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一旦犯了这条大忌,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大道至简慢即快 2021-05-15
作者:妈妈手册

前两天,有读者私信晨妈,说了这么一件事:

一天中午,她正在费劲的给孩子喂着饭,可孩子怎么都不买单,一边吃一边漫不经心的玩,甚至还把碗碰到了地上,饭菜撒了一地。

她一气,对孩子吼道:

“每次吃饭都这么累,你给我去墙那边面壁思过去!今天晚上也别吃了!”

站在旁边的奶奶看见这一幕,自然是心疼,赶忙去哄正在大哭的孙子,还对孙子说:

“噢哟,我们大乖孙,最乖了。来,奶奶喂你饭,不理妈妈。”

这位妈妈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只好来跟晨妈抱怨。

相信这个场景或多或少都在你家发生过,甚至大部分时候都是妈妈在教育,爸爸奶奶在拆台。

今天,就着这位读者的私信,再来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拆台式教育不可取。
01.

多数拆台式教育,都是从“诈尸式教育”演变而来的。这种情况也多发生在爸爸身上。

具体是指父亲经常在家庭教育中缺位,却又偶尔在一些看不惯的事情上突然出现,不明所以的对孩子和妈妈进行轮番式指责。

这样的教育,会给孩子和妈妈带来双重伤害。

晨妈记得曾在一个“诈尸式教育”新闻下看到这样的评论:

我的父亲放置了二十多年才想起来要教我做人,不是为我好,其实是为了满足他的中年父权缺失罢了。

我都不知道沉重的父爱是什么,比起我妈妈给我的爱,他实在欠缺太多了。

也正是由于这种“诈尸式教育”,才催生出更多的“拆台式教育”。

拆台的一方为了满足心理上对孩子教育缺失的内疚,会时不时参与进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与对方“唱反调”,最后“成功拆台”。

这种做法看上去双方都“教育”了孩子,实际上,杀伤力却极大,非常容易引起家庭矛盾,给孩子制定的规则也会轻易崩塌。

02.
拆台式育儿,最终伤害了谁?

李玫瑾教授曾说:“管孩子,只需要一种声音。”

在孩子眼中,爸爸和妈妈是一体的,而拆台式教育,无疑是逼孩子在两者中选其一。

《少年说》里,曾有这样一位同学,让晨妈印象深刻:

他说:自己的爸爸妈妈经常因为他的学习问题发生争执。

爸爸认为他可以先玩再写作业,妈妈认为他必须先写完作业才能玩。

这样一件小事,却引发了父母之间的争吵,最后甚至要闹到“离婚”的地步。

而孩子听到父母吵架,闹离婚,心里很害怕,他想:

“如果我学习很好,习惯很好,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了吧。”

Image

台上的男孩声泪俱下,让晨妈看了心里也不是滋味。

父母不统一战线,受伤最大的只有孩子。

这种伤害甚至能持续到孩子长大,对他未来的发展、决定起到负面影响。

所以,父母真的爱孩子,就一定要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一个和谐的家庭,才能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03.
共同教育,父母要掌握这3个原则


01

教育孩子,一人为主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五六个大人“养”一个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东拉西扯的情况。

这时候,就需要家人们达成一致,共同约定好以谁的教育方式为主,这样也有利于孩子的规则制定。

一般来说,教育最好由父母当中的一方为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需要保持适当的教育距离。

毕竟隔代教育观念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更多,更适合教育孩子。


02

不当着孩子面吵架


前些日子,“岳云鹏辅导孩子作业”登上了热搜,甚至他还特地发了个“招聘启事”,找人辅导孩子,原来所有父母辅导孩子都是一个样。

Image

不过,岳云鹏有一条教育准则,晨妈很是赞同。

他和妻子约定好: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一般教育双方发生分歧时,很容易擦枪走火,由一件小事引发成争吵,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吵架都是自己的原因。

所以,当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可以私下慢慢协商,当着孩子面吵架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哦。


03

彼此尊重


很多爸爸或者妈妈,不仅喜欢在家里拆台,还喜欢在外人面前拆对方的台,丝毫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

这里,晨妈分享一句曾经看到的话: 

“幸福的家庭里,夫妻两个人都会心智比较成熟,不会想着彼此去控制,而是独立而相互尊重,不会相互指责、拆台。”

唯有尊重对方,信任对方,才能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否则,只会不断地加深家庭矛盾。

你搭台,他拆台,循环往复,不仅让孩子受伤,也让大人身心俱疲。

因此,想让孩子从心里尊重父母,听从父母的教育,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树立好我们的形象。

希望晨妈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助到你,让我们一起拒绝拆台式教育,让孩子得到鼓励,而不是绝望。

作者简介:妈妈手册,600万妈妈关注的母婴公众号。主编:晨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品质生活理念,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