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湾村陈氏宗祠” 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34)

 木香草堂 2021-05-15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意境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

行走在传统村落间,寻找那些曾经的生活底片,无疑是值得玩味的。

乐湾村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西南方,是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下辖的一个大行政村, 乐湾村共2000 多人,710 户,有陈、罗、钟、詹、江、黄等几姓,其中陈氏人口最多,约1600人,村庄历史约210多年据陈氏族谱记载,陈氏嘉庆三年1798 年为避战乱从福建漳州迁至此地,为建村之始。村中有大量清末古建筑遗存,主要为地主大宅和氏族宗祠。上一期我们探过了地主大宅(大屋),这期我们只讲陈氏宗祠。他们各有特点但都象征着族人曾经的辉煌……

陈氏宗祠

陈氏家族一老人过世,族人都在帮忙

陈四宗祠

陈五宗祠

彩绘与木雕

村里还散布着7、8处规格稍逊的宅子,风格相像,为陈氏大地主的儿孙分家而形成。

古建常用词友情普及:宗祠

姓氏文化的代表:宗祠即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宗祠制度,生于周代。上古时,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得建宗庙。到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倡家族祠堂,即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四龛祠堂。

图..文..吴永岚

如你喜欢,欢迎转发,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流浪的大哥

温馨提示:平台刊发内容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真诚感谢您的阅读/点赞。

公益微信传媒 欢迎你的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