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 | 风雨沧桑六渡桥 解读1931年老照片(下)

 人文武汉 2021-05-15

永大布店与武汉交通公司

肖家院前面的一栋两层楼房为三民路7号,是租绸布公会的地基。1930年,永大布店承租该地基,由杨汉昌营造厂建造4层钢骨水泥楼房,地租按一般标准减半,约定15年后房地无偿交还业主。从照片看,当时永大布店的4层楼房尚未开建。据金兰巷84岁的程太婆介绍,当年这一带有4大布店,分别为三民路的永大、铜人像背后的志诚、永成、清芬路口的新华布店。

1939年9月,日本东京横滨电铁株式会社和伪武汉特别市政府各投资50万日元,合办武汉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占驻了永大布店4层钢骨水泥楼房办公。

沦陷时期的铜人像

经营汉口、武昌公共汽车,汉口至武昌轮渡和出租汽车。汉口、武昌先后开辟了7条线路,及与轮渡联运的王家巷至三民路的定点班车。从1939年到1945年日本战败,武汉交通公司一直在这栋楼办公。办公人员采用日本的记账方法,财务、稽查都是日本人。日本战败后,还有一部分人员留在汽车公司,解放后还有3名日本财务人员,50年代返回日本。

由于该地产属于绸布公会,新中国成立后武汉交通公司大楼更变为东风绸布店。

孙中山铜像与前采园

如果仔细观察,该图正前方出现一个类似基座的构筑,从方位看,正是处于当今孙中山铜像位置。

1927年3月10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南洋大楼召开,当时与会的有宋庆龄、何香凝、孙科、毛泽东、董必武、宋子文等人,会上提出在武汉塑造孙中山铜像。

南洋大楼楼顶平台

铜像筹建始于刘文岛任汉口特别市市长时的1929年。当时吴国祯任财政局长,聘请上海知名雕塑家江小鹣为铜像设计,基座工程则由工务局包给营造商李万和。  

孙中山铜像于1931年夏在上海铸就后运抵武汉,恰逢汉口特别市由中央直辖市改为省辖市,且汉口遭遇大洪水,工程被迫停工,也就是说照片中的基座极可能为当时留下的半拉子工程。

1932年10月,继任汉口市市长吴国桢下令恢复施工,“以慰舆望”。当时曾发动民众捐献赞助,使工费得以落实。1933年4月下旬,铜像竣工。

孙中山铜像建成后,成为三民路标志性景点,其周边形成了一个广场,市民称为“六渡桥磨盘”,当年武汉流行这样一句歇后语:六渡桥的磨盘——围倒转。该处以前还有一个地名,称前采园。前文一图解中有“前采园前水正深之时”的文字,最初不知所云,后经一老武汉指点方明就里。

当年前采园的房屋雕梁画栋,山花别致。前些年,我从一张老照片上见到铜人像背后房屋山墙上居然有“飞马”雕塑

既喜又惑,不知其意。近日经一酒标收藏家解谜,终于真相大白。原来该屋有一商铺,名“聚兴益”,系酒铺,“飞马”雕塑是其商标

当年这排房屋还有两家名店,一为陈天保,另一为志成布店。需说明的是陈天保为药店,当年其名声不在陈太乙之下。

从图片中可见民族路房屋,对照近年笔者拍摄民族路口图,得知紫竹巷周边房屋1931年已建成。从资料看,民族路“路拓建始于1928年,系拓宽原有之长街,而改称今名,意在便利阳夏交通。”(方便到集家嘴坐船到汉阳)。也就是说,那时民族路尚在建设中,1933年才建成。照片中基座两旁建有临时棚屋,不知是建路时的工棚,还是水灾难民棚?笔者以为前者可能性较大。

水漫六渡桥与1931年水灾

这幅照片因水而摄,水灾是其主题。画面出现10余条船,可分两类:一类为木划,多为摆渡人用,似相当于水中“的士”;另一类为渔船,从江里行至街道,据称当时街道水深五、六尺,可见水患之深重。江湖的鱼或许上了街道(1998年汉口亦曾发生这类故事),所以江船可上街捕鱼,或许也可方便出行,一举两得。

从该图看到,道路渍水至长盛街口止,从而印证了刘松青老人关于这一带水灾的讲述:“1931年夏,时年7岁的我与妹妹被父亲用箩筐挑到汉口。孰知当年汉口大水,我们一家人来到民族路长盛菜场。这个地方高,未淹水”。

该图最大的看点是,陆上行舟,以船代步。无论是政府抑或市民似乎对这场水灾束手无策,默默承受大自然降临的这场灾难。

中山大道前进二路口 

民间对这场水灾的流行说法为:拆了龙王庙,得罪了龙王爷,故遭此报应。实际情况是,1930年,汉口市政府工务部为在汉江畔修建马路,并整治堤防,拆除了龙王庙在内的一些房屋。该庙当时将龙王爷抬到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安顿,次年大雨不歇,洪水将龙王爷卷走。所谓“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是也。

据相关文献:1931年7月23日,江水雨水外浸内渍,沿江街道及市内低洼地带多处被淹。7月30日,江水自丹水池溃口长驱直入,铁路以北30里尽成泽国。8月2日,铁路路基倾倒,大水冲入市街,全部陆沉,中山路(今中山大道)等马路水深五六尺,铁路边棚户水及屋檐,舟通里巷。8月18日,江汉关水位28.28米。汉口被淹79平方公里,死亡3515人,受淹历时42至100余天,水灾之深重震惊中外。

江汉路

综上所述,这幅照片形象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由新建的三民路、民族路等所构建的现代道路网络,促进了汉口商业的繁盛和人口的增多。据统计,当时武汉人口由1840年的30万人增至100万人,商业贸易也是“直追沪上”。然而照片中的水灾景象,也让我们看到了民国治下的政治腐败,令人在惊羡当年建筑精美和商贸发达的同时,感到些许沉重与无奈。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从铜人像看六渡桥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