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蛋白系列之1:判断肾脏损伤位置的关键——α1微球蛋白

 竹林听雨一梁濛 2021-05-15

尿蛋白,几乎每位肾病患者都知道,是尿中的蛋白质。

但是,毕竟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原始落后,判断肾病病情、预测肾病发展,还是要看尿蛋白中的成分才行,比如小分子尿蛋白。

小分子尿蛋白是什么?为何它在肾病的诊断中的地位非常尊崇、备受肾科医生的青睐?很多肾友不太了解,今天介绍一下。

你知道吗?尿蛋白包含很多种蛋白质,它们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按个头大小分为3类:

1.个头小的,管他们叫小分子蛋白,分子量4万以下。

2.个头中等的,管他们叫中分子蛋白,分子量4万—10万。

3.个头大的,管他们叫大分子蛋白,分子量10万以上。

在小分子尿蛋白中,有三种很重要:α1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以及生长因子。

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这个神奇的小分子尿蛋白:

α1微球蛋白

如果你看病的医院肾内科比较强,检验设备和项目较为全面,可能经常会检查α1微球蛋白这个指标。

尿α1微球蛋白有两种:一种很狂野、崇尚自由,它个头小,可以自由地从肾小球的滤过膜间隙中穿出来,迫切地想要顺着尿液溜到体外,我们管它叫“游离型”。另一种比较呆板,无法通过滤过膜,也无法从尿液中漏出来,我们管它叫“结合型”。

虽然游离型α1微球蛋白的做派狂放不羁,肾小球拿它没办法,只得乖乖给它让路。但是它往下再走一步时,却发现自己逃不出肾小管的手掌:95%-99%的α1微球蛋白,会被肾小管通过重吸收给收回来。

当然,α1微球蛋白还是有机会逃出体外的,否则就无法成为尿蛋白的一员、被我们检测到了。

什么机会可以逃出来呢?

就是当肾小管受损的时候,无法将α1微球蛋白收回,它就漏出来了。

所以,肾病患者检查尿蛋白组分,如果发现α1微球蛋白升高了,提示肾小管损害。尿α1微球蛋白的正常范围为:<6mg/24h。

如果尿中出现结合型尿α1微球蛋白时,则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了。(正常情况下,这个呆板的家伙是没办法逃出肾小球的滤过膜的)

肾小球和肾小管,两者组成了肾脏的主体。而肾脏受损,大多也可分为这两种:肾小球受损,和肾小管受损。测定尿α1微球蛋白,可作为反映肾小管受损的一项灵敏指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