一股壮怀之气所感染,这股气从何而来呢?她深藏于那200多通碑刻之中。

岳飞庙碑碣林立,最早为明景泰三年(1452)“岳穆王诗序碑”;较晚的是1936年所立的“精忠报国”、“重修岳忠武王庙记”碑。这些碑中最上档次的,当属乾隆十五年(1750)秋,清高宗弘历巡视嵩山,返京路过汤阴岳飞庙所题诗碑《经岳武穆祠》。弘历这诗写得冗长:

翠柏红垣见葆词,羔豚命祭复过之。

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道济长城谁自坏?临安一本幸犹支。

故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弘历执政60多年,至成康乾盛世,到底不愧为一代明君。岳飞当年抗击的金兀术,实则是满人的祖先,弘历不计前嫌,反思当年赵构朝廷“恨是金牌太促期”表现了这位满清皇帝的大境界——满人既然已统治中原,都是一个国家,何分满汉彼此?赵构的昏庸当以今天的皇帝引以为戒!

清高宗弘历《经岳武穆祠》碑

弘历诗中的另一句“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则是他对岳飞名言的赞赏和倡导。在汤阴岳飞庙,有通碑刻用大字显示了这句名言,即吴钟英所题“王日 文官不爱钱 武官不惜死 不患天下不太平”。这才是汤阴岳飞庙那股壮怀之气的本源!

中国人有传承千年的孟子所谓士大夫标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岳飞遇难已有800多年,尽管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政治集团都有按照自己的政治需要解构岳飞精神。至今,历史上尽管有过各类贪腐之辈,民族败类,但是,岳飞所提倡的“文官不爱钱 武官不惜死”的中国人传承千年的士大夫精神一直被后人们坚持,是为社会生活的主流。2020年初的“抗疫”精神,最近再次感动国人的“抗美援朝”精神,无不显现着他的影子!

本文作者在汤阴岳飞庙“文官不爱钱 武官不惜死”碑前留影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汉口玉带门火车站

编辑:田联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